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月第7期   作者:苏海燕
[导读] 小学数学概念之于数学知识的作用,犹如人体的细胞维持生命一般维持着数学的生存。
        【摘要】小学数学概念之于数学知识的作用,犹如人体的细胞维持生命一般维持着数学的生存。小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与掌握程度,不仅影响其当前的数学知识学习,还会影响其未来数学知识的掌握。而在当前的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学习往往停留在浅层的认知层面,并未形成深刻的理解与认知。基于此,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结合深度学习理念对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加以优化,以使学生能够对概念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与认识。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数学  概念教学  有效策略
        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人脑对于现实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概括反应。学生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掌握程度,对于其数学知识的学习至关重要。深度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只有从本质上完全理解了相关概念的内涵与实质,才能够对其加以灵活的运用,并实现思维的“生长”。这就要求教师在概念教学的过程中,要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对概念加以深度的探索,展开对数学概念的深度学习。
        一、组织活动,体验抽象数学概念
        杜威认为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那么其思想和行为都很难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活动。且科学研究表明,学生数学概念的掌握需要经过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有时还需要几经反复才能够实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利用概念的直观背景,组织相关的教学活动,调动学生通过肢体和感官来对数学概念加以体验,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对于概念的自身感悟,掌握概念的产生于发展过程,深入的理解概念,进而实现对概念的深度学习。
        比如在教学“圆”的这一概念时,直接让学生记住“圆”即是平面中到一个定点距离为定值的所有点的集合,学生反而会产生更多的困惑。为了使学生对于这一概念有一个形象的认识,教师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肢体,将学生分为两人一组,共同扯一根绳子,一人站立不动,另一人沿着绳子的另一端转圈,转圈的那名学生的活动轨迹即为“圆”。这样,学生便能够真正对“圆”这一概念有一个深入的认识与理解。又如在为学生将“千克”这一概念时,学生很容易记住1千克即为1000克,但是学生却无法感受到1千克到底有多种。这时教师便可以让学生去外面拿袋子装自己认为是1千克的沙土回来,然后到教室进行称重。并让学生感受真实的1千克与自己想想的差别。这样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到活动之中,感受到概念形成过程,对概念也会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二、分析比较,明晰数学概念内涵
        深度学习实践表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对比分析这一方法,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推理与强化,进而在心中建构起对于知识的自我认知,并以此展开对数学概念的分析、探讨与审视,实现对于概念的深度学习。乌申斯基也曾表示:“一切思维和理解的基础都来源于比较,同时我们也是通过对比也更好的认识并了解这一世界的。

”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有效的分辨出现实概念之间的差别,突出概念所具有的核心特征,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晰数学概念所具有的内涵。
        比如在教学“倍的认识”时,要想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倍”的本质,便可以运用“比较”这一方法展开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分别画出两个小圆形以及两个一组的三角形,共3组6个;然后在画出4个笑脸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四个为一组的太阳,共3组。让学生通过对这一组图形的观察,理清其中所包含的倍数关系。学生通过分析与讨论得出黑板上三角形的个数是圆形的3倍,太阳的个数是笑脸的3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些图形的数量、形状均不相同,为什么都是3倍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在进一步的探讨、对比中认识到倍数与物品形状、颜色均无关系。如此,通过对比学生便能够在“变”中发现“不变”,在“不变”中找到“变”,从而渐渐明晰数学概念的内涵。
        三、实践运用,深化理解概念内容
        让学生理解概念,并能够熟练的运用概念去表达思想,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是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生实现对概念的深度理解,并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概念内容进行“举一反三”,并在不违背概念原则的基础上迁移运用,实现对概念内容的深化理解。
        比如在教学“生活中的负数”这节课程时,为了使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相反意义的量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同一地区不同季节的温度图,并向学生提问图中所标注的“…-2、-1、0、1、2…”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然后让学生再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常见的与负数相关的事物。这时便有学生提出楼层、方向等,想到如果将温度换为楼层,则“-1和-2”分别表示地下一层和地下二层,0则表示地面。此时学生的思维被进一步激活,如果“2”表示向北走2米,则相对应的“-2”则表示向南走2米,0则表示站在原地不动。如此,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对负数加以迁移运用,不仅能够使学生深刻的认识到读书的深刻含义,还能够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柏姣凤. 正确建构深度理解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J]. 师道:教研, 2019, 000(008):116-116.
[2] 闫金枝.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实践研究[J]. 数学大世界(下旬), 2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