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施工质量来说,其不单单影响的是建筑企业自身利益,更是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核心利益。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建筑的安全与性能,若是施工质量无法达到国家要求,必定会在建筑投入使用后引发一系列安全问题。为此,建筑施工企业与管理部门必须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革,引入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方法
引言:
建筑工程一般是较为庞大的项目,包含许多环节,交接时也较为复杂,每一个过程都可能影响到工程整体的质量。其中,施工质量的控制乃是一项核心内容,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企业需要进行较为系统的管理,完善现有的管理制度,加强监管力度,做好对每一个施工细节的管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1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1缺乏施工质量意识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而言,施工人员具备良好的施工素养,才能够确保施工质量高水平。但是,在实际工程施工过程中,却很少能够达到这种理想状态,更多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想,加上过分要求施工速度,以此忽视了施工质量。特别是一些施工管理者,本身施工质量管理意识薄弱,因此在开展施工管理过程中,很少会对施工人员灌输质量意识,影响了质量管理的发展,使得施工后期出现很多质量问题,最终不得不选择返工,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1.2材料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重要材料的配置和使用过程中,例如混凝土的浇筑,从业人员未能根据材料特性严格控制各个环节,没有及时测量混凝土内部的温度,也没有做好保温和保湿工作,导致后期产生裂缝。还有,对金属、橡胶材料不做表面处理,导致其容易氧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当建筑材料出现变质或者损坏时,有些管理人员未能及时作出更换,而是为了减少成本而批准使用存在质量问题的材料,导致后续工程出现问题。
1.3设备管理工作不到位
1.3.1部分器械的操作人员素质较低
一般而言,器械的操作者都会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在使用设备时一般能够注意保养,能够规范操作,出现的错误较少,对机械设备的损害也较少。但其他的很多设备都不需要考取执照,例如搅拌拖泵、打桩机等,操作员没有统一的培训标准,也没有证件保障,大量的操作员并不具备操作机械设备的专业素养,也不注意爱护设备,这就导致机械设备的寿命大大缩短。
1.3.2企业保养和维修工作不到位
很多企业管理人员在设备管理方面存在误区,认为只要设备还能够运转,就不必拨出资金投入到保养工作中,否则会增加生产成本。正是由于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普遍存在思想意识水平问题,才导致了建筑工地的机械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转,并且不能得到润滑、清洁等保养,因此其使用寿命大大降低。还有,很多管理人员会忽略设备出现的一些小问题,不会对其进行维修,只要不影响使用,就搁置不管,致使一些小故障逐渐恶化,造成设备损坏。
1.4施工单位对施工质量重视不够
一方面是由于质量责任意识不到位,另一方面,在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没有将建筑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摆在应有的位置上,没有真正地认识建筑施工质量责任的重要性。于是,就导致了质量管理体系不落实、不健全,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只是写在纸上,没有真正贯穿于整个施工当中。
2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
2.1重视机械设备管理工作
企业应重视机械设备的管理,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应当立即维修,即使在运行过程中未发现明显问题,也必须对设备定期进行检查。此外,应聘请专业人士操纵设备,有些设备虽然操作较为简单,但实际维护工作的难度更大。
还可成立专门部门负责设备的养护、检查和维修[1]。该部门需要对购进的设备进行编号并做好记录,对其工作情况和出现过的故障、维修人员处理方式等都做好详细的记录,并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经常进行润滑和清理,防止有些废弃物卡在机械当中造成不便。维修时,如需要更换零件,要尽量选取原装零件,保证设备质量。
2.2重视成本控制工作
首先,应当对施工所需材料进行较为精准的计算,得出整个工程对于各种材料的需求量,减少由于材料购进不足带来的不便,和材料富余量太大造成的浪费。然后,应根据市场情况对报价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再播出资金[2]。另外,对于施工过程的各个环节所需人数和时间,都应当进行估算,并对由此而产生的成本做出预估,当出现较大出入时,应立刻进行审查,明确问题来源。
2.3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
想要贯彻落实全新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规定,就必须注重施工人员的服从意识与实际行为,他们才是施工工作的具体落实者,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应当定期组织施工人员分类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自己所负责工作的科学施工技术,施工过程的注意事项,让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学会正确操作方法、各种设备运转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安全隐患的种类与存在方式,并对设备故障进行初步了解,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异常,学会爱护设备,自觉排查隐患[3]。此外,所有人员都应当树立责任意识,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若发现其他人存在错误操作,应及时提醒。
2.4采用信息化系统
建筑企业应当采用信息化系统对施工过程进行统一的管理,该系统需要收录整个工程项目的具体设计图纸,最好采用BIM技术绘制的3D立体图,将管道、电气设备等都在同一张图纸中呈现,并标出每个部分所需的材料种类,据此估算所需材料的数量和要求资金,另外,在施工过程中,要建立另一份反映实际施工情况的图纸,并每日对图纸进行更新,呈现出切实的建筑样貌,便于进行观察和统一管理。此外,该系统还需要录入每个参与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个人信息,与其的详细分工,当出现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追责,也要录入施工队中所有机械设备的具体情况,方便人们查询哪台器械是空余的、哪一台器械的运转出现问题[4]。最后,还可建立一个施工专用APP进行信息共享,方便施工人员接收来自管理人员的最新指令和调派。
2.5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
要想保证建筑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工作的有效开展,还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出完善的建筑工程管理机制,这样才能为接下来的管理机制构建提供重要的基础。因此,相关企业应该加强对建筑工程管理机制的完善力度,针对项目中普遍存在的分包现象进行有效的控制。
2.6重视材料管理
施工前,施工企业应派遣专人进行材料的选取、购进,并做好监管工作,防止部分人偷工减料,中饱私囊;选取材料时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选择价格实惠的品牌,合理减少施工成本;施工过程中,应呼吁施工人员注意材料养护,杜绝人为疏漏带来的材料大面积损坏。另外在验收时,应对各处材料强度和性能进行抽查,确保其满足国家制定的统一标准。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建筑行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其发展状况,目前我国建筑企业间的竞争愈发激烈,想要抢得先机,就必须切实采取行动,提高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山冬.对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8):201+203.
[2]黄育兴.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19(01):205+208.
[3]刘学智.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03):196-197.
[4]张武.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分析[J].江西建材,2016(21):295+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