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的中医护理对骨科术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影响

发表时间:2020/8/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诸葛明慧
[导读]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综合性的中医护理对骨科术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影响。
        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  江苏淮安  223001
        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综合性的中医护理对骨科术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本院骨科在2018至2019年收治的200例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中医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率,并发症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应用于骨折术后患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效促进术后康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性;中医护理;骨科术后;老年患者;并发症;满意度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分析和探究综合性的中医护理对骨科术后长期卧床老年患者并发症及满意度影响。研究对象为本院骨科在2018至2019年收治的200例骨折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中医护理措施。对比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治疗依从性、SAS评分、SDS评分、护理满意率,并发症等指标。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骨折类型等基本资料对比,即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两组患者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护理措施主要有: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发症护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再实施系统性的中医护理,护理措施主要有:心理护理。首先护理人员要有针对性进行患者心理指导,密切观察和记录患者的情绪变化,为其提供有效心理护理做好准备,从而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其次,对患者的负面心理问题进行评估。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多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给予他们足够的尊重,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增强治疗的信心。最后,医护人员要告知患者骨折术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有效护理方法。中医理论认为,忧伤肺、怒伤肝、惊伤肾,患者机体功能紊乱主要来自不良心理情绪,所以及时告诉患者缓解疼痛的方法,利于患者术后恢复。饮食护理。中医认为肾主骨,为患者术后尽快恢复提供适应的营养支持,可以适当的食用一些补肾的食物。如对于脾胃不和的患者注意饮食清淡、少油腻。对于存在气血虚的患者,可以采用黄芪、当归等中药治疗。康复护理。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中医辨证康复护理,综合应用中医的按摩、熏蒸治疗、推拿、针刺镇痛等护理干预,以达到为患者舒活筋骨之功效。如对患者的足三里、环跳、血海等穴位进行按摩,每次每个穴位按摩2min,每天按摩2次,提高患者骨折部位血液流动速度,促进骨折的愈合。
        1.3临床评价指标及标准
        主要评价指标有:(1)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对比。主要是对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分析。SDS评分标准为:53-62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2分为重度抑郁。SAS评分标准为:50-59为分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重度焦虑。(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等指标。
        1.4统计学方法
        借助SPSS197.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的研究结果,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若P<0.05,说明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度评分术后1天两组比较
        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患者满意度比较
        3讨论
        中医学认为,骨折术后患者因骨折本身及手术创伤、长期受压等导致气血不畅,经络受阻,致使气滞血凝,不通则痛,故患者术后疼痛,疼痛影响气血调和,阴阳失调,故易致失眠等。骨科常规护理措施中对术后疼痛及睡眠障碍多对症使用药物缓解症状,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及成瘾性,故应用受限。从以上研究可见,做好骨折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中医护理以应用中草药、开发药膳、针灸推拿、养生训练等见长,将中医护理应用于骨折患者护理干预,对术后恢复及确保其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作用。
        实施中医结合护理减少了骨科手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措施以及护理质量的优劣对于患者手术的预后至关重要。据报道,骨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报道骨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10.8%~39%。其中术后疼痛是临床骨科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骨科手术不同于一般的外科手术,其对手术部位切开创面较大,甚至分离组织,需要在受损处植入一些固定装置,例如钢板、钢钉以及骨髓针等,术后对患者的体位要求也较为严苛,术后石膏绷带固定、神经组织炎性水肿等使疼痛的发生率极高。
        此外,中医护理是护理向健康保健服务方向的发展,是和医学模式、疾病谱的改变、社会发展及人民群众需求相适应的,有其独特的优越性、实用性。对于骨折患者,其情绪不稳定,很难接受自己骨折的事实,同时由于骨折带来的疼痛,也使其变得烦躁,不配合医务人员的治疗。因此,首先要在心理上给患者以安慰,使其接受疾病的事实,稳定情绪,对病情的恢复树立良好的信心,并密切配合医护诊疗活动。对于骨折术后患者出现的并发症,应进行早期预防,以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饮食方面,骨折后饮食的调养尤为重要,当患者骨折后,长期卧床,活动量减少,情绪的影响,使患者食欲下降,对于骨折的恢复不利,因此嘱患者少进食油腻食物,多食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对于术后需要康复锻炼的患者,要循序渐进,并教授他们如何进行功能锻炼,这样既可以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同时也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因此对于骨科手术患者实施中医护理,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能够较好的预防骨科术后疼痛以及并发症,同时可以提高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满意率,值得广泛应用及推广。
        结论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应用于骨折术后患者,有助于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睡眠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有效促进术后康复,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爱红.骨折术后恢复期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措施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8):67~68
        [2]银毅,陈刚,叶永烈.中药敷贴对住院骨折患者术后腹胀的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2):103~104
        [3]王宁华.疼痛定量评定的进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8):2738~2739
        [4]陈曦,陈文辉,施碧玲.中医情志护理在老年骨折病人中的应用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20):3120~3121
        [5]姜会枝,杨心灵,徐振伟.艾灸穴位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及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6):550~5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