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肺炎症状有哪些?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唐敬丽
[导读] 作为特殊群体,新生儿最容易发生疾病,例如新生儿肺炎,
        作为特殊群体,新生儿最容易发生疾病,例如新生儿肺炎,多发生在出生1~2周后,并且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特点,然而大部分家长在心理上未对这种疾病予以高度重视,常常认为是普通感冒而已,最终造成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发展,危及生命安全。所以,希望所有的宝爸宝妈们可以通过本文内容进一步了解新生儿肺炎症状表现,增强对该病的重视度,并且积极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及预防措施,以提升新生儿机体健康发展水平。
1.关于新生儿肺炎,你需要掌握的症状表现!
        关于新生儿肺炎,可分为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如下:(1)感染性肺炎包括产前感染性肺炎、产时感染性肺炎、出生后感染,产前感染性肺炎也称为早发型肺炎,出现在出生时/生后数小时,以娩出后24小时内较多见,大部分新生儿出现窒息,经复苏处理后则会出现呼吸快、呻吟、体温不稳等症状,甚至出现呼吸衰竭;产时感染性肺炎多数情况下是指出生时获得性感染,往往需要经过潜伏期后始发病,因病因不同,症状表现也有所差异;出生后感染,发病较晚,症状无特异性,偶有咳嗽、呼吸运动表浅、发热等表现,随着病情发展,则会出现呼吸困难、皮肤青紫。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出生后感染肺炎在起病前或有发绀、呼吸浅促、鼻翼扇动、食欲差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甚至呛奶、精神萎靡、反应迟缓、口吐泡沫。(2)吸入性肺炎,原因不同,症状表现也不同,如乳汁吸入所致肺炎,表现为喂乳呛咳、气急、发绀、窒息;羊水、胎粪吸入所致肺炎,表现为呼吸急促/呼吸困难,同时伴有不同程度呻吟、发绀等。可见,新生儿肺炎症状呈多样化特点,如不及时及治疗,则会引发其他严重后果,例如呼吸衰竭,表现为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及紫绀,甚至心率加快/减慢,并发昏迷、抽搐;心力衰竭,表现为躁动不安、呼吸困难、心率加快(180次/分)、呼吸急促(>60次/分)、肝脏增大等症状;脓气胸,表现为高热持续不退,或是体温下降后又再次增高,伴咳嗽、呼吸急促,同时患儿无法平卧;缺氧性脑病,表现为呕吐、头痛、嗜睡、昏迷惊厥及其他并发症,增加死亡风险;中毒性休克,表现为寒战、面色苍白、体温骤升40~41℃、烦躁、多汗、低血压、皮肤呈大理石花样改变,伴多脏器功能改变;中毒性肠麻痹,表现为高度腹胀、呕吐(咖啡色/粪便样物)、便秘、腹部呈鼓音、肠鸣音消失、肠管扩张等一系列症状体征。所以,在确定发生新生儿肺炎后,立即就医治疗,以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性。
2.关于新生儿肺炎,应如何治疗?
        关于新生儿肺炎的治疗,除了吸氧、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尽快清除吸入物,吸净口咽、鼻部分泌物,定期翻身拍背有利于痰液排出)及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之外,更要积极控制感染、补液,以延缓病情进展,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现对新生儿肺炎的治疗进行如下介绍:(1)吸氧支持,对于病情加重,并且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建议采取持续正压呼吸/气管插管后机械通气;低氧血症患儿则辅以氧气支持,注意控制血氧饱和度为50~80mmHg,不超过120mmHg为宜;(2)抗感染治疗,新生儿出生后一旦发现呼吸增快,则采取抗感染治疗,在实践工作中结合实际状况,以及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宜用第一代头孢菌素、氨苄青霉素;革兰阴性菌、铜绿假单胞菌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宜用第三代头孢菌素;肠道杆菌所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宜用阿米卡星、氨苄西林;B族溶血性链球菌所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宜用氨苄西林、青霉素;衣原体所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宜用红霉素;厌氧菌所致新生儿肺部感染,宜用甲硝唑静脉滴注;病毒性肺炎,宜用利巴韦林/干扰素;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宜用干扰素。(3)对症处理,入院后,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结合具体临床表现,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如烦躁、惊厥患儿,则采取镇静、止痉药物;体温不升患儿,则采取保温措施。(4)支持疗法,以保证营养及液量、提高抗病能力为主,前者是指在医嘱指导下进行营养供给,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平衡;后者是指输新鲜血/血浆/;人血丙种球蛋白/人血白蛋白。
3.关于新生儿肺炎,需如何预防?
        如下:(1)哺乳体位,宝妈在喂奶时,需要让新生儿取半卧位,并用软枕将上半身垫高,然后利用拇指、食指夹着乳头,以防乳头堵住新生儿鼻孔,注意保持动作轻柔;宝妈用奶瓶喂奶时,确保奶嘴孔不宜过大,以防奶汁流速过快而造成新生儿吞咽不及,引发呛奶;待喂奶结束,让新生儿靠着自己的肩膀,轻轻拍打其背部,促进消化;以免食物反流而呛奶。(2)防止胎内感染,定期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3)提倡母乳喂养,母乳是天然食物,其含有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可以保护新生儿的呼吸道粘膜,从而减少病原体的侵袭,降低疾病风险。(4)环境卫生,建议家长在平时定时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光线柔和,同时尽量减少亲戚好友的探视,特别是感染性疾病(感冒)人群,禁止接触新生儿;以防将疾病传染给新生儿;在条件允许情况下,为新生儿洗澡,注意保持脐部干燥、清洁,以防污染。(5)卫生习惯,要求宝妈在平时注意做好自身及新生儿的卫生工作,经常洗手,以免细菌的传播,同时注意将成年人与新生儿的杯子、碗勺分开保存,真正做到专人专用;定期清洁家中易接触到皮肤的地方,如玩具、冰箱把手、手机等;家中患呼吸道疾病患者不可接触新生儿,尤其是宝妈,一定要带着口罩照顾新生儿。另外,为新生儿创造无烟的居住环境,原因在于新生儿更易患上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所以要求有吸烟史的成员尽可能不要在室内抽烟。
总结
        本文就新生儿肺炎的临床表现进行了介绍、分析,希望广大群众能够重视该病,并且积极配合医生采取上述提到的治疗措施、预防干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疾病给小儿健康带来的不良影响。在此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