【摘要】目的:探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5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5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手术室常规性护理风险管理,观察组实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上报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对护理安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文书记录、消毒隔离等方面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能有效提高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效果,降低病人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病人治疗满意度。
【关键词】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应用效果
耳鼻喉手术室主要是负责患者手术治疗以及抢救的工作场所,具有工作强度大、工作节奏快等基本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安全隐患以及护理风险概率。所以,加大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力度,对于手术室护理工作中不安全的因素进行全面识别以及评价,采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进行干预,不仅能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还可促进整体护理质量明显提升。本文对我院耳鼻喉手术室治疗的患者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管理、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进行干预,现将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18年12月收治的45例病人设为对照组,选择2019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45例病人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16岁-70岁(35.8岁±2.5岁);疾病类型:扁桃体17例,腺体摘除术11例,鼻内镜手术7例,食道异物取出4例,喉癌3例,下咽癌2例,扁桃体癌1例。观察组男29例,女16例;年龄16岁-71岁(35.6岁±2.4岁);疾病类型:扁桃体14例,腺体摘除术12例,鼻内镜手术6例,食道异物取出7例,喉癌2例,下咽癌2例,扁桃体癌2例。两组病人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模式,观察组应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1)安全隐患自查责任分工:护士长负责安全隐患工作的总结、制度制定及监督管理。责任护士负责记录手术室常见安全隐患,并传达与实施整改方案。手术室护理人员负责日常护理工作中安全隐患的巡视与汇报,配合责任护士。所有人员每周组织1次会议,共同分析、总结、探讨。(2)强化安全隐患意识与专业技能:①组织手术室护理人员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学习,及时通报其他部门安全信息,并对护理差错事例等加以分析、讨论,提高法律意识和安全隐患意识。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就是对安全隐患的防范,及对患者和自身的保护。开展“假如我是患者或患者是我的亲人”的讨论,培养护士的使命感、责任心、同情心,从而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认真执行护理规程,降低护理风险事件。②组织定期参加专业技能培训,巩固专业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应用于护理实践,提高操作技能。鼓励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去上级医院学习,加强相互交流,增强业务能力,降低安全隐患。(3)安全隐患识别与总结:根据每周的安全隐患自查工作,总结护理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做好风险识别与评估。手术室风险因素主要包括系统因素和认为因素两大类:系统因素一般指人力资源不足、分工不明确、设备支持需加强、制度不够完善和健全等;人为因素指相关专业知识缺乏,导致无法正确应对部分问题,或不熟悉制度要求、不严格遵照制度而操作错误,或因注意力不集中等导致的操作失误。据此对安全隐患进行逐项查对与识别,并总结汇报。(4)提出整改措施,规范制度,强化操作。针对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对问题进行分类、汇总,进行相应整改,规范制度流程。手术室进行科学、合理布局,区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等。增强医疗设备管理,建立符合实际操作情况的质量控制制度,注重设备维修与保养。同时明确清点查对制度、消毒隔离制度,加强手术标本管理及护理文书准确及时记录意识与规范等。对护理人员则通过安全隐患意识强化学习和定期专业技能培训,来加强对安全隐患的防范,同时可应用引导教育和监督、考核机制,对每次检查、记录是否认真仔细加以考核,结果作为评优选模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执行能力,按时保质的完成工作职责。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不良事件上报率、不良事件上报及时率。②满意率:采用自拟的《手术室病人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问卷包括护理安全、环境管理、护理质量监控、文书记录、消毒隔离等内容,每个条目总分0-10分,分值越高病人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观察组、对照组的各项研究数据均录入SPSS18.0统计学软件作分析统计,若P<0.05,则表示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及上报情况
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事件的上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ng)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根据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ng)
3.讨论
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手术的顺利开展具有密切的关系。因为手术室会工作具有负荷大、护理要求高、工作时间长、病情复杂、工作节奏快等基本特征,护理人员精神相对紧张,从而导致护理风险明显增加。因此,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对降低风险隐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最近几年,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开始广泛的应用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护理人员有效的排查手术室的风险因素以及安全隐患,并进行评估以及识别,对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总结、分析以及讨论,制定针对性的处理对策,建立操作流程以及规范,并对护理人员开展专业的教育以及培训,使其风险自查意识明显提升,能够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工作中运用防范措施,促进其护理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不良事件发生率降低,不良事件上报率提高,满意度提高(P<0.05)。表明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利于增强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规避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提高工作的科学性与安全性,从而得到患者及家属的认可。
综上所述,耳鼻喉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实施安全隐患自查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宋开玲,辛友红,赵兰. 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产业,2019,16(23):8-9+13.
[2]王玉红,郑晴亮. 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骨科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全科护理,2018,16(35):4431-4433.
[3]裴颖. 安全隐患自查模式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03):16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