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一树花开 ——立德树人,成就最美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游杏娣
[导读]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
        “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每次听到这句歌词总会让我感到一丝悲凉,温暖的家是人们永远向往的地方。但我班有几位孩子却有着不完整的家,他们缺少母亲或父亲的关爱。作为班主任的我,更应细心的呵护着这些脆弱的心灵。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不容忽视,我们应积极调整他们的心理活动,让祖国的花儿健康成长。
    一、案例
        刘某,在班里是一个沉默寡言的男孩。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性格内向,脑瓜很灵。但他胆子小,脾气倔,纪律散漫,不合群,学习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成绩平平。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使得小小年纪的刘某出现了严重的心理失衡。
        二、案例分析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了解,我从其他老师和学生那里掌握了更多有关刘某的信息,通过了解,我们发现造成刘某“心理失衡”以致难以合群的个性的原因是多元的,但主要是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生活环境。
        刚开学不久,我就接到了刘某奶奶的电话,因为最近她发现孙子的作业都是没完成的,她哭着告诉我:刘某是个独生子,从小开始,父母的感情就不和,在他读幼儿园时,他的父母就因感情破裂而离异了,他被法庭判给了父亲。离婚前他父亲已经因偷东西进过牢房,离婚后更无力抚养自己的儿子。所以,他的父亲只能将刘某寄托在他父母的家里——一间废品店。父亲没文化,很少与儿子进行过心理交流,而且经常要外出打工,所以刘某的生活和学习问题只能由爷爷和奶奶来料理。爷爷和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什么事都迁就刘某的,想去弥补孙子的那份缺失的父母之爱,但是她发现他不听管教,根本没有办法管。他在家一直处在以我为尊的轴心位置。只要大人有一点不顺从他,他便翻脸不认人,动不动就指责对方。因此,每当刘某在学校里得罪同学时,对方只能避而远之,因为他是一个“不讲理”的人。
        刘某的母亲是个能力强,虚荣心强,较自私自利的女人,她爱自己的儿子,很想给儿子创造好的读书环境,但又好逸恶劳,常恨自己的丈夫不争气,并时常在自己的儿子面前灌输一些不尊重他父亲和爷爷奶奶的话。因为刘某喜欢听妈妈的话,所以就养成了不正确的社会交往心理。
        三、教育策略
        (1)采取多种方法以诚去感化
        对刘某这样的学生仅仅依靠班主任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首先了解了他的家庭状况,然后与他父母进行了沟通。我发现他爷爷奶奶年事都较高,不具备抚养少年的能力,我找了他父亲谈话,向他解释了为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家庭环境的重要意义,要求他尽快将孩子接回来住在家里,由自己来抚养。同时,我还多次联系了刘某妈妈这一关键人物,告诉她母亲对于子女在人生道路上是不可或缺的,我可以理解所有父母的爱子之心,但爱一定要有正确的方式与指导。获悉他父母二人不可能重归于好,我要求他们最好能多找机会带孩子出来聚一聚,一起坦诚布公地交流自己的心情,让孩子理解做父母的无可奈何的选择,让孩子不受他们不和谐的感情的影响;也让刘某可以再次重温亲情的温暖,消除心中的阴影。

“解铃还须系铃人。”没想到刘某的亲人都十分理解我的用心,也很积极地配合我的工作,为我的教育工作打好了基础。
        我和刘某进行过多次深入地交流。发现他是一个不简单的孩子,悟性比其他学生高,而且知识面很广。我了解到他很关心自然怪象,如百幕大三角地带、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等,凭着自己平时的阅读和积累,我能跟他做较深入的交流,若有疑难,我便和他一起上网查询资料,和他共同学习,也融洽了彼此的关系,大大提高了他求知的热情。他喜欢读历史,对历史人物多有自己的评价,但这些评价多有偏激之处,明显的带有自己成长的阴影。有一次谈及曹操的“人生哲学”,他说曹操具备“宁可天下人负我,不可我负天下人”魄力,才能纵横天下,成就丰功伟业。我说曹操的谋略和魄力的确令人惊叹,其极端的“人生哲学”刚好迎合了那个乱世的潮流,使他成就了大业,但他的人格品质却令人怀疑,他不分青红皂白地杀死好友吕伯奢一家,还有他为父报仇竟大肆屠城等则超出了一个英雄所应具备的基本涵养。我们读历史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而不能被历史牵着鼻子走,闯入歧途。这一次次的思想交流使刘某逐渐地改变了当初那种固执的想法,对别人多了几分热情和友善。
        (2)尽量多一份关爱
        老师对于那些问题学生要“另眼相看”,在教育学生时。要学会换位思考, 只有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才能走近他们的心里,唤醒他们那份被遮挡的善良和自信。
    在学生面前,我从未将刘某以“问题学生”对待,无论是课堂学习还是课外生活,我总是一视同仁地对待。刘某知识面较广,上课时我常常叫他发言,若有满意的答案,我和同学们都会给以热烈的掌声。这一个个细节的温暖,使他自信心大增,也学会了自我约束,得到了同学们的信任和喜爱。
  (3)在同学中建立威信
        虽然刘某集体观念薄弱,但点子多。我就让他协助班长管理班级纪律,并策划一些活动。他很喜欢这项工作,积极收集资料,精心布置,把工作做的有模有样的。刘某出色的组织领导能力让其他同学刮目相看,也得到了大家对他的尊重和欣赏。同学们的支持和赞扬又使他的集体观念极大地增强,各方面日益进步。
        四、收获与反思
        经过一年的努力,刘某的“问题”已得到明显地好转。他基本上能克制自己不良的情绪,同学关系也相处得较好,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也大大增多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在工作上已经成为我的得力助手。对此,我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1.要特别重视“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决不能漠视他们的存在。2.要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搞好“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3.从细节中发掘育人的契机。
           特级教师王君的教育教学著作《一路修行做班主任》,这本书中的很多观点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她说“耐心”几乎是教育的最有用的“武器”,“耐心”对于教师而言,不仅是修养,更是最高智慧。王君老师的这些教育观点,像牛乳滋润心田,像微风拂过湖面。愿意跟着名师一路修行,立德树人,成就最美!
        守望一树花开,是我最美的选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