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线上教学已经进行四个多月了,中国的基础教育正经历了一场前所未有的超大规模的在线教学的社会实践。虽然这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学生在线学习不够专注;线上教学纪律管理困难;线上课堂互动不充分,形式匮乏等,但它有力地支持了全国范围的“停课不停学”,且成效巨大。
作为一名小学毕业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在疫情开始后不久,我便响应国家教育部“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在家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授课,保证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同时,我也在不断地反思、学习、总结、改进中转变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由最初的“无处下手”逐渐到现在的“融会贯通”。此次大规模的在线教育让我意识到在线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亦是疫情结束之后不可能消失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课堂这一主阵地已不再仅仅局限于“教室”,而为了一时的“效率”和“成绩”,教师的满堂灌,是难以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的,不符合学生的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更不适合当下的线上课堂教学。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创新能力,自主、合作、创新亦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应摆脱“师主”的束缚,教师不是学生学习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将学生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无论在哪一种形式的课堂上都能通过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互助合作,享受到学习带来的愉悦。魏书生曾说:“再聪明的人,被动时也就会变得十分愚蠢”。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活动是枯燥且低效的,学生不是老师手中的提线木偶,他们是生命饱满的幼苗,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以生为本”,给予精心的“照顾”,静待花开。生命的成长本就是一件漫长的事,不该急于求成。
那么,在疫情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里,线上教学又该如何践行新课程教育教学的理念呢?为此,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构建适合于本班级的线上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课前——师生充分准备。
(一)教师方面
1、依据教材的具体内容,充分备课,为学生提供适宜的导学案,
学案是教师为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而编写的,所以,我在编写导学案时依据学生的学情,较注重知识的基础性,问题的导向性和差异性,学生学习的自主互助探究和方法指导,通过学案有效的“导”促进学生有效的“学”。
2、教学设计注重调动学生的自主互助探究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依据课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体现层次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创设能引起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方法与技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展。
(二)学生方面
1、保障自主互助学习时间。
线上教学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师生互动的形式和时间是相对有限的,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课时教学内容,前提是学生必须对所学内容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和思考,为此,我要求我班学生必须要做好充分的课前预学,具体包括生字词的认读排查,课文的通读理解,课后题的思考和导学案的完成。
2、双师教学模式,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为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每讲新课之前,我都要求学生借助老师推荐的学习平台,如”同一课堂”、“云课堂”、“学而思”、“猿辅导”等进行自学学习,完成导学案,并将自己不能解决和掌握薄弱的知识点梳理归纳到导学案中的“备注疑难”处。
3、在线互助合作(我班共建了六个微信小组群,五人一组,各组学情平均分配,我也在每一个小组群里)
学生借助线上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后,将导学案和不懂的问题上传所在的组群,由组长负责检查导学案和组织组员针对疑难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最后组长归纳梳理有争议的问题。老师适时给予解惑,对于各组同性的问题,我在授课时会集中再次讲解。
二、课中——视频统一授课,聚焦“理解学习内容”和“促进自主学习”。
(一)唤醒智慧
1、单元(课文)简析,明确学习要点。
师生依据课标、教材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情况制定每课学习目标,使学生明白学什么。
2、情景引入新课
通过设置情景(讲故事、放歌曲、设疑、复习旧知、检查预习、等),来认识学习内容的意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二)启迪智慧
1、方法指导。借助教材,适时对学习方法给予指导和呈现,让学生自主学习时“有法可依”。
2、自主学习。学生依据老师的指导进行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实践智慧
1、互助落实
在对课文有较深入的理解后,学生间可互助落实,借助微信小组群,随时进行交流和互助,这一过程促进优尖生培养和学困生的帮辅。
2、质疑释疑
对有难度、有价值、有争议的发散性问题,进行全班交流,质疑释疑。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点拨,从规律、方法、思想等方面归纳提升,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升华思想。
(四)内化智慧
1、训练巩固
进行有针对性的达标训练。力求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确保目标达成。
2、迁移拓展
引导学生纵向、横向的迁移拓展;联系生活,组织学科实践活动。
三、课后——学生梳理归纳知识框架,检测反馈,提升自主探究能力。
当结束一个单元或一个课的学习之后,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技能等方面进行自我反思,自主归纳总结,整理整合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生成新的认知结构。这一过程是一个探究和创新的过程,是自主探究学习实践的过程。
我在线上自主互助型课堂的教学中努力摒弃了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注重知识的层次性,面向学生全体,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转变教师教学的角色,改变学生学习的方式,重情趣、重参与、重合作、重感悟、重实践、重创新,把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多的留给学生,教师更多的是以参与者和宏观调控者形式出现,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些合理化的建议和帮助。
此次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应该所有人都意识到了,现在孩子的学习时离不开智能设备和信息技术的,而且未来的学习也一定是智能化、自主化、合作化的,以资源提供为基础,尊重学生在线学习规律,培养学生自主互助探究的学习能力,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向未来必须聚焦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这一新要求,主动适应这种线上自主互助探究课堂的教学方式的变化,方可经得起这次教育理念的大检阅、课堂革命的大契机、在线教学的大培训、校际教研的大协同。
作者简介:
沈阳阳,黑龙江省甘南县查哈阳农场第二小学,一级教师。多年从事语文学科教学、班主任和教研组长工作。多次参加省、市、县各类教育教学活动,课程改革意识强,教育教学理念新,有良好的业务素质和较强的教书育人能力。曾获得县级“优秀班主任”、县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局级“教学能手”,还多次获得国家级优质课和公开课。曾参与“十二五”“十三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获得国家级“优秀实验教师”、县级“国培优秀学员”,国家级、分局级和场级优秀指导教师,其多篇论文、案例被评为国家级、省级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