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探讨 崔舒凯

发表时间:2020/8/12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10期   作者:崔舒凯
[导读] 摘要:现阶段,时代的不断变迁,铁路建设随之越发完善。
        (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呼和浩特供电段  010000)
        摘要:现阶段,时代的不断变迁,铁路建设随之越发完善。为将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做好,进一步确保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运行的连续性、可靠性,文章对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管理模式进行了分析,对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保养维修方式进行了研究,最后探究了铁路牵引供电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优势,以期为相关同行业者提供有利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铁路;牵引供电系统;接触网;管理与维护
        前言
        最近几年,我国的科技在不断进步,随之铁路供电系统也获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铁路供电系统的发电模式逐渐由简单粗暴的模式发展成为集中模式,在经过一些高科技产物后,传输到牵引变电所,最后发展成为电网的高科技模式。高科技产物如变电站等。电网高科技发电模式,能够有效保障沿线铁路电力运行的稳定性,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因为断电而引起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1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管理模式简析
        一般而言,高速铁路具有运行速度快、行车密度大等特征,同时经常运行于一些比较特殊的场所,如隧道、高架桥梁等,使得其维护工作很难开展,特别是列车间隙的“图定天窗”开展其日常维护工作。也正是考量到其日常维护工作的难度,大多数国家更注重采用综合维修管理模式来进行高速铁路的维护工作。提到综合维修管理,实质上就是对工务、信号、供电及通信四大系统的维护、检修作业进行统一管理,对维修“天窗”时间进行全面把握及合理利用,进而对各系统的维护工作进行有规律、自行的开展。若想切实实现统一管理、协调配合的目标,详细划分高速铁路的维修工区就是一个必要的条件,主要划分为四个主要的综合维修工区,如工务、通信、信号及供电,在合理划分区域后以及各工区职责明确后,各工区要对自己的系统的维修及管理责任进行承担。
        2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保养维修阐述
        2.1相关系统保养分析
        关于系统保养工作,主要讲的是对牵引供电系统进行规律性的、系统的、定期的维护保养,同时根据其潜在的问题制定预防措施。并在施工环节、工程技术环节可以科学的进行频繁投入,进而实现工程设计的规范化、定型化。值得注意的是,在牵引系统保养上,所选的设备及材料必须要具备安全性、可靠性,以便尽可能地实现接触电网的维护管理的作用以及实现交配设备维护作用。假设所选设备及材料在后续的使用及维护上出现安全问题或者质量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后续的维护工作。
        通常而言,牵引供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重点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⑴设备连接处牢靠与否,以及连接处零部件是否烧伤或松脱,电气回路是否烧伤等;⑵利用检测车间6C装置,主要以2C或4C装置,对牵引供电设备进行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和检查;⑶系统的、全面的检查接触电网的牌号标识,然后依据具体情况在第一时间更新标识;⑷实施周期性的轮班制运行机制,再使用接触网进行网络的运行机制检查以及进行网络外部环境的运行机制检查等;
        2.2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维修
        主要采用全面检查方式、专项化整治维护方式、周期性的检查方式以及发展环境统一整治方式进行牵引供电系统的安全检查以及维护工作。专项化整治方式及发展环境整治方式消耗的人资及时间资源相对较大。其主要原因是,在设计施工指标及流程时还涵盖施工所需材料、设备质量、性能方面都直接关乎专项化整治效果、发展环境整治效果,因此在高速铁路正式通车运行后始终存在可靠性、安全性的难题不能较好的在施工期间有效的解决,只能针对性的运用策略实施反复性的检查,然而此种举措所消耗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较多。
        显而易见,在对高铁线路进行维修前,相关单位务必制定有关建设层面的标准及技术方面的标准,同时还应筛选出具有以下特征的设备:⑴自动化强;⑵质量硬;⑶性能好等。与此同时还应具备以下几点:相关设计单位应在工程建设初期采纳各方的咨询结果,积极借鉴各个施工单位、运营管理单位的意见。

根据周全的意见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同时将后期施工管理工作做好;此外施工单位要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进行时刻遵循,尽可能地保障施工质量;运营管理部门需事先将供电系统设计方案设计好,进一步掌握及了解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构成及工艺流程。
        2.3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抢修组织
        有关接触网出现安全故障的抢修方案设计如下:
        ⑴抢修能力会随着供电区域、供电车间范围的变大而变差;⑵从供电工区管理能力角度来看,供电工区管理能力越强、反应速度越快以及技术越高,则问题的处理越有效、越及时;⑶抢修时间会随着抢修期间配备材料及设备的变化而变化,材料及设备越充足越先进,就越能将抢修时间降至最短;⑷抢修者越专业、业务能力越强以及防范意识越强,事故的处理时间就越短。除此之外,上抢修接触网事故时,务必对相应的原则进行严格执行,这样能对衍生事故的出现进行有效避免,同时能将事故的影响程度降至最低。
        通常而言,故障处理过程需要注意以下要点:
        1)谨遵先通后复、先通一线的原则,在最短时间内处理好问题线路,对行车进行尽快恢复;2)依据现场实情在第一时间制定抢修方案,使用划小单元及迂回供电、越区供电等方式减小故障影响;3)处理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处置过程必须做到安全可控;4)接触网络的工作区段,需依据抢修方案的制定,在及时上报故障信息后,将准备工作做好,并随时将抢修时所需的材料及设备准备好,保障抢修者可以做到白天15分钟出发,夜里可以在20分钟内完成出动。
        3铁路牵引供电运营管理系统实现优势探究
        比如说,在一样的时间下,运用普通的管理信息系统处理数据要比运用现代管理信息系统少近一倍的信息数据,与此同时,在数量充足的同时还能保障质量。如果可以完美实现铁路牵引供电运营管理信息系统,则对铁路产业明确管理目标,进行规模化经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3.1有利于铁路产业确立管理目标
        铁路牵引供电运营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对铁路产业明确管理目标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它能使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一直保持良性循环,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系统运营中由于决策失误等原因而造成的损失。同时,假设此项技术运用合理,则铁路产业经济效益也势必会随之增长。
        3.2有利于铁路产业管理各项事务
        铁路牵引供电的操作过程非常复杂且繁琐,同时还是一环套一环。假设其中的一个环节没有扣好,则会严重损害整个牵引供电系统的运营。所以,铁路牵引供电系统至关重要。因此,为从根本上杜绝意外事故的出现,降低由于停电导致的损失率,必须要运用管理能力超强的铁路牵引供电运营管理信息系统。
        结束语
        总之,十分有必要将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做好,因为做好这项工作不但可以确保列车正常运行,确保列车准时准点到站,还可使高速铁路的正点率及可靠性得到群众的信任,促进我国铁路事业的迅速发展。相关供电段及铁路局要从牵引供电系统的保养等各个方面做出努力,才能保障牵引供电系统及设备一直处于稳定、正常的运行状态中。
        参考文献
        [1]李佳佳,史丽萍.中压静止无功发生器的总体设计[J].中国科技论文,2018,(11):116.
        [2]申静.牵引供电远动系统调试施工组织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8,(02):84.
        [3]李群湛.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8,(04):103-104.
        [4]钱清泉,高仕斌,何正友等.中国高速铁路牵引供电关键技术[J].中国工程科学,2017(4):33-35.
        [5]赵强,张润宝,薛玉霞,等.牵引变电所换相连接方式研究[J].电气化铁道,2010(2):28-31.
        [6]李群湛.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及其关键技术[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49(5):559-5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