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选择ct还是磁共振检查?

发表时间:2020/8/6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15期   作者:陈茜
[导读] 对于脑梗塞的诊断而言,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作为影像学范畴两大检查方法
        对于脑梗塞的诊断而言,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作为影像学范畴两大检查方法,都能够提供很好诊断依据,那么脑梗塞是选择ct检查还是磁共振检查呢?相信这是大家比较感兴趣的一个问题,下面我们就要结合对脑梗塞疾病的介绍,说一说脑梗塞的ct检查与磁共振检查。
什么是脑梗塞疾病?
        脑梗塞实际上是脑梗死的旧称,也常被称作缺血性卒中,在我国中医发展中,普遍被称为中风或者卒中。导致人们发生脑梗塞的原因多为局部脑组织出现区域血液供应障碍所致,可引起脑组织发生缺氧缺血性病变坏死,表现出对应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不同发病机制的脑梗死病例,可大致划分为腔隙性脑梗死、脑栓塞、脑血栓等几大类型,最为常见的类型是脑血栓形成,几乎近60%的脑梗塞患者为脑血栓形成病例。
脑梗塞发病原因:饮食不当、长期吸烟、高血压患者、过量饮酒、糖尿病患者、体育锻炼不足、精神压力过度等问题,均容易成为脑梗死发病诱因。
脑梗死临床症状:研究我国近年来脑梗塞病例不难发现,相较于女性患者而言,男性患者数量更多,相较于青少年而言,中老年发病率更大,脑梗死经常与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合并发病,基本没有特殊的前驱症状,一些脑梗塞患者会感觉到肢体无力、肢体麻木、头昏,由于症状程度轻微且持续时间不长,所以很容易被当事人和家属忽略,在发病后具有明显的起病急特点,普遍在患者睡眠或休息状态发作,病情症状在患者发病1天左右达到高峰,一旦没有及时检查确诊,很容易耽误最佳治疗时间。
脑梗塞检查:脑梗塞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和特殊检查,其中一般检查内容为胸片、心电图、肝肾功能、血脂水平、血糖、凝血功能、血小板聚集率等,通过以上检查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脑梗死基本病情,给病因判断提供一定依据。特殊检查内容为头颅ct检查、头颅磁共振检查、脑血管影像检查、脑灌注检查、脑功能评定等,下面我们就将详细的谈谈头颅ct检查与头颅磁共振检查。
脑梗塞的头颅ct检查
        头颅ct检查是比较先进的现代医学影像检查手段,由脑池造影ct、增强ct扫描、平扫ct组成,检查原理为对人体头颅部位通过x线束进行一定厚度层面的影像扫描,该层面透过的x线束由探测器接收,经过转变以电信号形式被数字转换器所处理,最终由计算机进行处理和成像显示。ct检查的特点包括①情况必要时能够进行增强扫描,获取更为清晰图像,甄别诊断某些病变,提升显示率和诊断准确性,具有较高安全性;②能够进行图像处理,调节到适合观察病变或者某种组织的图像灰度、密度;③能够定量分析获取的病变组织x线衰减系系数、吸收系数与正常组织x线衰减系系数、吸收系数,在显示病灶影像和不同密度组织、器官同时,确定吸收系数。④病变显示好,解剖关系明确,图像相较于x线片更加清晰;⑤患者可以在不动状态下安全、迅速、顺利的完成检查,过程十分方便,患者接受度和满意度高,能够给急诊患者提供快速诊断,在抢救急诊患者方面具有争取更多时间的重要作用,同时能够短期内对急症患者进行重复检查,便于及时掌握病灶演变;⑥成像密度具有较高分辨力,能将x线检查难以显示的病变和器官直接显示出来。


        目前ct检查在神经系统病变诊断中十分常见,适用于脑肿瘤、脑梗塞、颅脑外伤等疾病,不过也有禁忌症,重症甲状腺疾病患者、严重肾功能损害患者、严重肝功能损害患者、碘对比剂过敏患者不可进行ct检查,同时注意以下人群为ct检查高危对象:60岁以上老人及1岁以下小儿;药物过敏者;存在心率失常、冠心病、充血性心衰等心脏病变者;存在湿疹、荨麻疹、枯草热、哮喘等过敏性病变者;急性胰腺炎、失水状态等严重病变者;肾功能不全者。
        脑梗谁头颅ct检查,在患者发病6小时内的超早期阶段,能够发现一些早期缺血细微改变,包括脑沟消失、豆状核区灰白质分界不清、皮层边缘分界不清、大脑动脉高密度等,不过超早期脑梗塞的皮质下小梗死病灶和病变在ct检查下并不敏感,很难检出小脑梗死和后颅窝脑干梗死,检查效果低于磁共振检查。ct检查通常在患病病发24小时后,能够低密度均匀片状的梗死灶显示出来,有些患者脑梗死发病3周内因为病灶水中引起病灶及其周围组织出现密度模糊效应,加大了梗死病灶在ct检查下的分辨难度。
脑梗塞的头颅磁共振检查
        磁共振检查,是医学影像学革命的巨大创新成果,成像基础为核子的自旋运动,利用计算机系统将采集的信号通过数字重建技术进行转换,以图像形式来给临床和医学研究提供科学、精准诊断结果。该检查方式具有诸多优点,检查适应症广泛,包括颅脑外伤、脑梗塞、颅内感染、颅脑肿瘤、脑内血管病变、五官科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 磁共振检查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可呈现多种类型图像与多序列成像,给病变性质的明确带来丰富影像信息;②可清晰显示软组织结构,在肌肉、关节、阴道、子宫、直肠、膀胱、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成像中效果优于ct检查;③不用重建三维断面便可直接得到多方位图像;④检查对人体无电离辐射损伤,安全性高。 磁共振检查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不适宜危重病人;②费用相较于ct检查更高;③单凭磁共振检查难以确诊多病变;④带有心脏起搏器患者无法接受磁共振检查,不可靠近磁共振检查设备;⑤除非必需情况,妊娠3个月内患者避免接受磁共振检查;⑥检查时间相较于ct检查更久;⑦大部分磁共振检查空间十分封闭,一些患者由于恐惧难以顺利配合完成检查流程。
        脑梗塞头颅磁共振检查可将静脉窦血栓形成、小脑梗死、脑干梗死、缺血性梗死清晰显示出来,能够在患者发病2小时内的超早期阶段,将小脑、脑干、皮质下的小梗死灶显示出来,加之其他脑梗死检查,提供敏感性更高的检查结果。
脑梗塞选择ct检查还是磁共振检查?
        经过以上了解,我们已经知道ct检查和磁共振检查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ct检查存在小梗塞灶的难以发现和漏检问题,扫描层很厚,磁共振检查具有较薄扫描层,优于ct检查的软组织显示效果,可发现患者小病灶以及颅底病变、脑干病变。一般患者在发生脑梗塞12~24小时内,通过ct检查基本能够确诊,发现梗塞灶,且十分钟左右便能作出诊断,成本费用较低,如果无法依据ct检查进行诊断,则可以采取磁共振检查。总之,无论是ct检查还是磁共振检查,选择都要根据脑梗塞实际病情、病程进行,听取并信任专业医院专业医生的检查建议,才能够获取最佳治疗时机和最好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