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术课程有着较强的实践性及操作性,对于学生的评价提出了相对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对学生作出评价的过程中,要意识到传统评价模式的弊端,过程性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往往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弥补了传统评价方式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过程性评价的目标、评价主体进行了阐述,重点对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具体措施展开全面而深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信息技术;目标;评价主体;措施
一、过程性评价的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小学重要的课程,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为基础,增强小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而当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不断更新评价过程,其中过程性评价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一)情感过程目标
鉴于情感过程目标而言,具体主要指该课程的参与的主动性,并没有充分体现出在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教学方式的参与。在具体评价过程中,主要评价小学生针对信息技术中未知问题是否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愿是否强烈,这些问题都需要发挥情感过程目标的作用。
(二)方法技巧目标
针对方法技巧目标而言,通常主要指学生在解决问题时,需要采取何种手段和方式。亦或是与其他学生是否进行了学习方面的交流。方法技巧目标主要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该评价法的具体实施,有助于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逐步评价。
(三)教育活动的评价目标
当前这种评价目标主要针对教师的评价,在具体评价的过程当中,主要评价信息技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学生有没有被吸引到教学中,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否具备较强的学习兴趣,当前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了教师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上的效果。
二、评价主体分析
(一)学生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小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整个教学中占据重要的位置。小学生是否具备较高的解题技巧,或者小学生是否有着较强的参与性,这些问题都是过程性评价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时,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很好的反映出信息技术教学的成功与否,最终体现出信息技术教学方式的效果。基于此情况下,信息技术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尤其在教学评价量表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给予学生足够的关注,设计出更多指标说明,以此来表述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
(二)教师
除了学生以外,教师同样是评价的主体,同时教师也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在整个信息技术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教师能否保证活动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教学方式的好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只有保证教学方案设计的最优化,才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此外,通过过程性评价工作的开展,有助于教师更好的掌握教学评价效果,同时也是评价教学目的指标。根据过程性评价,教师可以做到教学方面的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设计,进而促进教学评价结果的实施。
三、过程性评价方式的具体措施
(一)转变对评价模式的认识
从过程性评价的角度来分析,教师要认识到该评价模式的重要性,同时也认清该评价方式也是最符合小学生认知能力的模式。基于此,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时,要根据具体实际情况,积极转变对过程性评价模式的认识,理解过程性评价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对信息技术教学的意义。当前这种评价模式的实施,有助于实现以评促学的目的,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此外,过程性评价凭借其自身的优势,必然会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
(二)过程性评价模式的构建
过程性评价往往涉及到诸多因子,具体主要包括学生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参与信息技术教学的积极性等。除此之外,信息技术还有着一定的特殊性,教师需要将学生具体实践操作、以及综合应用问题的解决等纳入到评价体系中。评价的 方式不仅限于学生上机实践表现,课堂 回答问题表现等,还可以将与学生座谈, 社会实践等纳入评价方式之中,实现多 元化的过程评价体系构建。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之前,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的需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量表,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对量表作出相应的修改,并且要注重构建过程性评价模式,以此来保证信息技术教学质量。
结语: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作为小学重要的学科,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性,同时要认识到过程性评价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过程性评价的有效实施,教师可以构件生动形象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做好当前方面的工作,才能够保证信息技术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全面提高其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高凌飚.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02-107.
[2]魏小山.信息技术过程性评价的实践性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Z1:9-10.
[3]闫寒冰.信息化教学评价——量规实用工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77,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