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工程项目,极大的缓和了城市快速发展与人口不断增长之下的住房紧张问题,但是由于此类工程包含的作业内容较多,在建筑工程具体施工作业期间非常容易受到内外部因素干扰,而出现施工管理不到位的问题。针对此种情况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依托专门的管理系统,对于项目施工作业过程中的全部信息进行有效的收录,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项目高质量、高效率的建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1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涉及施工方案设计、施工图纸绘制、建筑材料与设备采购、施工过程管理等多项具体工作,具有工作范围广、工作量大、信息庞杂、制约性强等特点,这些工作在实际开展期间需要进行大量信息的查阅,以此才可以在共享的信息之下做好每一项工作。所以施工单位要加强对各项施工信息的传输及查询,以此降低传输阅览时间,提升工程建设效率。对当前一些施工单位的施工项目信息管理现状进行研究分析,了解到施工项目信息传递查阅交流探讨时间过长,使得工程在施工作业效率低下,施工质量差、安全事故率高、成本提高等问题。所以工程施工单位需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以此构建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借助于系统来完成与工程施工有关的信息传递、交流等工作。
2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面临的问题
2.1信息技术应用人员缺少专业性
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缺少实践性。由于缺少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信息技术的应用停滞在理论层面,严重制约着信息化建设发展。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停留在简单基础性工作层次,专业应用软件的技术匮乏导致信息技术在资金管理、施工技术研发、施工进度监管等方面的应用受到限制。
2.2信息化技术应用程度较低
在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程度较低。建筑施工单位内部设置局域网,实现信息传输、项目数据共享等基础性信息化技术应用,无法建立与合作单位的信息交互与分享。由于建筑工程管理软件技术的滞后性,信息沟通功能缺失,阻碍着建筑施工管理的信息技术发展。
2.3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
施工管理现场大多数都配置了监控设备保障施工质量,但是小规模的施工单位缺少监控配置。安装监控设备是监管施工现场操作规范、实时了解施工进程的关键措施。缺少监控设备的施工单位,难以实现对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导致施工现场管理不及时、对施工潜藏的危险与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无法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施工问题,造成人员伤亡与经济财产损失、施工返工、验收不合格等问题。
3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建设策略
3.1重视前期准备工作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进行施工项目信息化管理工作时,要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工作,为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提供一个平台,促使工程建设信息能够被有效收集整理及利用。BIM技术是一种建筑信息模型,适用于建筑工程建设期间的信息化管理,能够对工程项目的全部信息数据进行收集整理,构建建筑信息模型,最终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同时本单位要对施工综合把握,施工期间的人员安排、调度及业务开展情况,结合网络技术及相应的工程施工管理软件,构建管理平台,以此使得工程能够在该管理平台的指导下进行良好的施工建设。
.png)
图1 BIM技术模拟应用图
3.2明确管理层级
工程施工建设的管理层级,主要分为三层,其中第一层为建筑工程项目的发包方与承包方,发挥着工程建设信息综合分析及施工决策的作用,要求双方公司内部的财务部、施工管理部、经营计划部、物资部、安全生产部等多部门负责人与员工均参与到工程施工的信息化管理当中,促使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合理、规避施工质量隐患,确保建筑工程建设双方的利益免受损失;第二层为工程施工项目部管理层,该层主要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部门进行的管理工作,可结合之前制定的工程施工进度计划,来比对具体施工时的进度情况,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同时管理部门还需要结合工程每日施工项目内容,施工所用的建材数量、质量情况进行信息管理[1]。第三层为施工队伍管理层,建筑工程施工期间的作业人员要根据数据信息管理系统、施工进度计划完成施工任务并将每天的施工任务完成情况的信息传输至管理系统中,促使管理人员结合这些信息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全程、全方位的管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管理人员需要将相关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第一层,待得出解决方法后继续进行工程施工管理。
3.3项目施工信息化管理
工程计划管理分四个方面,分别为总进度计划管理,主要由工程项目的发包与承包方共同商议后得出;总控制计划管理,由工程施工单位编订;总目标控制计划管理,由施工单位各个部门结合工程施工材料、进度、质量等信息,编订内容详细的进度控制计划;工程进度指导计划管理,由单位项目部编制。以此在各个计划的应用管理下,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综合各级管理信息,统筹调度取得理想的管理结果[2]。进行工程造价管理时,可以将工程施工期间采购物资单价、总价格、每日使用材料数量、库存量等数量录入其中,每天综合项目运行的实时状况进行建材的定量发放,在确保工程施工材料充足的情况下,降低材料浪费。
3.4提高信息技术专员的综合素质
第一,招收信息化专业人才。建筑企业应招收信息化人才,来拓展信息化技术功能。严格规划信息化人才的招聘流程,践行信息化理论知识。招聘流程应分为笔试与面试两个阶段,以科学考量人才的信息化技能[3]。笔试内容包含计算机基础理论、信息技术应用等,以了解人才的信息化综合素质;面试环节,应设置开放性题目,让其写一篇关于信息化建设的论文,以答辩方式进行面试。面试官的组成应为人力资源管理部、施工单位管理层、建筑企业信息化部门技术指导。由多个部门共同商议,综合确定人才的去留,保障人才的专业技能符合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求。
3.5强化信息技术的应用程度
结合实际工作需求,拓展信息技术功能模块,保障施工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效益。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技术的功能包含信息存储、收集、检索、管理、交换、整合等,利用信息价值分析建筑工程发展方向、施工质量与规范,充分挖掘信息化技术的信息价值,促进建筑企业工程管理的信息技术进步[4]。例如,在施工进度与设计图纸出现偏差时,分析施工数据得知是施工操作不规范导致的质量问题,故及时将信息数据传输各领导层。由建筑工程负责人、施工监理、图纸设计人员展开会议,商讨质量问题的补救措施,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在此过程中,信息数据的准确传输、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成为关键,为建筑企业保障了施工质量。
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施工作业期间的信息管理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构建的信息管理系统,便可以对工程建设的全程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把握,参考各项施工信息进行施工资源的合理化配置,确保关于工程建设施工的各项决策应用可行性高,促使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效率有着很大的提高,且安全风险小,施工人员可以在安全的作业环境下完成各个施工项目的作业工作。
参考文献:
[1]李明曦.新形势下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探究[J].建材与装饰,2019(16):191-192.
[2]苗博敏.关于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的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6):231.
[3]褚锡星.对基于信息化的工程建筑档案管理建设方法的研究[J].山西档案,2019(02):113-115.
[4]和梦露.互联网+时代下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J].内江科技,2019,40(03):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