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学的课程都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因为孩子大脑思维还未发育成熟,无法理解深奥的知识点。数学对人的思维逻辑要求较高,小学低年级的数学如果技术没有打好,很容易影响学生后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提高数学的教学效率,低年级的数学逐渐采油趣味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有效地改变了以往枯燥、乏味的教学,让数学课堂更加轻松活泼,促进孩子大脑的全面开发。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应用策略
数学是一门逻辑和理论性比较强的学科,低年级的小学生年龄尚小,思维逻辑性还未建健全,数学对他们而言是具有一定的难度的。当前新教改在不断推行,老师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调整教学方案,要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开展趣味性教学吸引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开发学生的数学逻辑。低年级小学生处于成长发育期,对事物都保持着好奇心理,老师要利用好学生的特性,发挥趣味性教学的优势,引导学生对数学学科保持积极探究心理,提升学习效率,落实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案。趣味性教学模式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发展,老师要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帮助学生打好数学基础。
一、趣味性教学方法对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意义
1.1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化,学习数学需要具备较完善的逻辑思维,才能深入理解各种数字组合变化规律。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刚接触系统化的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思维层次还属于低下水平,而数学的难度较高,课程知识点枯燥,老师如果一直应用传统死板的教学方式,会压抑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对数学产生排斥感。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思维方式,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小学生能够深入分析研究数学基础知识,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养成积极探究的好习惯。
1.2 有效活跃课堂氛围
数学学科的知识都是以固定的公式框架为基础,可以根据学生的思维规律随意衍生出众多奇思妙想,解题方式较为灵活,不会局限于某一种解题思路。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数学的特性,采用趣味性教学,让课程氛围变得更加轻松活跃,缓解低年级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活跃的课堂氛围能够让小学生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更加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能够积极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和想法,提高数学教学的质量。
1.3对教学创新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
时代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关系着国家人才的综合素质发展,当前的新教改就是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而进行的综合改革,改变了以分数为主的传统教学弊端,鼓励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让教学方式得到创新发展,有效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逻辑。小学的课程都内容都是以基础性为主,但是却是小学生学习观重要的奠定时期,趣味教学法符合小学生思维发展实际和时代创新要求,需要教师们积极运用趣味教学法,灵活调整教学方式,为国家培育更多优质接班人。
二、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方法的应用对策
2.1重视手脑并用的趣味性教学方式的采用
因为低年级小学生的年级小,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而数学的逻辑性较强,如果小学生一分心,就很难将有效地将数学知识联系起来。
小学低年级的数学的基础计算课程,都会涉及一些动手操作的题目,低年级小学生思维能力不足,对算术的计算方法掌握还不熟练,对个位数的加减法还能勉强应付,而十位数以上的就比较有难度,仅仅依靠大脑想象的话,可能很难得出计算结果,或者出现计算结果出现较大的误差的情况。如果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老师一般都是让孩子借位计算,依靠手指、脚趾等来逐一加减计算,这样的手指算法只适用与20以内的加减法,对较大数额的计算并不适用。这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小木棒作为辅助计算的工具,让学生能依靠道具辅助,慢慢摸索加减法的规律。比如课程中出现18+24的加法计算, 要求小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得出计算结果,可以让学生数出对应数量的小木棒,然后再将木棒加起来,看看总数是多少。这样利用趣味工具辅助教学的方法,不仅能够集中小学生的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锻炼口头运算和手动运算,促进学生的大脑思维开发。
2.2注重对评价作用的关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
低年级的小学生面对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学习压力会比较大,而且刚进入陌生的小学校园,还未完全适应校园氛围,与同学的交流沟通都比较腼腆。而且老师一般都是给人比较威严的感觉,教学模式死板守旧,小学生的心理会感到压抑,很多时候就不愿意开口,不会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遇到数学难点也不会主动提问老师,寻求解题答疑,长期以往就会导致学生的未解知识点积压的越来越多,加重学生对数学的排斥感。在社会不断创新发展的趋势下,小学教师要擅于运用积极的趣味教学法,开展与学生思维接受能力相适应的高效教学模式,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找出学生的学习优势,比如对数字的敏感性,拥有较强的记忆力、快速口算能力等,做出客观的评价,积极鼓励学生发挥优势自身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3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方式的有效培养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对新鲜知识都会保持好奇心,所以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以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为主,通过趣味性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较强,要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可以采用趣味性教学,结合实际生活,渗透数学知识,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比如在教学年份日期的时候,学生不会区分平年和闰年,记不住不同年份的天数,以及每个月有多少天,老师就可以通过记忆顺口溜,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月份天数的顺口溜是“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这个“腊”就是“腊月”,也就是12月份,这些月份就是固定31天的;还有“四六九冬三十日”,“冬”是指11月份,这几个月份都是固定30天的;而最重要的就是平年和闰年的区别,“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平年的2月是28天,所以平年一年的天数就是365天,而闰年的2月是29天,闰年的全年天数就是366天,年份规律是四年一闰,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生活常识,培养健全的数学思维,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有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结语
小学是基础知识学习时期,因为学生思维还在发育,所以教学方式要跟学生的思维接受能力相符,才能让学生对知识理解更加深刻。在教学小学低年级数学的时候,通过趣味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全面开发低年级小学生的数学逻辑,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万小飞.浅析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趣味性教学的应用[J].神州,2017(26):141-143.
[2]彭恭顶.试论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7(8):56-58.
[3]冯碧芳.利用趣味化教学方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课堂听课效率的探究[J].新课程,2019(1):79-79.
[4]魏志华.趣味性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校园:阅读版,2018(8):3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