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苗族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发表时间:2020/7/29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9期   作者:鲁建翠
[导读]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仅仅靠语文课上的阅读教学难以体现阅读的重要意义。因此,学生课外阅读成为了语文阅读教学重要组成部分。在苗族聚居区,学生课外阅读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这些地区的留守儿童,实现课外阅读的困难和问题体现在方方面面,如这些地区交通不便,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家庭困难等等导致了阅读资源匮乏、无法有效阅读等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本文提出了苗族地区留守儿童阅读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一)阅读资源匮乏
        农村苗族留守儿童,大多分布在交通条件差、地势偏远的地方。这些地方的人口素质、经济收入普遍偏低。家中有藏书的人家寥寥无几,能够经常买课外书给小孩阅读的人家少之甚少。一是,这些学生长年累月的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家中生活,而他们的父母每年回家的次数和时间都少,爷爷奶奶大多不识字,加之年老体衰,想让他们进城为小孩买课外书不太可能。二是,家离城远学生自己去买,几乎是不可能的,主要是因为家离大公路远,打车不方便,再加上他们年纪还小,爷爷奶奶更不放心他们进城买书看。在当今时代,一本课外书对一般的家庭不算什么,早已习以为常。但在麻栗坡马街地区的苗族留守儿童们,想要拥有一本课外书也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二)山村小学的图书室难以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
        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今天,加强了乡村小学的图书室建设,好多学校图书室的藏书远远超过了生均20册的指标。从理论上来说,是完全可以满足在校学生的阅读需要的。但实际情况是,相同的图书数量少,好多地方的学校图书室,就会出现如:学生甲想借《三国演义》来看,但这本书早就被学生乙借走了。要想实现,同读一本书共同总结,共同提高几乎不可能。从而,限制了学生选择阅读书籍的自由度。另一方面,山村小学的图书馆图书更新慢时间久了转来转去也就是那些书,导致了知识信息更新慢,学生获取知识就产生了局限性。好多学校,都利用课余时间开放图书室,让学生去阅读,或者借书这是值得提倡的。但有的图书室管理员流于形式,只求完成痕迹材料,要求学生今天借出的明天必须还或者周末不能借回家去看。这有可能导致,有的学生阅读一本书到一半,正是兴趣浓浓,却被管理员老师掐断了兴趣的萌芽,等到下次再去借这本书就不一定借得到。在一定程度是体现出了,山村小学的图书无论是从数量还是管理都有待加强。
        (三)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正在冲击传统的书本阅读
        在纷扰复杂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下,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电子阅读、浅阅读等快餐式的阅读方式,但这样的往往获取不了系统的知识文化,对一个人素养提升没有多少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一线教师我们更应该提倡学生坚持书本阅读,因为只有优质的资源才有能通过出版社审核公开发行。在书本上我们可以学到系统健康的知识和技能。而不像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上推送的内容,良莠不齐。
        据笔者走访了解,大多数留守儿童的父母都为照顾他们的爷爷奶奶买了智能手机,也有个别父母给孩子也买了智能手机,主要是方便联系。每到周末,这些学生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疏于管教,就迷上了手机游戏、手机电影,或者一回到家就变成了电视迷。从而使得他们真正用在读书学习上的时间越来越少,这个现象已经引起了国内外教育专家的重视。因此,书本阅读的缺失,是全社会的一个热点,也是一个痛点,在这样的情况下使得《朗读者》等一些阅读综艺活动不断得到大众的追捧。在一定程度上,留守儿童苗族学生在家长疏于照顾的情况上,无节制的迷恋上用智能手机,玩游戏,刷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不见得是一件乐观的事情。


        (四)农村苗族留守儿童学生自身阅读水平跟不上
        在麻栗坡马街地区的苗族留守儿童学生,从小生活在民族语环境,他们的爷爷奶奶大多都只会讲苗族语,更不要说能够指导孩子阅读。在汉语环境缺失的家庭中成长,连最起码的汉语生活用语都是在学校里学的。因此,苗族小学生阅读书籍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连最基本的阅读理解文中意思都做不到,自然就不会对阅读产生兴趣。久而久之,就慢慢远离了课外阅读的习惯。
        (五)人口素质有待提高
        大多数农村的苗族家庭,特别是学生的爷爷奶奶,对孩子学习的认识观念片就,认为知识都是老师教的。殊不知,课外阅读对于学生学习知识,提升素养有很大的帮助,特别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所以,孩子的家人看来,只要孩子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就算完成任务。就不会去关注小孩读不读课外的问题。
        二、提高苗族留守儿童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对策
        (一)呼吁社会各界加大对苗族聚居区的教育关注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麻栗坡县马街乡苗族聚居区,学生阅读资源匮乏等问题。如果上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苗族拒绝区在基础教育领域多一点关注,多投入一些经费优先满足这些特殊地区的教育,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特别是满足学生阅读资源这个方面的投入。有充足的阅读资源是在这一地区有效的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乃至课外阅读引导的一个前提之一。这一也是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走向优质均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依托农家书屋等拓宽学生课外阅读资源
        村民活动室是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场所,一般可以开展广场舞、棋牌、听广播看书等活动。如果能够加大对农家书屋的投入增加图书,加强管理。那么对苗族留守儿童而言,农家书屋也是他们周末或假期的一个好去处,一是缓解亲人不在身边的寂寞,最重要的是可以阅读更多的书籍。
        (三)学校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人文关怀
        对待任何一个民族都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坚决不能有民族歧视,也不能说针对某一民族带有歧视性的语言。如,有的人称苗族为“苗子”这是绝对不可取的。学校可以组织开展“微心愿”等留守儿童帮扶措施,集中各方力量为这部分学生购买书籍,并专门安排教师对这部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做到让他们读得懂、有体会进一步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水平,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这部分学生他们的汉语是来到学校里之后才学的,所有对课外读物的理解上可能有一定的困难,因此,作为学校而言,应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温暖,让他们爱上读书。对这部分学生作专门的帮扶方案,做好后进生转化,对学困生进行班助。加大图书室的开放力度,为学生提供便利,保证充分的阅读资源。
        (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在当今时代,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甚至有人提出了,人生唯有阅读和锻炼身体不能辜负。很多学校都把打造书香校园作为一项工作特色来抓,也有更多的人,越来越热衷于书本阅读。对于学生,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并推广书本阅读。在课外阅读这方面,学校教师要带头读书,为学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并时不时加以指导他们课外阅读。
        读书,对于大部分家庭来说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方式。任何时代都离不开读书、学知识。阅读,是一种重要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在苗族聚居区加强课外阅读有助于提升这一地区学生的知识素养,乃至有助于提高这一地区的人口素质。因此,笔者呼吁更多的教学一线的专家学者,对如何开展好苗族聚居区留守儿童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调查研究,为教育教学提高有力的理论保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