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探析 张炽升

发表时间:2020/9/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张炽升
[导读]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选择恰当的机械设备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同时节约人力成本,满足施工质量、进度以及安全要求。
        身份证号码:44018119820201xxxx
        摘要: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选择恰当的机械设备能够提升施工效率,同时节约人力成本,满足施工质量、进度以及安全要求。同时,为了其实提升建筑工程机械设备价值发挥,必须做好其现场管理,做好维护、保养,保证机械设备处于正常状态。本文首先对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重要性进行分析,然后提出强化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
        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施工中所用到的机械设备种类越来越多,对提升施工效率、质量提供了重要帮助。但机械设备一旦出现故障,还可能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增加成本,这就需要有效的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保证机械设备安全,提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价值[1]。基于此,加强对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重要意义
        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对机械设备的使用,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施工质量与有效率,满足市场经济下对建筑工程项目快节奏的形势,同时也能够有效提升建筑施工的安全性。但随着建筑施工现场中机械设备的增多,对于机械设备现场管理问题也较为突出,尤其是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中,相关机械设备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性能更加优越、技术更加先进,以至于传统的机械设备管理模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同时,在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流动作业、设备故障的因素,都可能增加施工现场安全风险因素,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对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不利影响[2]。可以说,通过有效的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对建筑工程整体效益提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强化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的措施
        2.1不断提升相关人员综合素质
        第一,提升管理人员素质。作为建筑工程现场管理人员,需要能够熟练掌握现场施工知识,同时能够对机械设备相关知识进行有效掌握。作为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必须能够认真学习相关知识,包括机械设备存放、日常维护保养等,保证机械设备能够发挥更大的功效。
        第二,做好对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属于特殊工种,在上岗前必须进行有效的岗前培训,具体培训内容体现在:(1)业务培训,机械设备操作人员需要能够懂得机械构造、原理以及性能,还能够会操作、会检查、会保养、会排查故障,正确操作机械设备,减少对设备的磨损,控制成本[3]。(2)强化安全培训,帮助其树立安全操作意识。对于机械设备正确操作规则、安全生产知识进行详细介绍,制定成安全手册发放给每一个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让其能够充分意识到机械设备使用安全重要性,做好必要的安全防范措施,减少现场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三,保证机械设备维修人员水平。当前,在机械设备现场管理过程中,存在维修技术人员数量少、维修水平低等问题,导致发生故障的机械无法及时维修,影响工程施工进程。因此,施工企业必须不断充实现场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强化对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通过有效的技术培训活动,帮助机械设备维修人员及时的更新设备知识,同时积极与机械设备厂家联系,提升机械设备维修队伍整体实力,为建筑工程机械设备正常运行提供维修保障。
        2.2优选现场机械设备维修模式
        第一,根据机械设备种类不同选择维修模式。维修是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关键内容,具体实施维修工作必须采用多样性、弹性化原则。这主要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所需要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且不同机械设备特点不同,为了避免出现维修过剩、不足等问题,必须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优选机械设备维修模式[4]。

例如,对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常用的土石方机械设备、路面机械设备,其大多是液压驱动,同时具有先进的电子控制技术,设备本身结构复杂,一旦发生故障则维修难度大,一般选择以监测为主的模式进行管理;对于小型机械设备,如木工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等,其发生故障造成的影响小,维修也较为方便,则一般通过事后维修;而对于混凝土搅拌车、混凝土输送泵等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则严重影响工程整体施工,则除了进行预防维修外,还需要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对于现场一些提升装置、制动系设备,故障往往伴随着较大的安全事故,需要坚持以预防维修为主,注重对其的日常检修、保养,设定检修的周期。
        第二,对不同机械部件采用不同维修模式。对于一些结构复杂、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元器件,一般以动态监测维修方式;而对于制动系、发动机等机械部件,采用预防维修方式;对于履带、铲斗、挖斗等零部件,采用事后维修方式。
        第三,根据设备应用场合不同实施有效维修。当然,即便相同的机械设备,在不同应用场合,所选择的维修方式也不尽相同[5]。这主要是由于在不同场合下,即便相同机械故障,所造成的后果不同,维修难易程度不同。这就需要根据施工现场环境,选择最佳的维修方式,以提高维修效果、控制故障损失等为考察点。
        2.3不断提升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实效性
        第一,引入先进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中,需要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同时需要引入先进的管理技术,对各项管理进行协调,保证各环节能够相互配合,提升机械设备维修保养效率,更好的完成机械设备现场管理工作,提升机械设备的维修质量。通过大量实践证明,现代化机械设备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在维修管理中依靠动态监测管理技术以及在线故障诊断技术等,必须注重这方面技术引入,提升现场管理反应时间。
        第二,对机械设备运行环境进行持续优化。相对于其他施工场所来说,建筑施工中环境较为恶劣,机械设备大多处于开放环境中,还需要进行不断变化地点,容易受到温度、天气、气压、道路等环境因素影响。这些环境因素,影响机械设备使用性能,其使用寿命也会缩短,还可能导致事故发生。在现场管理中,必须优化机械设备运行环境,对露天停放机械设备,需要进行防晒、防雨防护,对施工场地进行平整,整理出施工便道等,减少故障发生[6]。
        第三,制定行之有效的机械设备保养制度。根据机械设备种类不同,制定相应的日常保养制度,对机械设备运行情况、故障检修、保养等进行有效记录。相关管理人员必须按照保养计划执行,同时与操作人员做好技术交底,同时落实不定期现场抽查。为了提升管理人员责任意识,需要设置一定的奖惩制度,调动机械设备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更好的为机械设备运行提供保障。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机械设备作为现代化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内容,合理使用机械设备,能够提升工程施工效率,提高建筑工程机械化程度。但对于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落实对应的管理,从相关人员管理,机械设备维修、保养等各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机械设备运行效率,发挥机械设备对建筑工程施工效益的优势,减少设备故障,为建筑工程经济效益提升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蒋美仙,王涛,谢华.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及优化策略探析[J].神州.2019,12(8):111-112.
        [2]叶超真.深入分析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管理的若干问题实践思考[J].居舍.2019,15(8):133-135.
        [3]庄高飞.建筑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及优化策略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0(2):71-72.
        [4]赵晓峰.论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J].智能城市.2019,15(2):78-79.
        [5]于虎.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J].信息周刊.2019,16(3):41-43.
        [6]王新伟.施工现场建筑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与调配措施研究[J].环球市场.2019,16(11):24-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