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技巧

发表时间:2020/8/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2期   作者:袁来姐
[导读] 良好的工作方法是初中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
        摘要:良好的工作方法是初中班主任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而初中是教育教学中一个特殊的教学时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在处于构建全新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特殊时期,学校对学生的引导监管将起到直接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因此作为初中学生的班主任,其以班级集体教育者、组织者的身份在学生面前扮演着重要的引路人角色。本文将结合相关工作实例来论述初中班主任的工作技巧和方法。
         关键词:初中教育   班主任工作  工作技巧  
        初中班主任对于班级事务的管理,对于班级的整体水平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和提升。许多的初中班主任都认为自己付出很多的努力和心血,可对于班级管理还缺乏一定的认知,并没有起到很好效果。这就需要根据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不断地进行工作的完善,提升工作方法和技巧,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
一、初中班主任的工作问题
(一)理念落后
        教育工作是一项极具创造性的劳动,虽然我国已经进行课改,但还没有摆脱传统教育的束缚,教学与引导过程存在一定的漏洞,教师在工作中缺乏理论指导,教学和班级管理还是以个人主观意见和情绪为指引,极大的影响到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同时也对学生的思想情绪产生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只注重成绩和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顾及学生的个人感受和兴趣,因此带来彼此之间的矛盾。
(二)心理压力大
        据调查统计,我国初中教师70%存在工作压力大的现象,笔者认为心理压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面对学生的升学压力,因班级学生较多,成绩各异造成教师心理压力过大;其次社会压力,初中学生升重点高中的比例多少将决定学校的名誉,教师也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压力;再次教学能力,面对新课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发生的变化,在考虑到考试内容的内容,更多是要兼顾素质教育与考试成绩之间的联系。以上因素造成教师在生理、心理、行为上的压力,因此要重视教师的心理压力。
(三)工作方法单一
        初中班主任是教学与管理的组织者,其言行会对学生产生影响,而有部分初中教师工作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传统式的“填鸭式”教学法和“专制式”管理方法根深蒂固,这非常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教学中只注重成绩,管理中要求服从,严重的限制学生正常的心理需求,因此笔者认为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及管理能力刻不容缓。
二、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意义
 (一)对教育教学的协调纽带作用
        班主任相比较其它任课教师而言,在学校管理教学中起着更重要的执教和管理作用。初中教学的任务既要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又要完成学生的素质教育,班主任不仅要领导本班教师和学生完成教学任务,还要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此外,班级任课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不如班主任与学生间的关系亲密,需要班主任作为任课教师和学生间的协调纽带,为任课教师提供学生的有效资料帮助任课教师因材施教、制定有效的教学计划,同时班主任也需要根据任课教师提供的学生学习情况和课堂表现情况来对学生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学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和生活困难问题。
(二)对连接家长社会的桥梁作用
        班主任对内是协调纽带的作用,对外需要及时沟通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在对外起着搭建桥梁的作用。组织开展家长座谈会、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等都需要班主任与外界进行沟通和交流。


三、初中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一)树立榜样
        初中班主任在各项工作当中要突出班级管理的重要性,班主任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充分了解,结合学生实际进行管理,争取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起积极的榜样,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更好的提高。因此班主任需努力塑造自身良好形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提高工作效率非常重要。例如,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注意自身言行,给学生更多正能量。正确处理好学生和教师之间的矛盾,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提升自身工作的有效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二)关心和严厉并行
        初中班主任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关心,这样就会增强二者间的信任感,更容易解决很多问题。班主任要经常和学生交流,询问学生最新的学习和生活情况,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初中班主任可以在班级内部设置交流本,鼓励学生在里面写出自己的感受。初中班主任可以和全班学生一起制订班级制度,并将其作为初中班主任日常管理和学生日常行为的依据,要做到公平和公正,这样才能有序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三)强化沟通
        初中学生正逢心理变化的青春期,在这个时期要注意学生生理与情绪上的变化,产生问题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如果沟通不畅或学生不愿意倾诉,教师要及时的把学生情绪及所发生的事情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对学生情绪进行排解,并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由于初中教师的工作内容较多,有时会存在疏漏的现象,因此要定期的开家长会,或定期的进行电话家访,掌握学生校外的生活状态、学习状态、心理状态等,以便进行关怀和引导。
(四)注意网络对学生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不少初中生已经能熟练地使用网络,有的甚至沉迷于网络游戏中。作为初中班主任,要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有节制地使用网络,不能沉湎其中。长期通过网络与人交流,实际上是一种人机对话的状态,网络传播的形象化强化学生看的接受方式,而弱化学生想的思维方式。总之,在网络环境下,班主任进行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关注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并在这一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前进。
(五)家校联手培养
        每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学有所成,在校内尽心教育,由于节假日时间是班主任管理的真空,所以这个时间段的学生管理,可以建立起班主任和家长之间有效的沟通渠道,比如存档学生家长通讯名册,及时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促使家长督促学生学习,监督闲暇时间学生的课外活动,使学生的校外时间能够得到有效监管。
        总之,班级学生管理是一项既复杂又重要的工作,中学生是社会未来的栋梁,帮助我们的中学生坚定地迈好人生的每一步,学校重任在肩,家长责无旁贷,社会义不容辞,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共同参与,相互配合、群策群力,为我们的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全面地发展营造出一片天地。
参考文献:
        [1]汪泽凯.初中班主任管理教学初探[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2011(7).
        [2]朱磊.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效率的主要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3(8).
        [3]郭现平.新时期班主任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