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国家一直保持着十分重视的态度。为了让残疾儿童教育权利得到进一步保障,国家给予了大部分的优惠政策。但是,特殊教育的实际发展,与社会期待的目标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殊教育学校聋生的数学教育一直存在着教学难的问题,而情境教学的出现,可以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将精力集中在数学题上。同时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完善学习思路,拓展学习思维。
关键词:聋生教学;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在对听力障碍学生(聋生)进行课堂教学时,合理的运用情景教学可以很好的解决学习上的重点难点,并帮助学生拓展一定的课外知识,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中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听力障碍的学生接受知识渠道单一,唯一渠道是眼睛,易疲劳从而导致接受能力弱,思维力不活跃,且对学习缺乏原始动机,形象思维以抽象逻辑能力远低于正常学生。因此对于数学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而合理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可以刺激学生的视觉感官,将注意力更好的集中在课堂引起学习兴趣的,保证教学的顺利完成。
一.引入科学技术,改善听力障碍学生学习状态
数学学习对于听力障碍的学生来说是一大难点,学生听不懂,也无法产生兴趣,导致教师课堂教学难以开展[1]。如何让听力障碍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对教师来说是严峻挑战。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创设多样情境,树立学生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由于听力障碍学生对学习有着极大的抵触,尤其对于抽象逻辑且符号运用较强的数学学科来说,很难形成学习动机。教师只有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利用互联网创设相关情境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化为动态的学习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静止的课本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利用多媒体视频中新鲜的颜色,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将知识运用起来。
如在学习图形知识时,学生对教材中出现的图片,无法进行很好的理解。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图形立体的情境,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树立立体思维。且互联网可以切换图形的多个角度,让学生深刻的了解图形变换的全部过程。将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再进行后续的讲解,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降低理解难度,产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其次,利用多媒体的丰富形式,创设多样课后练习的内容。听力障碍的学生和正常学生有着一定的差别。他们对于外界声音的刺激没有反应的情况下,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对课后习题不注重的情况。因此,在学习中面临的困境也比正常学生多。
所以对于课后练习题的布置,教师要有所规划,对于学生特别难掌握的部分要进行针对性训练。如进行计算题教学时,教师如果只是通过发布习题让学生在作业本上进行计算,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做题兴趣,无法完成预留作业。如果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转换作业模式则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好的完成作业,提高做题效率。如教师可以设置答题闯关游戏,且有对应的积分,在学生答错题的情况下,会出现相关讲解,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题和解析要用不同的颜色,以颜色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练习题要分为基础、中度和最难,让学生通过梯度递进,在做题时更有信心,增加学生的课后体验。创设多样习题情境是为了增加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后练习,在能力范围之内,进行多种抢答环节,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热情,对数学产生学习的探索欲望[2]。
二.引入技术辅助课堂情境,突破知识点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在面对听力障碍的学生,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因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虽然身体有所缺陷,但仍然是身心都在成长的青春少年。所以在面对听力障碍学生时,教师要采取一些相应的特殊教育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辅助来创设课堂情境,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化学生对课堂的体验。
如在进行《千米和公顷》教学时,教师可以事先录制微课视频,来为学生进行课前导入,由于学生对千米和公顷的概念模糊,无法切身体会概念的含义,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视频,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如视频内容可以是从毫米、厘米、分米、米最后到千米的一个上升变化。通过夸张的手法,来体现几者之间的关系,在视频中教师要配有一定的手语帮助学生进行理解[3]。在引入知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当学生对知识点产生不理解,想要进行提问时,教师要耐心回答,学生对技术可能存在着一定的新鲜感,只是可能会在课堂上造成混乱,教师要耐心解决问题,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推进,先进的教学手段走入了课堂,不断为教师的教学手段更新提供了契机,也为残疾学生进行教学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对于听力障碍学生来说,如果可以更好的利用媒体技术创设情境,则可以减少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遇到的困难,也削弱了学生对课堂的抵触心理。所以教师要努力探索多样的教学方式,让残疾学生和正常学生一样,实现多样教学,通过双方努力帮助学生实现数学学习的全面突破,实现自己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胡秀红.特殊教育学校初中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20(08):124-125.
[2]贾果.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意义和实现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160.
[3]秦燕玲.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实施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