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期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临床表现不典型,缺乏特异性的辅助检查,从而不易被临床医生所发现,大多数患者确诊时早已发展成中、晚期,导致患者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期。目前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的方法有很多,目前对于可行手术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其他治疗为辅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对于手术无法切除的病人采取以放疗为主,结合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目前上述两种治疗方法已经成为ICC的治疗研究热点。本文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细胞癌 手术治疗 多学科综合治疗
1.概念与现状
早期的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一种常见的肝脏恶性肿瘤,它仅次于肝细胞癌,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肝癌的5%-30%[1] ,肝内胆管细胞癌作为一种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健康的恶性肿瘤,患者在发现时疾病往往处于中晚期,处于一个不可切除的状态,对于可切除的ICC,首选治疗仍为手术治疗。而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ICC,应采取以放疗为主,结合免疫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
2分期[2]
目前,ICC的分型有许多,包括美国的AJCC分期,日本的LCSGJ分期,中国的列线图分期等,第八版的AJCC为:T(原发肿瘤) Tis:原位癌 T1a:单发病灶无血管浸润,≤5cm,
T1b:单发病灶无血管浸润,>5cm,T2:病灶浸润血管,或多发病灶,伴或不伴血管浸润 T3:穿透腹膜,未侵及局部肝外结构 T4:直接侵及局部肝外结构 N(局部淋巴结):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有区域淋巴结转移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3.治疗
目前为止,根治性手术仍为ICC获得治愈的唯一可能,手术医师应于术前对肿瘤进精准评估,对手术方式进行充分的规划,积极的对可行手术的患者行肝大面积或扩大的肝切除,或者行胆管或血管的切除,可使R0的切除率达85%[3] , 但术前应对肝体积进行积极的评估。以免影响手术的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在术中应首先常规切除胆囊,从而显露出第一肝门,并解剖第一肝门内的肝动脉,门静脉,胆总管,但需要注意的是,肝动脉变异的有很多,在术前应使用影像学对肝门部解剖进行充分的了解[4] ,在游离第二三肝门时,可自尾侧向头侧在正前方切开尾状叶肝实质。
腹腔镜手术虽然在ICC患者中的使用指征尚不明确,但近几年腹腔镜手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有了质的飞跃和量的发展,因ICC的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更倾向于对肝门部淋巴结进行常规的清扫,对于单发肿瘤直径,无肝外大血管,淋巴结受累,并且在全身治疗6个月后切肿瘤稳定的患者还可以行肝移植术, ICC中晚期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往往不显著,随着物理消融技术的诞生以及逐渐成熟,现成为有效的微创治疗肿瘤方法,微波消融术以及氩氦刀冷冻术都是通过冷热交替来对肝内胆管细胞癌肿瘤细胞进行直接破坏,与此同时活细胞免疫也能够被激活,治疗效果极佳。在术后并发症方面,两种术式都能够引起肝区疼痛、肠梗阻、消化不良、胆红素升高等并发症,但是微波消融术的术后并发症相对氩氦刀冷冻术,除去肠梗阻都有所降低[5]。对于肝脏巨大肿瘤,且在术前运用多学科仍然无法对手术进行精准评估的患者,还可以考虑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笔者认为,肝动脉栓塞术在治疗肝脏巨大肿瘤且无法于术前精准评估的患者中有一定的意义。但是对于肝功能严重损害以及顽固性腹水的晚期患者,介入治疗也无法实施。在晚期的ICC患者中,进行全身的化疗可以对肿瘤进行降期,进而有对晚期患者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可能性,顺铂与吉西他滨的联合使用比单独使用吉西他滨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对于ICC的患者,我们还可以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6] :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通路(FGFR)抑制剂,2.异柠檬酸脱氢酶抑制剂(IDH)抑制剂:它可以干扰细胞能量代谢和肿瘤细胞增殖。3.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抑制剂:抑制EGFR后可以使体内的许多信号传导途径受阻。4.RAS/RAF/MEK/MAPK通路和P13K/AKT/mTOR通路:由于联合使用帕布昔利和MLN0128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因此笔者认为在临床应用的过程中,应联合使用以上两种药物。5.微小的RNA靶点以及其他信号通路如:HGF/MET通路,Hedgehog通路等。
综上所述,外科治疗仍是根治ICC的唯一手段,ICC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目前仍有一定的争议,但目对可实施手术的患者行R0的切除已达到国内学者的认可。回顾ICC治疗进展,从根治性手术到放射性治疗再到分子靶向治疗等等,热点很多,治疗方法也有很多,近年来有了一定的进展。临床医师应对患者的病情,经济情况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做出综合的评估,从而对每一位患者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从而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唐陈伟,汤朝晖,全志伟.肝内胆管癌的诊断与分类方法[J].中华外科杂志,2019,57(4):313-315.
[2]刘文迪,周华邦,胡和平.肝内胆管细胞癌分期系统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8,46(2):144-147.
[3]邸亮,曾道炳.精准医学时代肝内胆管细胞癌诊治进展[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20,9(1):11-16.
[4]金烁,项灿宏.扩大左半肝切除联合肝中静脉切除重建治疗肝内胆管细胞癌[J].中华外科杂志,2019,57(1):48-49.
[5].周霖,曾珍,石峰,张敏娜,陈艳,常秀娟,陆荫英,白文林,曲建慧,王春平,王宏,楼敏,王福生,吕吉云,杨永平.氩氦刀冷冻消融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肝细胞癌前后PD-1的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1,36(10):1031-1036.
[6]梁霄,陶力野.肝内胆管细胞癌的精准治疗[J].中华肝胆外科志,2020,26(2):15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