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用工探析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李强
[导读] 摘要:目前,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下劳务分包较为常见,分包用工的合理性能够有助于项目建设的整体发展。
        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0
        摘要:目前,我国工程项目建设下劳务分包较为常见,分包用工的合理性能够有助于项目建设的整体发展。文章通过对劳务分包进行分析,对劳务分包用工提出一些措施建议。
        关键词:工程项目;项目分包;劳务分包;分包用工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由原来粗放式的管理模式逐步向精细化管理推进,建筑业由“黄金时代”正式迈入“白银年代”,因此,建筑企业要转变管理模式,向管理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即通过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成本等一系列的管控实现项目管理目标,提升企业竞争力。然而实际管理过程中诸多因素会导致管理成本增加,严重制约建筑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笔者就某一项目所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进而探讨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劳务分包的概念
        劳务的含义包含三点,一是其价值体现在无形运用层面,并不存在实物性成果;二是劳务指个人或整体以明确的服务目标为指引,提供脑力或体力服务的动态方式;三是劳务强调付出自身劳动服务他人,获取经济回报。劳务分包则是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施工总承包企业,或者专业承包企业选择具备相关资质的劳务分包企业,将劳务作业任务分包,这里的劳务分包企业必须具备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资质,承接的劳务分包任务也不能再次分包或者转包,更不能以个人形式来承揽劳务作业任务。劳务分包具备几个显著特征:一是劳务分包合同属于合同的范畴,如果总承包合同或者专业承包合同因为各种原因不成立,则劳务分包合同也会失去法律效力,变得不再成立;二是劳务分包合同和建设单位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法律关系;三是对劳务分包任务进行发布的可以是施工总承包企业,也可以是专业承包企业,要求承揽方必须取得相关资格才能进行劳务分包作业,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与一般的劳动合同存在一定差别,因此并不会受到《劳动法》的约束;四是在进行计价的过程中,考虑特殊的分包对象,劳务分包企业主要是针对人工费用以及对应的劳务管理费用进行计取。
        2工程项目劳务分包用工管理措施
        2.1加强合同管理
        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时一定要对分包的范围或者内容的表述进行仔细推敲,明确将与技术、主要设备、材料、工程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从分包合同中区别出来,将劳务分包的范围严格限定在劳务这一范围上来。同时在方案策划阶段对分包单价进行市场水平与合理性分析,预先设定分包投保报价的上限水平。完善分包合同交底、分包计量签证、变更结算、工程结算支付、完工结算等关键流程程序,建立一系列与分包管理相配套的流程和管理要求。对于分包工程核算问题,应建立工程成本明细账,对每项工程逐一核算,根据实际发生的支出及时、准确入账,已结算工程不再发生成本费用,并计算利润率;对已结算工程进行分析优化,确保施工工程达到预期利润率;财务管理方面加强对项目、工程量和过程的监督,杜绝发生虚报项目和工程量,确保各类分包工程造价真实、合规。
        2.2规范确定劳务派遣用工模式下的岗位范围
        严格执行人社部规定,确定本单位辅助性岗位范围,即与制定公司重要规章制度一样,辅助性岗位范围须经职工代表大会或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后公示执行。项目部执行起来就可以有的放矢,规避行政处罚。对于临时性和替代性岗位派遣员工的选择,应注意劳务派遣单位所匹配派遣员工的身体健康状况,不能因项目部员工生病或休产假需要派遣员工而被派遣员工在派遣期间发生同样事件。按照最高院审理工伤保险案件的司法解释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派遣的员工在派遣期间因工伤亡的,有派遣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这与劳务派遣单位与派遣员工之间建立劳动关系是一脉相承。

项目部一方面需要在用工期间加强管理,减少该类事件发生,一方面也是最为紧要的,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支付其派遣员工的工资组成中包括社保费用,同时确保其计算的基数、缴纳比例和金额符合规定。除此之外,在派遣协议中明确项目部对派遣员工的退回权及适用情形也是非常重要的。情形设定一方面不突破人社部禁止性规定,一方面需要充分吸收借鉴各省市好的做法。
        2.3落实企业责任
        一是劳务分包企业对于自有劳务人员的主体责任。劳务分包企业必须做好自有劳务人员在施工现场的规划管理,确保其能够持证上岗,同时按时足量额发放工资,同时需要依照国家规定,与劳务人员签订具备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办理相关保险,对劳务人员的作业环境进行改善,保障其合法权益;二是施工总承包企业和劳务分包企业需要承担劳务人员的管理责任。在现行法律法规中,提出了“谁承包、谁负责”的原则,要求施工总承包企业必须对自身承揽工程项目的劳务活动进行监督管控,可以将劳务任务外包,但是需要按时结算外包工程的劳务费用,做好外包工程劳务施工作业、用工状况及薪资支付状况的监督管理;三是施工总承包企业需要承担劳务人员的教育培训责任。用工单位需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对劳务人员的岗位技能进行培训,开展不同职位的定点培养,实现全面覆盖式培训,在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后,持证上岗,对一些存在高风险性的岗位,如外架工、电焊工、塔吊信号工等,不仅需要做好劳务人员的技能培训,还应该做好考核,确保其取得住建部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后,做到持证上岗。
        2.4进行施工人员的动态管理
        在对施工劳务分包人员进行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对施工劳务分包队伍资质、社会信誉、履约能力、劳务人员数量的审核工作,对于该分包公司的以往施工情况结合具体施工经验进行明确。为了提升所有劳务分包人员的技术水平跟职业能力,还需要在劳务人员入场前进行岗前的技能培训工作,对于培训合格的人员提供上岗证明。只有做到所有施工人员都持证上岗,才能够保障各项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此外在工程开工之前,劳务分包单位还要对所有参与工程施工中的人员信息进行登记,并且上报给专门的工程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对于审核通过的施工人员发放IC卡上岗证,实现劳务队伍的数字化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只有登记备案通过的施工人员才能够通过现场闸机进入到施工场地中,未经过实名制登记的人员禁止进入现场,这样才能够有效落实人员的动态管理,不断提升劳务分包队伍的现场管理水平。
        2.5总包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奖罚激励制度
        对在生产过程中工人规范生产及安全隐患销项中表现好的队伍及个人进行奖励,对于态度恶劣消极应付的队伍及个人进行惩罚,奖励及罚款落实到每月工程进度款中,从而保证总包在安全管理过程中的话语权,对于屡次触犯安全红线的个人坚决清退,使整个项目形成一种安全高压态势。项目的盈利是建立在项目安全运行之上,没有安全生产,其他成本管理就无从谈起,具体过程中把握:第一,及时检查各家劳务分包安全隐患情况,及安全管理薄弱环节,汇总整理下发给劳务队伍。第二,总包单位必须跟踪整改情况,要准确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避免现场生产带病作业。第三,总包单位严格落实销项情况,安全生产重在落实反馈,对汇总的问题必须严格整改,逐条销项,切忌虎头蛇尾。
        结语
        综上所述,要结合具体的施工过程对施工的合同条款进行合理的划分,对承包方和发包方之间的责任进行明确规定,这样才能够有效规避施工过程当中的劳务风险,正确选择用工方式,做好合同交底工作,通过科学方法提高劳务用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永丽.探讨公路桥梁施工劳务分包队伍管理小妙招[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7):282-283,286.
        [2]高明霞.施工企业劳务分包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中国金属通报,2019(8):145-146.
        [3]邱佳.劳务分包集中选择方式在施工企业中的应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9):6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