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业作为关系经济发展、民众温饱及社会稳定的国之根本,推进农业现代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力措施之一,也是实现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农田水利工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础,随着国内农村生态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问题凸显,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转变传统粗放型的农田给排水方式在农业领域已达成共识,因此,需要科学合理地进行农田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以便在充分灌溉、促进增产的同时,起到节水防涝、保护生态的作用。
关键词:农田水利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导言
农作物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基本的生长条件没有办法得到满足就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因此相关单位必须加强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来帮助缓解这些问题,进而让农业可以更好地适应环境,实现国民经济的更快发展。但是我国的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较为严重,而水又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相关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设施的建设,建立相关制度来对其进行严格的管理,达到农田水利给排水系统的最佳设计效果,实现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农田给排水系统的作用概述
我国地处亚热带地区,暑热多旱、暴雨频繁、气候多变,而大多数农作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因此,兴建农田水利设施,天旱时灌溉耕地、暴雨季排水防涝,一直是我国提高粮食产量、促进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当前,在国内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重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科学合理地进行农田给排水系统施工显得尤为重要。采用先进给排水技术建立的农田灌溉配套系统,一方面可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为耕地灌溉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起到防洪排涝、保护农业区域生态的作用。此外,对于促进农作物增产,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3农田水利给排水施工工程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中,仍然存在许多的施工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内容较多,范围较广,不只是关于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同时也存在质量问题,而且也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关联很大。然而从整体方面来讲,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中的主要问题有:
3.1施工工艺较差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倘若施工工具和技术应用存在问题,施工效果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例如阀门的相互连接问题,如果施工工艺较差,便会出现渗水问题,而且在具体管线安装尺寸的确定上,一旦与实际标准不相符,便会加大整个排水工程的噪声,再加上施工材料不达标,便会为排水管道带来很大的影响。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原料投入,会购买一些价格便宜、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最终影响了整个排水工程的质量。
3.2施工工艺技术不到位
很多企业在开展施工工作之前,并没有对基本的施工能力和施工要求进行了解,甚至还有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便直接参与到工作中,这也导致主体工程的建设很难达到施工的标准。在设备参数的设计上,同样难以满足施工要求。在具体工作中,很多工程注意事项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释,施工人员便直接开始施工,使给排水管道的质量存在一系列的隐患。
3.3给排水工程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较低
很多施工人员对给排水施工并不了解,施工过程不规范,施工过程不清楚,而且自身能力严重不足,所以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没有专业的培训工作。例如,各种设备或管道的安装不够准确,造成各种设备出现安装偏差,影响使用。而且,由于没有能力和专业突出的人员,所以施工方案的设计差强人意,也对工程施工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与此同时,许多给排水工程也并未设立专门的施工监理人员,使得工程中的违规行为得不到有效的制止。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生产都产生了严重影响,不利于农业现代化发展。
4农田水利给排水施工技术控制措施
4.1科学安装给排水管道
给排水管道施工时候施工人员的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防腐工作,具体地可以先从防湿处理开始,如果有侵蚀性的地下水入侵,可以在管道的接口位置涂抹一些沥青来有效地避免排水管道受到腐蚀。从当前的工程施工来看,给排水管道的安装大多采用的是板内暗装形式,给水塑料管的使用非常广泛,并且耐腐蚀性较好,但是相对来说冲击性比较差,这就给后期的渗漏堵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再加上给排水工程施工对给水管材质要求比较高的,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应当选择好的材质,确保连接件的材质一致,同时也要采取合理的措施来进行排水管道的安装。主要安装方式有以下两种:
4.1.1严格控制管道接口结构
在对给排水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应当首先明确所用材料的相关设计要求,管径的规格也应当小于或等于0.5m,另外,接口的混凝土管口的浆皮也应当刷净,管径大于0.5m的管道口要进行凿毛处理。
4.1.2在施工的时候应当选择合适的坡度
排水管道的排水大多是依靠压力差来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坡度非常的关键,这也是管道安装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坡度,确保陡坡、倒坡及高低不平等情况不会出现,有效避免出现管道堵塞以及沉积等问题。
4.2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地下水位
地下水位情况随施工区域的不同而不同,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也会受到一定方面的影响。尤其在一些水位较高的地区,这些地区的土壤含水量高,土层间隙大,透水性差。所以,要想保障给排水工程的作用能够得到发挥,施工人员应根据地下水位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一般来说,地基处理技术主要包括:排水固结技术,土层更换技术等。土层更填技术是一种常用方法,主要用于地基的处理。在混凝土施工中,工人应挖掘施工现场的软土层,然后回填一些较高强度的材料,以提高土层的承载力。土层更换技术的优势主要有:其一,完成了软硬土层的置换,使农田水利工程的地基基础更加牢固,地基承载力得到提升,防止了在管道施工过程中出现地面坍塌现象;其二,减少冻胀问题对给排水管道的不利影响,在一些地区,土壤层主要由颗粒组成,因而造成了有大的间隙,在冬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地层容易出现冻结或破裂,适当地进行土层更换能够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其三,土层的置换和填土有利于土层的排水和加固,砂石垫材料具有高渗透性,当地下水较多时,垫层可以快速排出地下水,进一步提高地基的稳固性,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对保障给排水正常工作非常重要。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重视对软土排水固结技术的应用,并通过运用合适的加工措施处理,高透水性的缓冲材料可以快速消散和释放水压,从而提高软土层的强度和固结能力,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基础塑性破坏的可能性,从而保证农田水利。项目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4.3提高给排水管道施工人员素质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问题都会被得到妥善的解决。施工技术人员也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熟悉各项施工流程,在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帮助提高工程施工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另外由于管道的安装施工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按照工程的要求来进行施工,避免出现施工问题影响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从而确保工程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让我国的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管道可以顺利进行,进而帮助推动国民经济的发展。
5结束语
总之,农田水利施工给排水设计与农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人们需要全面完善给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工作,借助合理的施工技术,充分展示排水效果。在实际工作中,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还要提升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程度,为农业用水提供诸多便利。
参考文献
[1]张亦强.论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质量和控制[J].现代农业研究,2017(6):73.
[2]郑仰海.简析农田水利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的质量管理[J].新农村:黑龙江,2017(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