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数学逻辑思维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8月1期   作者:彭旭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教育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意识到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远大于一些知识技巧的传授。而小学数学又是逻辑思维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就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的教学中来,然后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并且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

彭旭    贵州省六枝特区木岗镇小学  5534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广,在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中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的教育思维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意识到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要远大于一些知识技巧的传授。而小学数学又是逻辑思维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至关重要。教师首先就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数学的教学中来,然后鼓励学生去独立思考,并且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注重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0)08-062-01

        在以往比较传统的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学的方式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形式,一般都是教师作为课堂上的指挥者为学生去讲解数学课本上出现的知识,或者是传授给学生一些所谓的解题技巧,让学生通过练习大量的习题去巩固这些技巧。但是这一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帮助,还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个舒适圈,但是只要是出了这一个舒适圈,就不会去解决其他的问题。教师若是想要打破这一种现状,首先就要做到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让学生能够通过逻辑推理来知道其中真正的道理,从不断的解决问题中来强化自己的逻辑思维,才能够真正的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水平。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已经和时代的发展格格不入。在新时代,教师的教学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有利于夯实学生数学学习基础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是打基础的关键阶段,学生的数学基础正是在这个阶段形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给学生奠定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使学生在知识增长的同时,数学逻辑思维也得到增益。
        (二)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如今,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进,教学改革也在深入进行。因此,小学数学的教学也面临着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以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下,填鸭式的知识灌输教学模式让学生机械记忆,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创新发展,最终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可持续发展。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获取能够持续学习的能量,为学生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这样的教学模式,相比较传统落后的知识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言,具有更加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若是想要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比较关键的一点就是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来,改变之前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状态。因为只有当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到教师的讲课中来,才能够有一个深度的思考过程。所以,教师首先就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小学生是思维比较活跃且比较有好奇心的一类人群,教师就可以将这一点很好的利用起来。
        三、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比较依赖的学习方式,一般都是教师讲解什么,自己就听从什么。教师说哪些地方是要学习的重点内容,就去重点的记忆一下,在课后做作业的时候也只是做教师布置的内容。这一种学生只是在刻板地服从教师的指导,从来都没有自己思考的过程,自然也就无法去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为了能够改变这一种现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怎么去学习和记忆书本中的知识。
        四、分层学习目标的制定
        很多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通常都会为全班的学生都制定同样的一个学习目标,但是每一个人的数学能力以及对于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所以制定相同的学习目标根本就行不通。尤其是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过程中,因为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学生若是找不到真正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就很难有一个好的学习效果。针对于这一种情况,教师就应该实行分层的教学计划的制定,为班级里面的学生制定难度不同的学习目标。
        例如,在小学的数学课本《方向与路线》一章节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规划从一个物体到另外的一个物体的路线,其中涉及到了最短的路线以及方向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其实是比较困难的一个学习内容。所以,在学习到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为学生制定三种不同的学习难度目标。比如,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学生,教师就可以适当的减少学习的难度,让学生能够知道其中的一个知识点就可以了,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就可以按照正常要求去学习,而对于一些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来说,就可以适当提高学习的要求,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规划最短的路线。让学生有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才能够有精力去注重自己思维上的提升。
        让每一个种类的学生都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找到真正高效的学习方式,才能更好的拥有逻辑思维。
        五、重视应用题的解答
        应用题是对于学生数学能力的一个比较综合的考验,对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有着很大的帮助。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应用题的解答重视起来,通过锻炼学生的做题过程去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
        结语: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能够学习好数学的本质因素,更能让学生用一种比较全面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时候也应该注重其中的方式和方法,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留给学生一个缓冲和适应的过程,不能给与学生过多的压力。
参考文献
[1]刘冰.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J].新教育时代,2017(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