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科技时代,我们越多的家访是微信的形式与家长联系,但我现今的理解是微信式“家访”充其量也只是信息传送,相比真正意义上的家访还有很大距离。叩开学生家门,走进学生心理,面对面地沟通,拉近彼此间的距离,真正把家访走实、走好。
关键字:家访 沟通 发展
当下,国家大力提倡教育教学改革,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旨”就是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即“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孩子。”呼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素质教育重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要因材施教就必须对学生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家访就是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
家访对于推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同步进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让老师在切身感受学生的成长环境、了解家长的文化素质、家庭教育状况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全面认识、分析、理解,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因材施教,实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在本次家访过程中,我一路走访着、发现者、感动着......
2020年1月13日,我同白雪老师一起来到了赵思源同学家里。赵思源同学家住渭南蒲城乡村,家里共有4口人,爸妈和一个哥哥。一家在西安租住了一个只有不到40平米的即将拆迁的房屋,屋内家具极其简陋,没有取暖设备,前面开了一个纸扎店兼厨房......看到这样的场景,让我心里震撼,在这个时代在西安作为省会城市,学生家庭还有这么贫困的,这是我未到来之前想象不到的。
赵思源同学在班级没有应为家庭的困难而表现出来自卑,反而是一个性格阳光、开朗、品行端正,受各科老师表扬的好孩子,期中赵思源在高一上学期考试中,三次位于班级第一,年级前30,最好的一次是年级11名,这不仅引起了的好奇心。在与赵妈妈交流的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了为什么她如此的优秀,我们是放学和孩子一起回家的,一到家里孩子给父母一个大大的拥抱,在这个拥抱中蕴含了有多少的爱,让有我些羡慕,一家人的和睦相处让我找到了初步答案,父母虽然忙碌,但他们的自律性极强......
通过一次简单的家访,引起了我的深思,在现代科技时代,我们越多的家访是微信的形式与家长联系,但我现今的理解是微信式“家访”充其量也只是信息传送,相比真正意义上的家访还有很大距离。
“真正意义上的”家访好在哪?一是情感升温。相比手机隔空联系,直接走进家里,面对面地沟通,更能拉近心理距离,而距离至关重要。正所谓 “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亲近是做好教育的前提和基础,而家访正是一条暖心的纽带、一个经过实践验证的好方式。二在信息获取。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育人就像育苗,只有因材施肥、浇水,才能让其更好成长。葛老师说:“通过家访,才能看到学生背后的故事。”而背后的故事,正是不同孩子的个体差异,能为老师因材施教提供依据。
“教育之于心灵,犹雕刻之于大理石。”三尺讲台所承载的价值,绝不仅仅是传播知识、思想,更要塑造灵魂、塑造新人。从这个角度讲,入户家访的好传统还应持续发扬。当前,已有不少地方、学校对此提出明确要求,有必要进一步强化激励引导,让老师从一些负担中解放出来,有更多时间、精力走家串户,结合实际,真正把家访走实、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