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发提高。不光是社会上的竞争压力,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竞争压力也逐年增大。随之而来的,便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本文从学校,家庭两方面出发,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家校合作,浅谈如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帮助。意在与家长有更好的交流,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从而能够更合理高效的展开学习。
关键字:家校合作;心理健康;初中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发提高。由此社会上产生了许多的竞争压力,不光社会,学校里也出现了很多竞争压力。如,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而,每个环境情况的不同,随之而来的,便是这些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学校,家庭应对此有及时的应对措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予以帮助,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以一个健康的状态的展开学习。
一、心理问题产生原因
1.学校竞争。我现在班级中有一个男生,曾经在武术学校读书,当时的老师认为“棍棒下出教育”,对犯错的孩子批评打压,造成了孩子胆怯的性格。还有老师,因为所在班级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心急,对学生的言语有些许过度,让个别内心敏感脆弱的学生,对自己不确定,不自信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也深怕老师批评他学得不扎实,不敢找老师询问问题,把自己的问题闷在心理,久而久之,起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
2.父母离异。不同类型的离异家庭,由于文化素质、身心特点不同,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也不同。我有一个学生,从小父母因为自身原因离异,但是许是因为工作或者另组家庭,他们对这个孩子无暇顾及,把孩子交给祖父来照养。我在跟孩子交流时,从孩子口中得知,在小学中,因为自身的家庭原因,也受到了同学的瞧不起。正是因为父、母对教育的责任互相推诿,或干脆交给祖父母辈,孩子得不到应有的关心和爱,成为父母双全的“孤儿”。父母的冷淡、忽略,使孩子感到孤僻、害怕,逐渐形成冷酷无情、自以为是的性格,情绪极不稳定,易怒,反复无常。正是在这些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中生活,孩子逐步形成各种心理障碍,从而阻碍学习进步和健康成长,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3.父母期望。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因此,他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去培养自己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家长会把自己的期盼过度放到孩子身上,潜移默化中,孩子对自己的要求也提高。但是,每当孩子在校内没有表现让自己满意时,他就会自己责备自己,回到家中,父母也责怪孩子没有做好,辜负了他们长时间对孩子的培养,而非帮助孩子找问题找原因,加以改正。这使得孩子把全家的期望强压在自己身上,又无处发泄,心理问题油然而生。
二、家校合作解决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认为光是学校或者父母分开处理,那是不够的。理应家校合作,一同帮助孩子们走出困境。重拾自信,以更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每天,迎对每一次挑战。
1.学校需要对孩子的心理有定期的检测。以确保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态,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学校也需要把检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班主任。班主任再根据结果,跟部分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以帮助孩子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缓解内心的压力。针对前面的事例,当我了解到我班中学生心理健康需要关注时,我立刻跟他们的家长通电话。先是跟家长简单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家的情况,起初,家长都表示孩子在家里表现得很正常,并且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之处。
但是,说明孩子情况后,继续深入,我发现,部分孩子在年幼之时,因为自身经历或多或少影响了自己的心理健康。而家长并没有对此引起太大的重视。了解情况后,我先跟家长说明,不必要太恐慌,也不需要让孩子感受到自身心理的问题。只需要在平时生活中,多观察,多跟孩子交流,若有情况,及时与学校交流沟通即可。若家长无法帮助解决,学校可以帮助麻烦心理老师对孩子进行疏导。几次交流下来,我发现孩子的心理状态整体调整的很不错,没有一些让人担心的事情发生。
2.对于父母离异的孩子,以我班该生为例。当我发现问题后,我和孩子的母亲取得了联系,我发现,虽然她的母亲长时间在国外生活,但是对孩子还是很关心。每次一有什么事情,我都可以第一时间联系到她,并且让孩子和她进行交流。可惜,我平时从孩子的言语中感受到,她觉得长辈们并不喜欢她,甚至觉得她是累赘。我当时很是苦恼,该如何帮助孩子扭转这种观点。正巧,孩子胃病又犯了,我第一时间和她的祖父取得了联系,祖父表示马上赶到,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可是,家远,车子又拿去修了,需要近1小时的公交车才能到达。祖父说,他已经通知孩子的外祖父前来接孩子。几分钟后,我接到了外祖父到校的电话。这件事,让我对孩子扭转观念的想法更为加深。第二天,孩子到校后,祖父又来电话,询问孩子身体情况,我了解后转达了孩子好转。然后,我和孩子进行了交流。我问她,昨天一开始为什么没有去门卫等爷爷,孩子说是觉得长辈不会来接她,可能就让她自己恢复。“可是,你是不是没想到他们马上就到了?而且还是两位?”她羞涩的点点头。紧接着,我就告诉孩子,其实长辈们都是关爱她的,只是有时候没有表现出来罢了,或者表现出来,孩子自己并没有感受到,包括孩子的母亲,虽然身在大洋彼岸,但是仍旧时不时地帮助关怀着,毕竟是自己的血肉。这件事后,我发现,孩子在校内的表现有变化,变得更乐观了,跟同学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更多了。我也和家长继续沟通,在校帮助孩子了解父母长辈们对她的苦心,同时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可见,家校之间的一次次简单的沟通联系,就能帮助孩子走出自己的困境。
3.和父母沟通,帮助孩子缓解自身压力。仍以我班学生为例,该生在父母的压力下,对自身的要求过高。甚至,孩子成绩考好,父母觉得是孩子提前补课了;若没考好,父母觉得孩子是哪里没有认真对待。殊不知,这个孩子可以说是班中最认真最刻苦的学生了。与该生父母的交流过程中,我是又喜又愁,喜的是父母对孩子学习相当重视,这是现在家长所缺失的;愁的是,太重视,却忽视了孩子真正所需要的。果不其然,学校检测后,通知我孩子需要多加关注。我马上和孩子的家长取得了联系,让我意外的是,孩子的母亲对孩子的问题表示很关心,甚至要动身马上到学校来一趟,咨询如果帮助孩子渡过。我觉得这是一个让家长放下压力,让孩子喘口气的机会。我表示,先不要过来,因为家长一出现,就会让孩子觉得自身有问题,怀疑自己。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我让孩子的母亲,先转变自己的观念,尽量不和孩子提及有关学习的事情。之后,我又和孩子进行了一对一的交流,想借此了解孩子的压力到底源自何处。长时间的沟通后,孩子终于向我吐露了自己的烦恼。我安慰孩子,并且保证帮她批评父母。随后,与母亲取得了联系,告诉她我和孩子交流后的结果。家长坦明,她明白他们的做法有时候给孩子太大的压力,但是没有想到会如此之深刻。她也表示,从此开始会尽力改变自己的做法,帮她走出自己的困境。在几次家校间沟通、学校和孩子的沟通、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后,我发现孩子慢慢放平稳了自己的心态。本学期开始,孩子一下子从班级中崭露头角。让我和家长都很惊喜。
总之,由于多方面造成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影响,我认为,可以通过学校和孩子,学校和家长,家长和孩子的沟通来帮助学生走出自己的困境,重拾信心。这之中,家校之间的沟通合作,是必不可少,也是不可缺失的一环。我想,“潜移中默化,润物细无声”家校合作一直在进行时,但是可以帮助更多的学生走出自己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