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部分初中生阅读经典作品的现状不容乐观,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研究和探讨。本文从学校、家长和学生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阅读名著对提高初中生国学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并从提高初中国学教师的专业素质、鼓励学生积极阅读自己感兴趣的经典作品、丰富学校经典阅读活动内容等方面探讨了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经典作品的阅读教学不仅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课外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阅读经典,不仅可以让学生体会作品的内涵,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成就。受初中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和知识积累的影响,学生对语文的掌握和理解非常有限。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阅读经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也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一、提升初中语文教师的职业素养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若是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先进,学生在课堂上就会放松下来,并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与合作,且在课堂上他们也会真正投入进来,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课堂上,这样也可以大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且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现状的基础上,给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名著阅读的乐趣。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的名著阅读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在平时的生活中,教师需要关注自身的成长,即多参与到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中去,确保自身的素养与学生的学习诉求相符合,且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会收获更多的知识,这对于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大有裨益。
二、加强对教学方法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是初中名著经典阅读的必然要求。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教师要与家长进行密切的联系。实际上,家庭是教育的主要阵地之一,家长在家庭中给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可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去阅读与思考,这样便可以逐渐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教师可以安排一些亲子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且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会比较紧密,家长也会逐渐了解自己孩子的阅读习惯,并依据孩子的阅读习惯合理安排他们的阅读时间等。如此一来,家校之间进行良好的写作,则可以促进名著阅读的顺利进行。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亲子阅读活动,推荐给家长一些读物,让家长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
第二,是要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初中生常常有着口语表达、落笔成文困难等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语文经典阅读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语感。在此之前,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进一步提出了初中语文语感形成和培养的有效对策和建议,使学生的语文有质的飞跃。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让学生将自己对名著阅读的感想与想法等总结出来,在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鼓励学生阅读感兴趣的名著
多数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将更多的教学重点都放在字词的讲解上,这种教学观念无可厚非,但是在新的教育时代背景下,学生需要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因此教师应当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将名著阅读贯穿到学习过程中去,以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地阅读经典,让学生主动获取大量的语文知识,交流阅读经验,从而提高学生对名著阅读的喜爱程度,进一步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学生的阅读工作,让初中生在每一次实际的初中经典名著阅读活动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开阔自己的视野,陶冶情操,启迪心智,进而认识到阅读经典的重要性。
四、组织名著阅读活动
良好的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初中经典名著阅读对初中生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国内外有大量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推荐适合初中生阅读的经典作品,丰富学生的阅读内容,促进学生语文知识水平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内容,例如在每周的周五时候,可以选择其中一节课来让学生集中阅读;在周一的某一节课上,让学生集中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等,如此一来,学生便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而促进阅读效率的不断提升。
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应当认识到名著阅读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积极作用,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名著阅读结合起来,确保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来;且教师还需要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并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积极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诉求,让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在良好的阅读氛围中,感受到名著的经典之处,进而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靳绍铎,曹淑梅.初中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 (29)
[2]周权治.浅析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提高策略[J].未来英才,2017,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