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策略探讨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1期   作者:汪玲玲
[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小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过去,教师在组织展开教学活动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交流互动,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策略进行探讨。

汪玲玲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中心小学   江苏  南京  211504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基础教育问题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小学生学习的需要,教师必须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过去,教师在组织展开教学活动时,习惯于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不重视学生交流互动,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7-026-01

        引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明确现代教育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有效进行教学创新,激发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提升,实现高效课堂。
        1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
        1.1数学教学方法、内容落后
        许多教师认为,小学数学知识简单,不需要采用多样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需要对课本知识点进行讲解即可,课堂教学方法落后。另外,我国还属于应试教育,很多教师重视学生应试能力培养,忽视了数学知识与实践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意义,教学价值不高。同时,教师讲课不能顾及学生的实际特点、兴趣等,从而直接导致学生的情感体验缺失,这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极为不利。
        1.2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背景下,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欲望,有效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教育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单调,忽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进行知识学习,并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导致学生虽然对知识概念、数学公式熟悉和牢记,但却不知道这些概念和公式从哪里来,怎样理解,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2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策略
        2.1 遵循教育规律,给学生参与课堂的空间
        目前,我国仍旧采用应试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学习结果,忽视过程。但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来看,知识的学习从过程到结果,没有过程中的经验和积累,就难在学生原有的基础上建构新的认识,这就是为什么新课改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原因。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往往积极性更高,思维更容易调动,能够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能够有效进行发现、质疑、探究、总结,从而获得新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想要体现学生课堂教学主体地位,教师应该要从观念进行转变,如此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的转变,循学生学习规律进行创新教学,体现学生学习主体地位。



        2.2 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是新课改背景下的一种创新教学策略,其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力,在激发学生自主性的同时,促进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价值。相关实验结果表明,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和意义上提高教学质量,而且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先了解带班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然后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科学对学生进行分组,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小组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培养学生综合学习品质。实践证明,在大多数情况下,合作学习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是培养和锻炼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最佳途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一种围坐式的小组合座位方式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若学生人数较多不能完成教学时,可将课室分成若干小组围坐在一起讲课,根据学生不同的数学能力来分配座位,以便各组能够实现合理的组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鼓励每个学生积极思考,积极提问,问题可先由小组讨论,也可由老师带领学生到课堂上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带着一种探究性的态度进行自我探索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3 引入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有效进行自主学习
        伴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手段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教学领域中的地位和意义日益重要。实际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融入学习之中。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能力较多,对于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理解较弱,学习效率不高。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辅助学生进行知识理解、学习,提高学生学生自主性。例如,多媒体手段将声音、图像、动画等融合到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借助多媒体工具的帮助,对抽象、复杂的数学知识点进行理解。同时,多媒体的引入,可以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更愿意在下一个阶段进行学习。比如在讲解“圆”部分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圆的一个动态形成过程,让学生直观观察圆的形成,深化学生对圆的认识。实际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工具,可以突出画“圆”的实际操作过程,使看似静止的“圆”形活动起来,使之成为立体、直观的教学内容,更好第对学生进行吸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的引入,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能够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凸显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总结语: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观念不断变革,教师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在课堂教学中更新教学理念,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想要要提高小学数学的整体教学质量,就必须采取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在此基础上,有效地满足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需要,达到预设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劉善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120+122.
[2]苏韩颖.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初探[J].学周刊,2016(18):134-135.
[3]王玉元.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4(27):188-189.
[4]石润.浅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策略[J].现代阅读,2012,(06).
[5]李明励.新课程下中小学数学课堂结构衔接的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06).
[6]陈玉.新课改下,如何优化小学数学课堂结构[J].现代阅读,2012,(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