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2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2期   作者:孙炜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园林建筑的设计越来越成熟,如何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合理规划一些自然因素,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天津市花苗木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07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园林建筑的设计越来越成熟,如何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合理规划一些自然因素,是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结合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建设设计工作的开展情况来看,自然因素的应用,有效发挥了自身独特的生态价值。因此,本文通过对自然元素在风景园林建筑中的应用分析,阐述了自然元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以期未来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作中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景观;自然元素;风景园林
        建筑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与现代设计有所不同,一般传统的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都是根据建筑与环境的和谐来进行规划的,而现代风景园林建筑设计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地形,其次是植物,然后是水,只有综合考虑这三部分的因素才能将自然因素与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合二为一。任何建筑的设计都要根据地形环境来进行布局,然后根据植物来点缀园林设计,最后用水体来体现现代园林建筑设计的生命力和流动性。这三个自然因素缺一不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点缀,共同展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自然之美。
        一、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特点
        结合当前我国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应用情况来看,该设计具有综合性、艺术性、自然性、开放性以及灵活性等特点。在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到了生态学、建筑学、植物学等相关知识,并且还要有专业的设计能力。园林建筑设计不一定要具备一般建筑物的功能,但是要具备一定的观赏性,要突出园林建筑的景观功能,展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艺术性。自然性也是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将自然因素与景观建筑相结合,凸显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展现出自然景观的特点,此外,园林建筑身为公众场所也具备一定开放性。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当前有关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并没有统一的标准,设计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建设场地的自然艺术,与建筑物充分结合,以此为人们呈现出良好的视觉效果,提高园林景观的可观赏性。
        二、风景园林中的自然元素
        1.自然元素种类
        自然元素通常是指与大自然联系比较密切的元素,通常包括阳光、植物、空气在内的一些自然生态元素。主要体现的是生命现象与自然现象,自然元素应该分虚体与实体,虚体分风、光、声,实体是假山、石块、坡地、建筑、植物、水体等。
        2.自然元素运用原则
        因地制宜,巧于因借。风景园林建筑的布局和设计一定要根据实际环境状况而运用自然元素。也就是说,在设计过程中需要结合基地现状环境,综合利用风、光、声等自然要素,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资源,因循科学合理的设计基础资料。在利用的同时,注重自然与人工要素的结合。风景园林是人利用自然,发挥创造性思维,改造自然而成的人工自然,又称第二自然的结果。在整个风景园林系统中,自然元素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及营造基础,各个物质要素之间是关联、流动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工建设要考虑各个自然元素的内在联系,考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方能达到宛若天开、天人合一的效果。
        三、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的应用
        1.植物元素的在风景园林建筑内部的应用
        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植物可以软化硬质空间,丰富空间的层次;在建筑内部运用植物元素,可以有效改变空间氛围。例如传统的岭南建筑天井院,是利用建筑与庭院空间的穿插,利用植物、山石、水体来丰富整体建筑内部空间;又如建筑设计中的“四水归堂”,使天井院不仅符合内部景观的穿插,还科学有效地解决了屋面排水的问题。

在建筑室内进行植物布置,需要注重整体设计比例,在对植物进行设计时,通常会非常重视大、中、小各种比例的安排,要依据室内景观设计的实际状况对审美与环境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室内植物。此外,注重建筑空间气氛的协调。由于植物种类繁多,观赏的部位不同,表现出来的形态与颜色都会有很大差异,如赏叶的、赏花的、赏枝干的、赏球根的、闻香的、观色的。植物能有效传达空间情调,在大小不同的空间中运用不同的植物搭配,可以产生有差异性的空间情调,也可传达设计师的设计概念或园主的气节情操。例如,明代文人徐渭,号“青藤”,其在绍兴市的故居青藤书屋的小庭内便植有一株虬曲的青藤,最能表现屋主人的狂傲清高,遗世独立。最后,在进行室内景观设计时,还需全面考虑室内中的自然环境,必须保证植物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空间,保证所使用的空间具备实现自然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这样,植物才能够健康生长。
        2.地形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设计人员开展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工作时,需要充分考虑地形因素,结合建筑地点的地形特点,因地制宜,根据地形优势设计相应的建筑布局,充分与建筑地点的地形相融合。通常情况下,供人们休息欣赏的场所都存在风景园林建设,因此,设计人员在建设之初,就应该充分考虑到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美观性,结合地形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一般情况下,园林建筑的尺寸以及外形要与地形形成一道天际线,以便园林景观能够浑然一体。但是当风景园林建设地地形存在较大起伏时,需要充分结合地形特点,根据地势修建园林建筑,满足园林景观浑然一体的要求。
        3.水在风景建筑设计中的合理规划
        众所周知,水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连,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水的存在,在风景建筑设计中,水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具有流动性和循环性的特点。在风景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应用到小水体,小水体的含义就是拥有的水量较小,这样一来,如果小水体受到了污染,能够得到及时治理,并且有利于后期的改造和发展。小水体与大水体相比较优势较多,所以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过程中,常常会采用小水体。除此之外,水在风景建筑中的合理规划,在另一个方面的表现就是从上至下的层次性,喷泉就是应用该原则,它不仅给人一种动态的视觉美,让人类能够感觉水的流动性,并且它也能够促进水的循环利用,能够避免一些水的浪费。总而言之,水在风景建筑中的合理规划,是表现在两个方面的,一个方面是水的多少,另一个方面是水的层次。将水和风景建筑合理融合,能够为风景建筑设计增添光彩。
        4.光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应用分析
        在进行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光与影在其中有极其丰富的艺术性表达作用。光与广大民众生活联系较为密切,且光自身具有反射的特点,因而使光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能够让人在心理和视觉上得到有效满足,让人在心灵上产生一种慰籍感。光能够把建筑物的影子映射在地面之上,在无形之中会给建筑物带来一种活力。在对风景园林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越来越重视光的应用,通过把光与建筑设计充分地融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产生一种独特的建筑美。在西方建筑物中使用彩色玻璃窗设计,就是对光使用的一种典型案例,当光线照射到玻璃上面之后就会不知不觉发生变化。例如,在日常我们居住的房屋中没有太多器具,一般都会使用漫反射光的方式来进行照明,使用这种方式能够把柔和的光照亮整个房间。
        结语
        综上所述,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自然因素身为其中的重要元素,对于改善园林景观的整体视觉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本论文主要从地形植物和水几部分的自然因素来探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希望阅读本文的相关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利用这几部分的自然因素,来增加风景园林建筑设计的美感。
        参考文献
        [1]王贤河.现阶段风景园林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143-144
        [2]马玉桩.自然因素在风景园林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7(1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