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防装备和器材的维修、保养及管理

发表时间:2020/8/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0期   作者:王晶
[导读]
        翼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八一路消防救援站
        消防员是一个非常危险而又神圣的职业,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消防队伍所担负的职责也越来越重。他们几乎时时刻刻在与火周旋,与死神作斗争。他们面对危险勇往直前、奋不顾身,灭火救援就是他们的战场,消防装备是他们的武器,要想充分发挥消防队伍的战斗力,消防装备的正常使用是一个关键,要想保持消防装备的性能和使用性能,维修、保养和管理无疑最为关键。现就我多年从事一线消防工作的经验对在维护保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些分析,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一、消防装备简介
        消防员是这个世界上与我们关系最为紧密的危险职业之一,他们与死神的周旋也最容易让我们感动。他们面对危险奋不顾身的精神支撑,源自于对生命的尊重。消防本身的定义就是预防和消灭火灾,消防救援队伍在抢险灭火任务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作为消防部队战斗实力的有力保障,消防装备就成为了在火灾或抢险救援当中必不可少的武器,成为了在各种灾害事故当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材、设备、仪器的总称。所以,为了更好地完成救援抢险工作,那么必须要确保消防装备可以处于良好的使用状态,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消防部队,更快地控制火势,完成抢险工作,确保全体消防指战员的人身安全,充分发挥其最大化的效能。
        二、消防装备在维护和保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灭火救援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而消防装备器材是灭火救援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所以对其进行维护保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在实际维护保养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一)备品备件储备差异大
        目前市面上消防器材种类繁多,设备的型号、参数、性能以及技术标准都比较复杂,对器材采购造成困扰。在备品备件的储备上,存在不同品类零件的储备量差异较大、零件过剩和不足的情况,特别是进口消防器材占很大一部分,它们具有较高精密度同时成本相对较高且易遭外力破坏等特点,很少用于日常训练,而消防员对进口器材的掌握程度又较差,导致进口消防器材经常被空置,造成浪费。不同的消防装备都有其不同的使用和维护规评。目前,国家对消防装备尚未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而采购的消防设备多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品牌规格的器材零部件通用性较差,甚至有的产品存在以次充好的情况,严重影响消防工作的正常开展,更不利于后期设备的维护。
        (二)现役设备更新换代较慢
        现在由于现场救援情况普遍复杂多变,对消防器材有更高的要求,虽然国内消防装备在研究方面有很大进展,但更新换代较慢,使得现役设备通常在耐用性和便利性方面与先进设备存在很大差距,对消防工作产生不利影响。另外,由于消防器材的特殊性,对设备的稳定性和先进性都有更高的要求,而消防器材普遍比较昂贵,所以资金的短缺势必妨碍消防器材更新换代和设备维修保养工作的开展。
        (三)管理手段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随着大批新装备大量配发到消防队伍,其装备从数量到质量再到科技含量均大幅提高,但消防队伍却不同于工业企业,管理制度得不到发展和更新,专业技术人才不能及时地吸纳和引进,特别是我们基层队伍,其过于注重装备使用和战斗力培养而忽视了一些装备的基本维护保养,一些有技术水平以及维护保养经验的人才出现短缺现象。
        (四)消防装备维护保养的对策
        解决消防装备维护保养中存在的问题,还需从问题本身入手,对症下药,建立和完善科学的维护保养制度以及人才开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有效措施,具体有以下几点:
        1.定期检查
        常规消防装备是配备在消防救援队伍的战备器材,应定期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破损、泄露、变形或工作压力不够时,应对器材进行维修和调换申购,以防在训练中发生事故。


        2.定期养护
        所有指战员都应爱护器材,在平时训练和战勤中对器材都应轻拿轻放,避免摔打、乱扔乱掷,用完统一放回原处进行归口管理,并定期清洗和上油,以防器材生锈、变形和失去原有功能。
        3.专人保管
        队伍内部应指定专人对消防装备进行统一管理,建立消防设备保管台账,避免器材丢失和随便动用。平时训练用完后应由带训负责人交给器材保管员,做好领用和归还登记。
        4.交接班检查
        在交接班时应对备用、应急和常规配备的器材进行检查,以保证器材的良好运行。
        5.消防器材的定期统计
        配置在各项目的消防器材,每月应做一次全面统计工作。按照各区域分类统计,以保证项目配备的消防器材完整、齐全,对已失效、损坏的器材应进行重新配置。配置在每个项目及各个场所的消防器材,应由项目管理员签字确认,有专人负责管理。
        三、消防装备的管理
        近年来,全国消防队伍在国家和地方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消防装备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但是随着消防队伍装备建设的不断深入推进,消防装备的品种数量规模不断拓展,对装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所谓的“三分建设,七分管理”,装备品种数量的增加固然重要,但管理不到位,再多、再好的装备也形成不了战斗力,甚至会贻误战机,只有做到优化管理,才能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使得装备队伍最大化。
        消防装备的管理,按区域划分,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安全部按区域建立完善的消防装备台账。交由使用部分进行检查和管理,使用部分要确定该部分的消防装备管理人,以负责本单位的所有消防装备的检查和平时保养。
        (一)加强消防装备制度化管理
        要依据有关消防法规,根据消防队伍执勤备战的特点,制定一套能够全面规范队伍技术装备购置、管理和维修的法规体系,规范消防队伍装备建设的整体规划和管理制度,把消防装备、物资集中采购及维修保障工作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制定装备管理考评标准,对各级装备管理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实现消防装备管理的制度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所有的消防装备置于一个信息网络中,结合相关的管理系统实现对各类装备信息的实时录入、获取和管理,实现装备本身与其自身管理信息的完美粘连。
        (二)做好装备使用期间的维修维护工作
        通过装备信息分析平台,形成装备管理信息实时互动机制,打破信息壁垒,实现队伍装备优化管理。由于地域不同,灾情不同,则同期同行的装备损耗也就不同,如果按照统一期限进行淘汰,难免出现严重损耗的装备继续服役,而仍处最优期的装备遭到淘汰,其次,即使到了期限,装备各部件也并非同时处于严重损耗状态,它们的生命周期是不一致的。因此,通过装备信息分析平台,对各装备、各部件进行单独的生命周期评估,有助于实现装备的优化管理。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消防设备管理维护的重要性,在实施科学合理的消防设备管理维护制度的基础上,培养专门的管理维修人才。消防队伍要立足长远发展制定人才需求规划,着重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员加以培养,并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切实建立装备技术人才选的准、训的好、留的住、用的上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人才与装备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近几年来,在党中央和各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消防队伍建设取得了快速长足的发展,有效地提升了消防队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消防设备的完好是保障消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消防救援队伍应重视消防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培养专业的设备维修人才,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好消防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功能,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年限,发挥消防器材的最大使用效能,树立统筹管理、精确管理的理念,完善管理机制,改进管理方式,真正做到向管理要效益、向管理要战斗力,将有助于装备的性能、价值得到最优体现,促进消防救援工作的顺利展开,为消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保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