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李启程
[导读] 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围绕着工程造价管理所展开的改革也取得了一

        摘要:随着建筑施工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围绕着工程造价管理所展开的改革也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而BIM技术在其中的应用则为相关工作者带来了新思考,更解决了传统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践应用
引言
        因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涉及面较广,所以通常会以施工方案为依据,进行具体工程量的核算并完成工程量的价格组定。这一过程通常会涉及到大量的数据核算,其中还包括一系列繁杂的加减与归项,所以充满了不确定因素。尤其当出现工程量增加或更改设计等情况时,更无法保证计算的准确度,为了解决由于计算不准确而造成的风险,我们必须要推进BIM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一、BIM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有很高的地位。工程造价管理应在BIM技术下进行应用,这样能更好的保障工程造价管理使用的准确性及合理性。通过BIM技术的可见性增加建筑施工的效率及施工准确性。BIM技术的协调性减少了建筑材料的浪费,同时为建筑施工节省了不必要的时间浪费。而BIM技术的模拟性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准确的模拟分析,使工程造价管理得到更加具体的数据支持。从而能让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发挥与应用,BIM技术的应用对工程造价管理有着明显的推动作用。在建筑施工中将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进行结合,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二、传统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具体来说,传统工作模式下这部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造价管理信息的共享程度难有提高
        新形势下,工程造价管理中信息资源的优化共享是这部分工作改革的关键,然而因为企业缺乏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所以这方面的改革也尚未切实有效地推进落实。而信息流失、传递失误等问题也一直在频频发生。信息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依据,所以今后需要集中力量解决好这方面存在的资源共享度低的问题,以减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并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
2.信息平台的建设尚未完善
        因为信息平台建设尚未完善、整体相对滞后,工程造价管理中各业务部门间的协调配合也始终缺乏统一规划,所以其全过程造价管理的优化改革也一直处在停滞不前的状态。很多施工企业只能继续沿用以手工记账为主的管理模式,不仅工作量巨大,而且非常容易出错,已经影响到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准确性。新形势下,我们需要进一步推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改革,构建完善的信息平台,为BIM技术在相关领域中的应用打好基础。
三、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1.项目决策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前期决策阶段,主要是要进行工程投资决策的制订,工程人员需结合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要求与目标等,确定最佳的投资计划。在此阶段,造价管理人员需针对可能存在的客观影响因素、不确定性因素等,采用主动控制方式,协调不同工程主体的意见,进而确定最佳的工程建设方案。
        由于BIM技术内包含了工程数据库,在该数据库内集成了所有的工程信息,在工程决策时,工程人员能充分分析历史数据,保障投资估算的科学性,在工程
初期进行工程造价的控制。BIM技术应用中通过虚拟模型的构建,能对相关的影响因素加以科学控制,实现相应的预防与控制。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后期造价管理的基础与前提。


2.项目设计阶段
        从设计阶段的资金消耗来看,虽然其在整个工程项目中所占的比重相对较小,但是,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却很大,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工程建设中,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要满足限额设计的要求,只有这样,设计人员才能从经济性与技术的角度来提高整个设计的质量,实现设计质量的优化与调整。在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能有效避免设计概算的不稳定性,保障工程造价能发挥其价值。当BIM数据模型建立以后,工程设计单位能将工程中包含的系统模块、安装环节与结构模块都融入BIM模型,实现传统二维设计与数据库工程信息的整合,再加上其他维度的应用,最终用三维设计的方式提高了设计质量。限额设计是当前设计阶段成本控制中最为常用的手段,有效提高了工程造价的准确性,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可以在设计中充分应用BIM数据库,依据建设需求与目标,实现设计优化,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后期的工程变更。
3.项目施工阶段
        在工程施工阶段,一些建筑工程多会经历长期的施工过程,这种长期性使得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常常会出现各种的不确定因素、变动性因素,比如,市场的波动可能会造成工程材料价格的变动,而政策的调整可能会造成更大的不确定性。而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有效实现了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变动性因素的控制。根据有关数据显示,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占总造价的60%~70%,在此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极为重要,相关的造价管理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数据库中的工程信息,对各个阶段的消耗量、数据等实施精确的计算,保障造价管理能始终遵循定额控制与管理的原则。此外,BIM技术还建立了相应的软件平台,能实现工程全过程、全方位的监控,而工程部门可以根据现场的施工情况,进行工程造价、进度与质量的综合管理。
四、BIM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优势
1.提升建筑工程数据的准确性
        因BIM技术可以减少因传统建筑工程平面设计图纸所带来的数据与建筑施工的差异,提高了建筑工程施工数据的准确性。因BIM技术将建筑项目及施工过程进行模拟,提高工程造价管理数据的合理性。因BIM技术将建筑施工过程中所要涉及的支出单位进行数据分析与沟通协调,提高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支出数据的准确性。
2.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
        在BIM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模拟中,我们能更好的掌握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对建筑施工效率进行管理与监督。在BIM技术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模拟的时候,可以得出大量的准确数据,这样就对建筑施工期间所需要的人员开销及施工设备,施工材料进行管理。同时BIM技术中的5D模型,可以根据建筑施工中所遇到的现实情况的改变,通过对专业的数据分析及更改,制定出更适合当前阶段的方案,通过对工程造价数据的管理,让建筑施工过程更加的合理。
3.使工程造价管理适应时代发展
        在BIM技术的使用下,建筑工程行业从一开始的建筑设计方法,到建筑实施过程使工程造价管理的每个阶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但是这种改变比传统的工程造价管理,更加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状况。在对BIM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结合使用中,为建筑工程行业节省了人员开销及建筑材料成本。增加施工准确性,提高施工人员安全系数。在这样的结合下,使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符合现在的发展需要。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的实施中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为了使建筑工程管理能够更加的符合我国当下的建筑发展形势,我们要充分的将BIM技术与建筑工程造价进行结合使用,为我国建筑行业可持续性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洪瑞旭.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住宅设施, 2016(3): 53-55.
[2] 叶术娟. 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5(28): 57-59.
[3] 汤德俊. 基于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科技经济导刊, 2017(14): 26-2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