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音乐的创新性教学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54卷第10期   作者:高俊玲
[导读] 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新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而这一理念的具体含义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学生的课程重点不仅仅落在主要学科的学习上,也将一部分注意力放到了音乐教学上,在核心理念的指导下对音乐课程进行改革,代表着教育教学全面革新的完善。
        关键词:初中音乐;创新性;教学
        引言
        在我国初中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学是较为重要的学科之一。音乐不仅是学校实施美育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激发学生良好情感和培养学生想象力的艺术。长期以来,初中音乐课堂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激发学生在音乐课堂的激情,达不到美育教育的目标。
        1音乐教学创新的意义
        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的理念逐渐的被家长和学生所接受。现代初中教育的重点已从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转向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所以,初中教学改革需要创新初中音乐教学,这样才可以促进到中学生学习的多样化发展个性化和多样化,培养到学生稳定的心理素质。教育为每个学生选择最合适的发展道路,可以培养到学生的专业技能,使他们在社会竞争里面发挥出主导的作用,创新教育与学生素质教育相辅相成。实施创新的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创新,具有创新的思维,充分的挖掘出学生自身的潜能,促进初中教育改革的实现。创新教育在初中音乐的教学里面的实践,既可以实现了音乐教学改革新路径的尝试,同时也是初中音乐教学改革里面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初中教育发展创新型音乐教育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新的人才需要新的思维、新的知识以及较为良好的职业素质,这样才可以适应到市场竞争和企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创新的教育,这也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任务。
        2初中音乐的创新性教学策略
        2.1实现教学内容上的创新
        想要将音乐课堂进行创新,首先要从教学内容着手,长期以来一直应用的音乐教材内容的难易程度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进行教学内容改革时,要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结合多方面的内容,将音乐生活化,符合学生的音乐需求。融入学生喜爱的音乐开展音乐教学,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生活。还可以建立乐理知识小竞赛,让学生在小竞赛中更加深入的了解乐理知识的同时,提高对音乐的积极性。
        2.2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捷性配合学生进行音乐表演
        由于时间、空间限制,很难做到每个学生都具有音乐表演机会。多媒体教学能够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为学生模拟演出场景,配合学生进行音乐表演,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除此之外,在院校组织音乐比赛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引导学生观看视频,从而寻找自身的灵感。参考他人的表演模式,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表演水平。例如,学生的参赛曲目为《我爱你中国》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工具播放不同的演唱风格的视频,帮助学生找到适合的演唱模式。


        2.3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有效性
        第一,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化差异。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个体,在音乐上的天赋、知识基础、能力等各不相同,教师要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化差异,给予学生平等的对待,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为做到这一点,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每一位学生的音乐天赋、音乐基础、音乐能力等有一个全面掌握。然后,教师按照音乐水平的差异,把全班学生划分为两个学习小组,对每一个学习小组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以适应学生的个体化差异,满足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对于音乐水平中等偏上的学生,教师应按照既定计划实施教学内容,多多鼓励和表扬,使他们成为“学困生”的学习榜样;对于音乐水平偏下的学生,要设计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学内容,让他们也体会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自信心。第二,把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结合起来,创新初中音乐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教师把其和初中音乐教学的传统形式结合起来,有助于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缺陷,使教学形式灵活化、教学内容趣味化,实现初中音乐教学方法创新。因此,教师应运用多媒体视频创设与音乐作品内容相符的意境画面,用音乐软件播放音乐作品,以视频加画面的方式创新音乐教学形式,可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和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内容、意境、情感的解读,使其形成一定的音乐审美能力。
        2.4拓展学生认知视野,丰富音乐知识储备
        对于初中音乐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索来讲,教师可以结合具体需求,适当的为学生多引入一些影视作品中的新颖、美妙音乐作品,然后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对其音乐作品做出综合分析与深入解读,进一步欣赏音乐的多彩画面、生动内容,基于视听结合的方式来促进学生音乐感的不断增强,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所学音乐知识产生深刻印象,也能够促进其音乐素养、艺术内涵的不断提升,不断丰富其音乐知识储备量。另外,对于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也不应该局限在音乐课堂、教材上,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拓展更多的学习路径,通过拓展学习积累来促进其更深层次的理解、把握音乐内涵。
        2.5改革考试的内容,达成教学的目标
        在应试教育中,文化成果占绝大多数,导致许多学生对音乐教学质量评价的淡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大多数学生仍然把注意力放在文化课上,无论进行多少活动,都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兴趣,忽视了音乐教学本身的意义。综合素质是高校教学的一个方面,在创新的教育理念下,最重要的是对考试内容进行大幅度的改革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追求真善美的信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将培养人才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列入期末成绩排名,从而更好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各类学校园林文化活动。
        结语
        初中音乐教师要努力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活音乐课堂,让音乐教学富有艺术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欢快活泼的氛围中掌握音乐知识,进而引导学生探索音乐艺术魅力,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亓延儒.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分析[J].黄河之声,2019,(10):106.
        [2]?李道华.分析新课改下初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创新模式[J].黄河之声,2019,(05):98-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