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建安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12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为建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城市人口增长,房屋供应不足,这使得房地产企业需要开发更多的建筑工程项目,满足人们对房屋建筑的需求。因此,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利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和机械设备,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性能,完成建设的任务。
关键词:绿色建造技术;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体现
引言
绿色建造技术是当前我国建筑业发展的方向。绿色建造技术既绿色施工,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要求比较高的新的施工模式;绿色建造技术有很多,典型的包括装配式建造技术、高强钢筋与应力等新型结构开发应用技术、多功能、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新型模架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与工程结构设计密切相关。
1绿色建造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意义
①改善人们居住环境。当代科技飞快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大大提升,新时期对人居环境提出了多元化要求。建筑行业飞速发展,作为能耗较大的代表行业之一,为了达成绿色环保目标,应渗透环保理念到实处,选择先进的环保技术和材料,代替传统能耗大、污染大的主流材料,打造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并存的工程项目,冲着低碳方向发展。②减少资源耗量。经济社会迅猛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大量新式建筑涌现。土木工程具体施工中,建筑材料用量较多,消耗资源问题严峻,如何改善这一问题,应遵循相关准则选择合适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到土木工程施工中,构建节能环保的工程项目。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和理念,推行节能绿色环保技术,土木工程的资源损耗可以节省50%。同时,渗透节能环保理念到各部门,改造旧建筑,合理选用环保材料达成节能减排目标。③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土木工程施工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尤为鲜明,受政府以及各界人士高度关注,不仅污染生态环境,还会一定程度上降低周边居民生活质量。项目进行中,所产生的烟雾、灰尘、噪音、废水和固体废弃物,未经有效处理直接丢弃,会污染大气、土壤和水环境。所以,在工程建设中应用节能环保技术,力求不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前提下,减少污染物排放量,创设便于人们生活的环境,维护人们身体健康,推动经济和环保同步发展。
2绿色建造技术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体现
2.1结构经济性设计
在建筑结构经济性设计过程中,应该对土木工程的设计成本进行合理的控制,采取最经济的结构设计方案。因此,设计人员需要对工程标准图进行详细的了解,对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点内容进行掌握,这样可以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选材合适的资源,在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对结构进行优化设计,降低设计成本。设计人员还需要对设计参数进行重视,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有很多的参数任务,对于一些不需要的结构设计可以减少或者取消,这样可以防止出现很多的重复性设计和无用设计,防止参数设计中出现很多高成本设计。比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过程中,因为钢筋材料、水泥混凝土材料的成本比较高,如果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没有考虑到成本问题,会导致一些设计不够合理。因此,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还应该对土木工程需要的材料的价格进行了解,根据价格等因素进行合理的设计,对结构设计中容易出现危险的因素进行把握,综合工程整体质量要求和成本情况,设计出性价比较高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案。
2.2积极使用新材料
进行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积极使用新材料将有助于明显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经济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的当前,土木工程新兴材料越来越多,并且这些材料还在土木工程的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为我国土木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动力。例如,将纤维复合材料应用于土木工程中,有助于提高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建筑质量,也能减少材料成本,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2.3采用了高强钢筋
高强钢筋是指强度级别在400MPa以上的钢筋。在工程建设中推广应用高强钢筋,可优化我国的钢筋品种、减少钢筋用量,也可改善梁柱节点钢筋密集的现象,便于混凝土浇筑,提高工程质量。但不是所有的结构都适用高强度的钢筋,应根据混凝土强度、构件截面尺寸、配筋大小、以及承载力要求来选择合理强度的钢筋。
2.4混凝土浇筑环节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
混凝土浇筑工作的有序性安排与系统性调控,也是土木工程建设实践中不可缺失的内容之一。混凝土浇筑是从项目工程建设的保温性以及密封性、严密性等层面进行要点分析。如果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浇筑环节设计与施工技术管理到位,后续出现局部区域脱落、坍塌的可能性就比较低,反之,相关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就比较高。某房屋建筑项目实践过程中,为确保后续工作实践战略得以最优化实现,本次工作具体安排时采取了以下工作战略:①结合土木工程施工结构的具体需求,以平面设计为依据,综合分析基层混凝土浇筑体系状况,并将建筑结构挖掘与浇筑方式有机融合在一处,对混凝土浇筑的高度和质量方面加以综合分析;②提出可行性操作方案,由施工队负责施工安排,按照前期制定的项目施工步骤进行混凝土浇筑操作;③在建筑工程主体支撑框架部分实践过程中,对于设计结构环节制定的风险防护计划,需要在此时对应给予具体安排,科学进行建筑设计环节工作风险防范条件的归纳;④注重建筑项目施工期间,平面设计图打造时的要素规划,做好混凝土浇筑环节的探索。混凝土浇筑环节设计与施工技术之间的关系表现在相互指导,又互为前提。混凝土浇筑设计为后续施工具体要点的定位提供了质量保障,而后续技术施工工作的系统化安排,也为前期设计规划实践带来了保障,从这一视角而言,混凝土浇筑环节设计与施工技术是一种周期性的技术实践形式。
2.5合理设计内力组合
如果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内力组合分配不合理,那么就可能造成土木工程系结构安全性和可靠性大打折扣,因此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务必要对内力组合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和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内容:第1点,对土木工程结构抗震系数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调整,科学合理地应用抗震材料,强化工程结构抗震设计,从而提升土木工程整体结构的承载性能,防止产生结构坍塌更严重的问题;第2点,强化框架梁内力组合设计,对抗负弯矩、剪力以及荷载效应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和分析,这样可以有效的强化框架梁体系的协调性,防止受力不均匀的现象发生。
2.6注重先进施工技术应用
先进的施工技术与材料应用有助于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现阶段,人们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质量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且在具体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就目前而言,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水泥土复合桩、混凝土桩复合地基、真空预压法组合加固软地基等都是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施工中常用的新技术,而在钢筋混凝土项目施工中,高耐久性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超高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较为常见;此外,结构施工中,外墙保温技术、种植屋面防水技术、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等都是主要的应用形态。合理使用这些施工技术,能确保结构施工的规范性。
结语
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对于土木工程建设质量具有深刻影响。工程建设中,管理人员只有充分认识到两者之间的联系,同时清除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对项目建设质量的影响,然后结合当前建设中的问题,规范化的进行结构设计优化和施工技术管理,才能有效的提高土木工程机构设计质量,保证工程建设规范程度,促进建筑工程的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宁.土木工程施工中的钢结构技术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68.
[2]李昭源.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J].建材与装饰,2019(30):125-126.
[3]刘玉东,黄俊卿.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初探[J].居舍,2019(2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