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 先羽婷

发表时间:2020/8/2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9年12月2期   作者:先羽婷
[导读] 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改革的目标之一,相关学者已经提出多种教学方式,其中,整本书阅读法因其独特优势而被广泛接受并实践,首先,整本书阅读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充小学生的阅读量。其次,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能力等。因此,本文从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读物选择、阅读指导、内容深化三个方面探讨,提出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先羽婷    乐山市金口河区和平彝族乡小学   614700
【摘要】在素质教育改革中,发展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成为小学语文改革的目标之一,相关学者已经提出多种教学方式,其中,整本书阅读法因其独特优势而被广泛接受并实践,首先,整本书阅读能拓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扩充小学生的阅读量。其次,整本书阅读可以培养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其阅读能力等。因此,本文从对小学生整本书阅读的读物选择、阅读指导、内容深化三个方面探讨,提出整本书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措施。
【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12-012-01

        信息时代对人才的首要要求就是能够迅速阅读及提取信息,具备快速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是一个人能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而阅读能力是决定这一能力水平的基础性因素。整本书阅读要求小学生完成整一本书的阅读,而不仅仅是一篇或者一段节选作品,更能帮助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培养其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一、确定阅读对象
        如上所述,整本数阅读中小学生所要完成的是一本完整的文学作品的阅读,所需的时间较长,对其自控能力要求更高。因此,为小学生选择合适的阅读对象,是顺利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整个小学时期的教学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二年级为第一阶段、三、四年级为第二阶段,五、六年级为最后一个阶段,各个阶段的学生的识字水平和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阅读对象。除此之外,教师还应特别关注每个阶段学生的阅读喜好,明确他们喜爱的读物类型,以及这些读物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是否有益,考虑怎样实现把小学生的阅读爱好与整本书阅读教学相结合。
        比如,在为较一、二年级的学生确定整本读物时,教师可以选择图文结合的绘本,作为他们的主要读物,并鼓励小学生完成整本阅读。绘读物本基本上内容较少,且以图居多,文字较少,这种读物更适合一、二年级的小学生。因为这个阶段的小学生识字较少,难以阅读纯文字的东西,理解能力也较差,更喜欢直观具体的事物。因此,绘本到读物更能吸引他们,从而激其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像《彼得兔的故事》《爱读书的男孩,亚伯拉罕·林肯》《窗边的小豆豆》等都是很优秀的少儿读物,非常适合一、二年级的学生阅读。对于三、四年级的小学生,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字阅读能力,但是他们的心智还不成熟,教师为他们选择的读物务必生动有趣,才能让他们有读完整本作品的欲望,顺利完成整本阅读的任务。所以,小学教师可以从课本文章或者节选入手,把有趣的故事、童话集等确定为他们的整本读物。比如在学习《一块奶酪》一文时,学生们可能会觉得非常有意思,教师就可以选择《书本里的蚂蚁》等相关童话书让学生进行整本阅读。而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且已有了较为稳定自控能力,教师选择《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书目,作为他们整本阅读的选择对象,拓展他们的阅读范围。



        二、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在开展教材文章的阅读教学时,教师通常会通过将领读、朗读、精读与略读等相结合的方法,帮助小学生阅读课本文章,带领学生认识课文中的生字词,分析文章的主体、写作特点等。但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要求学生完成的阅读任务量较大,单篇文章的教学方式不再适合。所以,对小学生的整本书阅读提供合适的指导,是保证其整本书阅读成效的关键环节。通常来说,小学生完成一整本书的阅读大概需要一个月,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提高其阅读效率的重要保障。
        例如,在小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之前,教师可以讲授一些有效的阅读技巧,比如,尽可能通过默读、略读的方式进行阅读,如何区分需要精度还是略读等,当读到浅显易懂的内容时,可采用略读的方式,不需要对其进行揣摩,但当读到具有深远含义的部分时,要联系上下文对其进行深思和琢磨,并在空白处批注自己的见解。
        在阅读过程中,小学生针对不同的作品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比如以故事集、小说集、名著时为整本书阅读任务时,如在学习完《景阳冈》这篇课文后,教师可以把这篇文章的出处《水浒传》确定为整本书阅读任务,要求学生分析著作中的每个著名人物的性格特点,了解经典事件的起因、高潮及终局等,如此一来,小学生便能对著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三、组织整本书阅读讨论
        对整本本书阅读讨论有助于学生深化阅读知识,强化阅读体验,提升其语言文字能力,是保障整本书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整本书阅读讨论中,要强调小学生从作品的整体视角进行交流讨论,而非针对某一细节进行辩论,重视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更好的了解学生在阅读中到底感悟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比如上述《水浒传》的整本阅读中,以笔者所带班级的讨论现场为例,在学生的讨论过程中发现,班上学生的阅读感受存在差异。班上的男生被著作里所描绘的动乱复杂时局、传奇的人物经历及惊心动魄的战争故事深深吸引。在阅读讨论中,每个学生都侃侃而谈,并点评了自己最喜欢的英雄人物。比如“及时雨为人仁义正直,知人善用,但对招安一直存在执念,最终导致梁山好汉死伤惨重,自己也被赐酒毒死,让人又爱又恨”“豹子头林冲,他侠肝义胆、机敏果敢,但面对上司的儿子欺辱自己妻子,却选择了忍让,又给人以优柔寡断、委曲求全之感”“黑旋风李逵为人直率,嫉恶如仇,但头脑又比较简单,让人忍俊不禁”等等。而女同学更容易对正直、具有英雄气概的人物产生好感,比如行者武松、托塔天王晁盖等。
        四、结语
        总之,整本书阅读教学方式目前正处于研究、探索的阶段,因此,小学教师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更加有效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为完善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体系添砖加瓦,创新小学语文教学方式,提高小学阅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梁作玲.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探究与实践[J].吉林教育,2017(42):85.
[2]陆培.指导小学生阅读整本书的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 ,2017(2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