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 湖南长沙 410007
摘要:现如今,我国是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新时期,BIM技术指的是通过建立软件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展现建设项目图纸中的实际情况,之后通过多种软件的集成交互,优化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碰撞。最后,利用数字化平台模拟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工期管理、物资管理、合同管理、安全管理,向工程建设人员提供直观性、具体性的建设需求,指导技术人员有序开展工作。基于BIM的立体模型建构为工程建设提供稳定、科学的数据支持。
关键词:BIM技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
引言
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是保证工程造价管理质量与效率的关键,由于建设工程建设周期较长,且参与方较多,基于信息管理的角度,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信息处理速度差,预测性低,参与方数据变化较快,信息失真等问题,影响精细化管理水平。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建设信息模型)是建设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的新工具。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设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而BIM技术具有较高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保证前期预测准确性,便于数据共享,让信息能够更快更准确的传递,更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基于此,加强对BIM技术支持下的工程造价精细化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BIM技术概述
BIM技术是建设新型模型技术,是信息化与数字化的结合应用。建设工程管理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是保证质量事故控制、工程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工程管理和施工成本方面引入BIM技术,构建信息化与自动化的管理新模式。建设成本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也是工程最复杂的环节。BIM技术作为一种新型数字化技术,其实质就是对建设工程项目所有环节建立一个数字化模型,在这个数字化模型基础上可以实现信息和资源共享,给建设造价控制环节所遇到的问题策略制定提供科学的数据支持。BIM技术在建设领域中的应用,使得成本管理决策更科学、可操作性更强,大大提高了施工管理效率和水平,也保证了建设工程建设的整体施工质量。
2基于BIM的建设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2.1集成5D数据平台,解决数据处理问题
为解决当前造价挑战,工作人员可将计算场地转移到专门的平台上,并实施多维数据管理,这也是BIM5D技术的应用优势之一。平台可展现传统的建设模型,构建三维空间,设计两个维度“时间信息”与“造价信息”,建设五维建设信息模型。与传统的三维空间相比,五维模型除了包括建设的三维尺寸、物理特征、功能特性等信息外,还囊括了成本数据和进度信息,可随时检查衔接问题。BIM模型作为一个数据载体,可整合处理工程建设物理信息、造价信息和进度信息,确保管理的精准性,保障决策的高效性。
2.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使用
BIM的主要内容就是设置模拟的建设三维模型,借助数字化技术来对数据库中进行编码以及绘制,确保三维立体模型能够提供一个相对健全的建设施工数据库,借助这种方法涉及到立体模型不会产生较大的误差,能够给实际施工项目的落实提供参考。
数据库中包括可以显示出建设物整体模型的数据信息和基本布局等内容,而且涉及到了空间结构和内部设备的运行形式等内容,最主要的就是涵盖了不同种类的非构件对象抽象化和难以理解的状态信息,借助BIM设计的三维立体模型,可以增强建设体系的集中效果。
2.3让信息表达更加直观和高效
由最先进的BIM构筑的工程建设虚拟模型能够使工作者直观的了解到建设的各种具体参数,利用BIM技术制作的虚拟工程建设模型能够通过对其随意塑造构建成个性化的工程项目。而BIM构建的虚拟工程建筑模型由于是3D模型,能够更加具有直观性的模拟出具体的施工环境,同时能够对虚拟建设进行模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分析,对设计者的各种设计目的能够更直观的进行实践,同时,简单的操作和直观的可视化的数据能有效降低对该系统使用者和使用方法的技术能力要求。同时数据的可视化使多方的数据交流更加的方便,对于精细化管理中的数据统计和数据处理也是一个有效的帮助。在对设计进行检查时,模型数据的精细和具象,能够使检察人员更加直观的查看设计模型中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对其中的错误设计和构建错误进行及时的休整或是及时的与设计者进行沟通,在真正投入建设施工前就避免了施工中发现错误需要拆除重建导致的建设材料和资金的大量浪费。与此同时基于BIM技术制作的虚拟施工建设模型能够在进行具体参数更改的同时保留原始数据,使原始数据和应用数据之间保留关联,能够避免在进行具体数据变动时影响到后续的数据处理工作出现差错和对不上的问题。且BIM技术制作的模型能够根据需求或条件进行更改,相较于传统的图纸打印是一种既省时又省力并且节约大量资源的设计构建方式,对于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也是大大的提高,尤其能降低对涉及的更改使工程出现临时停止造成的工程成本损耗以及工程重建带来的成本增加和资源浪费。
2.4利用协同设计,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工程建设推进工程中设备出现老化、损坏现象是十分常见的。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较长、检修与养护工作不力、工作人员对设备了解程度有限等情况影响,一旦设备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现故障、解决问题。利用BIM技术进行设备协同使用,能够全方位、多角度观察设备使用情况,根据工作人员、文献资料等记录、预测设备使用中极易发生的安全隐患,做到“实时监控”“定向维修”,针对安全事故多发位置展开检修和养护,避免长时间损耗产生设备不可逆损失,延长设备使用时间,提升工程建设成本管控能力。与此同时,工程建设企业应当认识到,工程开展的稳定性与有效性离不开专业技术人员的支持和帮助,进而在企业中应当建立健全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对既有技术人员加以培养,组织阶段性施工技术教育培训,引导员工明确当下工程建设的先进技术,学习和借鉴世界领先领域的施工工艺,为企业BIM技术完善与发展奠定基础。并且应当积极吸收社会上具有专业能力与职业操守的技术人员,利用切实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引进技术人员,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引导企业在行业永葆竞争优势。在工程建设进行的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因素就是相关施工人员的工作效果和专业化程度,施工人员的工作理念和工作形式会直接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应当有效强调参与施工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引导他们要明确自身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形式,将安全生产、责任生产的工作理念贯彻落实在每一个工作环节中。
结语
在建设工程的项目开展之前,使用BIM技术能够有效的对建设物进行一定的模拟构造预测,从而更加直观的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展现,并且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在工程施工造价的过程中,BIM技术不恰当的使用会导致成本管理模式的发展滞后,对于建设行业的快速化发展是非常的不利的,所以需要对BIM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够更好的实现在建设工程中的使用。
参考文献:
[1]阮子珊.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造价中的作用分析[J].价值工程,2019,38(31):84-86.
[2]王红梅.基于BIM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管理研究[J].建设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