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高中课堂,教师发挥的作用相当大,因此在数学课上对培养和提升学生解题思维的训练中,教师应当发挥主要作用,对于所要讲授的内容要研究的透彻、深入,从而更好地辅导学生,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思维。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解题思路,将其穿插到知识传授和习题讲解中。基于此,本篇文章对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解题能力
引言
在教育改革步伐逐渐加快的今天,高中数学知识得到了新的填充,知识点更加多,难度也更加大,使得高中生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低,甚至有抵触的情绪,难以让高中生养成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在授课阶段,需要重点关注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让高中生能够快速解答数学习题,增强数学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实现数学课堂的高质量学习目标。
一、培养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必要性
不管是刚刚踏进高中校园的学生还是早已经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学生,都会发现高中数学中所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并且每一章节的内容联系性很强。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如果一个章节的内容没有学会,再学习下一章节时就会有很强的无力感和厌烦感。因此教师就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而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依靠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所以教师要加强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这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数学成绩。
二、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存在的问题简要分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想提升每一位高中生数学成绩,不仅仅是要传授数学知识,更需要注重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但是现阶段,在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高中数学教学阶段将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提升高中生数学成绩、如何让高中生记住更多数学知识点上,而忽略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导致高中生在数学知识学习阶段,难以掌握住数学重点知识,更是缺少数学解题技巧,从而降低数学习题的解题速度,难以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三、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注重教材的理解环节
教材,也就是常说的“课本”,它与一般的书籍不同,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书籍。针对此种情况,教师要想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就需要重点关注对数学教材的理解,让高中生的数学基础得到显著提升,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数学教师在展开授课前期,需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深入研究,了解数学教材中所有的知识点,然后根据数学知识点难易程度,做好教学计划,让数学课堂教学不会忽略任何一个知识点。第二,数学教师需要重点关注教材上偏难的数学知识点,将这些偏难的数学知识点找出共性、学习技巧,然后做好内容的有效筛选,在后续教学中需要对这部分知识点反复讲解,保证每一位高中生都能掌握数学难点,做到高效率理解。
第三,教师在培养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阶段,需要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将所有知识点进行穿插,让高中生在夯实数学基础知识后,展开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有效提高每一位高中生的数学解题能力,达到教学要求。
(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学会抓住题眼
学生要解题的先决条件是审题,审题的准确与否,直接反映了学生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是否有了全面的认知,然后他们才可以针对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做一个全面客观的合理分析,准确地找出题目中需要用到的条件,排除掉多余的干扰项,再深入挖掘题目中隐藏的关键条件,充分理解题目的问题,通过合适合理的转化、计算找出最为简便的解题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解题能力进行培养。在学生找寻最简便的解题方法时,同时练习了多元化的解题能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速度,一举三得。例如,学生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质时,容易忽视对函数定义域的要求,解题的关键在于将题目中的隐藏条件发掘出来。
(三)梯度练习
不同学生间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的知识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时,应当考虑针对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针对性辅导,而对于成绩和基础较差的学生,应当根据其已经掌握的知识水平,进行梯度式训练。数学的学习内容往往环环相扣,因此基础较差的学生很难跟上课程进度,教师在辅导此类学生时,可以根据其已经掌握的内容为其制定单独的辅导方案,使学生逐步掌握所学内容,慢慢跟上课程进度,而学生也要配合教师的辅导,在数学学习方面多下功夫,确保自己不被落下。此外对于部分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要制定更高难度的学习方案,从而进一步强化其数学水平。当然在制定方案时要根据学生掌握的内容循序渐进,避免因难度过高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四)结合实践活动,提升解题能力
在以往的高中数学教学当中,教师往往被当作主要教学阵地,教师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学生坐在台下百无聊赖的情况常有发生.在这样刻板僵化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效率往往大打折扣,教师的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化、理论化,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学生容易逐渐失去学习数学的激情及兴趣,难以实际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和意义,学习抵触情绪渐长.这恰好在无形中割裂了数学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系,实际上,数学源于生活,更是运用、服务于生活的利器.现如今,新版高中教材不断改进这一缺陷,力求将数学与生活进行更加紧密地结合,也就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当顺应教材潮流,围绕知识内容展开生动活泼的课堂场面及实践活动,消除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与落后性,以此达到进一步锻炼学生解题能力,将数学真正融于学生生活学习的目的,最终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及身心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数学解题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其核心要点是学习如何理清解题思路,熟练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理论知识于实际学习及生活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的解题能力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学生也才有可能灵活应用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何雪琴.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212-213.
[2]伍养群.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探讨[J].当代教研论丛,2019(08):65-66.
[3]张力宁.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