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生活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冠心病发病率逐渐上升,一般多发于老年人群中,但是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冠心病发病人群逐渐向低龄化发展。冠心病患者会出现不同症状,比如胸闷、呼吸困难以及心悸等症状,需要患者进行积极治疗,避免处理衰竭与休克情况的发生。因此,冠心病患者应根据自身疾病情况进行针对性治疗,并且在此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理方法,降低冠心病发病率,消除症状,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冠心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主要分为能够改变与不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其中能够改变的危险因素主要有血脂异常、高血压、高血糖以及不良生活等,不良生活包含不合理饮食、抽烟以及体力运动不足等。不可改变因素有年龄、性别以及家族史等,还与一些感染有较大关系,比如肺炎衣原体、细胞病毒以及幽门螺杆菌等。此外,冠心病的发作与天气也有较大关系,同时与心情、体力活动以及饱食等有关。
冠心病症状
冠心病的典型症状便是胸闷,主要是由于情绪激动、体力活动等因素致使心前区疼痛,以压榨痛与发作性交通为主。疼痛从心前区开著逐渐扩散至肩部、臀部以及手指,患者休息一段时间症状会有所缓解。其中胸痛会扩散道颈部、牙齿以及腹部等,在夜间发作频率较高。一些患者症状不明显,心悸、心前区不适以及胃肠道等症状,对于一些老年患者而言,可能不会出现疼痛。有1/3的患者在冠心病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猝死症状,对患者生命造成较大威胁。
冠心病治疗
冠心病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有改变生活习惯、药物治疗、血运重建治疗等。其中改变生活习惯是治疗的前提条件,在生活中控制盐的摄入量,进行体育锻炼,控制体重;血运重建治疗方法有接入治疗、外科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药物治疗是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主要使用缓解心绞痛、抗血栓以及减轻心肌氧耗等药物:(1)硝酸酯类药物。该类药物有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以及长效硝酸甘油制剂等,此类药物是患者较为常用的药物,使用方式是舌下含服,也可以采用硝酸甘油气雾剂。对于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首先需要通过静脉给药,待病情稳定之后使用口服药物,停药时间为患者所有症状全部消失。长期使用此类药物,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导致药效有一定降低,因此可以间隔12 h使用。(2)抗血栓药物。抗血栓药物有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之分,其中抗血小板药物有替罗非班、阿司匹林以及波立维等,对血小板聚集有较好的抑制效果,避免形成血栓,药效最佳的是阿司匹林药物,能够在长期服用,但是会对胃肠道有一定刺激,因此胃部疾病患者需要遵医嘱使用。抗凝药物有低分子肝素、比伐卢定以及肝素等,一般作用于心肌梗死急性期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还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治疗冠心病,对患者心肌血流灌注有效恢复,能够缓解患者疼痛症状,主要适用于冠状动脉病变较为严重的患者,并且对于一些治疗后复发或者不能进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在对患者并发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在选择手术期间,需要医生与患者共同协商后方可实施。
冠心病护理
(1)健康教育
冠心病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基础知识以及治疗具体方法,提高患者对该疾病的了解,从而提升治疗的依从性。护理人员应让患者明白冠心病护理的重要性。意愿购买相关书籍,并由专业医生为护理人员培训,再将健康资料发到患者手中,医护人员对患者详细讲解冠心病相关知识。为患者讲解冠心病的一些急救知识、日常护理事项等,同时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惑。
(2)饮食护理
患者在进行病理性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制定饮食计划。在饮食期间以清淡为主,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不能食用过多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油炸以及生冷等食物,多使用富含蛋白质以及维生素食物,这对疾病的较快恢复具有较大促进作用。此外,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能喝酒抽烟,避免烟酒中的有害物质使疾病加重。此外,根据患者自身病情,合理控制饮食量,让患者明白饮食时间,使患者有一个规律的饮食习惯。
(3)康复护理
首先,制定阶段式的康复锻炼方法,术后第一天让患者卧床休息,12 h后对肢体关节进行一些非阻抗性活动,同时按摩患者肌肉;让患者掌握正确的腹式呼吸方法,并且进行腹式呼吸练习;第二天测试患者运动耐受力对运动时间进行调节;第三天,提高患者自主生活能力,比如自己刷牙、进食以及方便等,并且进行起坐锻炼;第四天延长患者站立与行走时间,同时进行一定量的有氧活动,使心肌功能有效恢复。在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并且根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护理计划。
(4)心理护理
由于冠心病有不同症状,并且危险性较高,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在生活中患者极易出现紧张焦虑情况,害怕被人发现,产生悲观情绪,会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伤害。为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对患者具体讲解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以及治疗后的恢复情况,并且在此基础上使用缓和的语言与患者交流,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解答患者心中的疑惑,在患者表达的过程中揣摩患者心理动态,采用心理学知识对患者不良心理进行疏导,不但能够降低患者心理负担,而且还可以是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使患者有一个积极治疗的心态
(5)行为护理
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以及患者家属详细讲解家庭护理的具体方式,比如饮食规律、不能喝酒以及护理中的具体事项,叮嘱患者家属应采用有效的方法改正患者不良生活习惯,讲解运动对疾病较快恢复的重要性,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一个月后,护理工作人员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回访,详细了解患者恢复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恢复情况,督促患者定期到医院检查。
由此可以看出,在进行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护理的重要性,采用有效的护理方式对该疾病的恢复有较好的辅助作用,在生活中找出加重冠心病的影响因素,并且加以注重即可。此外,在进行冠心病治疗的过程中,会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因素较多患者治疗与恢复期间时常处于紧张、焦虑情绪,不但不会帮助有效恢复,而且还会加重病情,所以需要主要心态的调节,采用积极的心情治疗与护理,以此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