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前程,成功成人 -----班主任点滴分享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 谭亚鸣
[导读]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先生说:“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
        摘要: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林崇德先生说:“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尤其是作为班主任,因为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教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关键词:班主任,学生,健康成长
        记得我小时候写作文时就爱用“光阴似箭,岁月如梭”来开头,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而如今花开花落,一届届的学生走了,又来了,感觉怎么一转眼,自己已经两鬓斑白。感慨时光匆匆的同时,作为班主任及任课教师更是需要在这轮回中不停的及时反思自己的得与失。
          虽然从教已经将近三十年了,我仍然记得刚开始当老师的时候,我常常以成绩好坏来评价学生,把学生的成绩看得很重,学不会就认为是学生的问题,就会严厉的批评,常常觉得简直是孺子不可教也,有时甚至骂些难听的话。最终也没见学生考得多好,还经常闹得师生关系很僵 。我一直都没有反思到是自己的问题,直到2005年那届高考毕业。学生们给我们每个老师送了一本写满他们毕业留言的留言册。大多数的学生都写的是感谢老师的话语,但有一个学生写到:“老师,你一直都骂我们笨,上课看见我们在讲话,不问青红皂白就骂我们脸皮厚,又在讲话,也许是我们在讨论题呢。如果你给我们一点笑脸,也许大家会更喜欢你一些,大家也更愿意学你这一科一些。”下面还有几个同学的签名。看到这里,我悚然一惊: 这就是学生心目中的我吗? 这十年我在干些什么呀? 为什么我自己认为是全心全意,认认真真地教学,却得不到学生们的认可呢?这个问题确实值得我好好反思一下。以后的教学到底该怎么做?那个暑假,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以前我就没有注意到呢?“亡羊补牢,未为晚矣! ”是觉醒的时候了。                                                               
        刚好新一届是一个新起点。从那以后,我尽量以鼓励和表扬学生为主,上课进教室也脸带微笑。慢慢的,我发现了与以前的巨大差距:以前学生见了我就躲,批评他们时那眼神就像与我有深仇大恨一样。而现在学生见了我就亲亲热热的喊老师好。我批评他们时也是和颜悦色的,他们也愿意接受。师生关系好了,成绩也上来了。


        去年又接了一个班的班主任,在我班上有一个男孩,中等个子,大大的眼睛,一看就是很聪明的样子,特别喜欢打篮球,但是上课喜欢打瞌睡。有一段时间,我几乎发现他天天都要打瞌睡,节节课都要招呼他不要打瞌睡。下来找他和他妈妈都聊了,但是没有用,一切都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有一天,我看到他又睡着了,就叫他站起来,我说“怎么又睡着了?” 他说:“我只在你的课上打瞌睡.”我愣了一下,我知道,这时候我不能够跟他怼,因为如果跟他较劲的话,这堂课可能就要被耽误,就无法上下去。于是我笑了笑说:”是吗?那是老师的不好,没有把课备到足够吸引你,老师向你和其他同学道歉,下次争取把课备得更好。但是,我怎么发现其他课你也在打瞌睡,我都进来招呼过你几次。“其他同学都笑了起来,他也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过了两天,我在课间巡视的过程中,发现他把手机拿出来玩。(我们学校有六条红线,不能够带手机到学校就是其中一条)我马上走过去,拿过他手中的手机,然后叫他跟我到办公室。到办公室后,我没有马上批评他,而是叫他站在旁边自己想,想清楚后再跟我说。于是我就忙着自己备课,改作业。半个小时后,我问他想清楚没有,他说想清楚了。我问他为什么要无视学校的规章制度,把手机带到学校来?他说他经不住游戏的诱惑,以为老师发现不了就带来了。我说这是红线,是要被学校处分的,问他想不想履历上有污迹,他说不想,说着说着就哭了起来。我说老师暂时不上报,先在老师这里压着,如果再发现,就上报学校,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至少是个全校通报批评)。然后我问她,上次课堂上为什么要跟老师作对,他说他自己也很矛盾,想学好,又经不住游戏的诱惑,一玩就玩到半夜三更,于是心里就很烦躁,我一叫他站起来就忍不住怼我。我说:”老师从你的话中听出你还是想学好,就是自己的自控力差。那我就与你妈妈商量好,共同把控你的手机,如果带到学校来就马上交给老师我保管,放学后再还给你;在家里面如果作业做完了想玩一会手机,十一点前必须交给妈妈,我随时给妈妈打电话来监督,可不可以?“他说可以,于是我给他妈妈打电话说了我的想法,他妈妈非常高兴和感谢,因为以前他妈妈根本管不了他。同时,我还表扬了他,说他喜欢打篮球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男孩子就应该有自己喜欢的运动。他一听,很高兴,觉得老师关注了他的,知道他的爱好。就这样,在这学期末,他的成绩很快就提了上来,在期末考试中考出了不错的成绩。
        二十多年的时间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故事,一个个随着岁月之河流走了,流不走的总在记忆的深处让我时时想起,时时提醒自我。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每一天不厌其烦,循循善诱,教育这些孩子,传授给他们知识,我们深感问心无愧,然而我们又忽视了什么?你是否透过那一双双稚气的眼睛看到他们内心的焦灼不安?你是否用自我的爱心抚慰他们因生活变故而倍受创伤的心灵?你是否用自我的力量帮孩子拨开蒙在他们心灵上的迷雾?
教育是神圣的,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教师,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何等地重要。教育更是神奇的,许多不争的事实说明:一次偶然的教育机会能够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作为辛勤的园丁的教师,又怎能随意错失这来之不易的教育机会呢?朱永新教授在《新教育之梦》中写到:爱心无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颗爱心。没错!我们理应放下我们对许多学生的成见,细心地去关爱每个学生,让他们都能充分享受到教师的爱,都能在教师爱的滋润下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林崇德  《教育与发展》               朱永新  《新教育之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