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中存在的问题和改善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王志尧
[导读] 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

        摘要:农村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农村公路具备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技术等级较低、受益人口众多等特点,其工程质量直接影响着区域内人民生产生活,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的公共基础设施。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加,农村公路在建设中暴露出了很多工程质量问题,本文通过联系农村公路质量现状,探讨如何质量监督提升农村公路质量水平。
        关键词:农村公路;质量监督 ;改善措施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公路在国家公路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村公路一般是指通乡(镇)、通行政村的公路。根据行政级别划分道路等级,分为县道、乡道及村道。近年,由于国内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不断提速,农村公路的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是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 暴露出了很多工程质量问题,给村民出行埋下了安全隐患并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农村公路工程的现状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逐步推进,农村公路、桥梁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数量大幅度增加,但农村公路普遍具有建设地域分布零散、施工队伍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工程质量意识淡薄,使质量监督工作面临不小的挑战。
        二、农村公路质量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建设单位程序化管理意识不强
        依照公路工程质量监督程序的要求,建设单位在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后、工程开工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施工许可或者开工备案手续,但实际工作中建设单位往往在工程已经施工后才开始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施工许可办理下发的更晚,甚至个别农村公路在主体工程施工结束后才开始办理相关程序,使质量监督工作不能及时与工程施工同步,给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二)设计文件质量不高
        设计的合理与否会对工程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农村公路的设计主要以村道为主,由于部分设计单位对农村公路的重视程度不够,设计人员责任心不强等问题导致设计不合理,进而造成工程出现质量问题的现象时常发生。例如,由于现场勘查不详细,设计的防护、涵洞、排水、安全设施等工程设计位置在施工现场无法对应,挡土墙高度、厚度,排水断面尺寸,涵洞管径不满足实际,导致工程施工期间出现大量变更,也为施工质量埋下隐患。
        (三)监理单位到岗率低、监管能力不足
        农村公路普遍具有点多、面广、技术相对简单、建设规模较小、工程监理费较低的特点,很多项目中监理单位普遍不能按合同要求配备监理人员和检测设备,实际派驻人员往往既没有职业资格证而且业务水平还低,不能严格把关项目施工工序、施工工艺,不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规定的频率进行抽检,过程监理资料缺乏真实性,监理试验室自控体系不完善,试验工作流于形式,无法保障工程质量的监管效果。
        (四)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管理粗放松散
        农村公路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往往将经济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缺少严格的项目管理和工程质量控制措施,存在项目建设管理方式粗放、质量把控能力不强、质量保证体系不健全、质量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距离上级部门要求的质量耐久、工程耐用、安全可靠的要求还存在一定距离,具体体现在施工组织计划的落实和施工进度安排较盲目,合同管理不到位、原材料的进场自检不严格,首件工程认可制不落实,关键工程和隐蔽工程缺少质量控制措施,最终导致一些常见的工程质量问题反复出现。
三、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的改善措施
        (一)加强培训,提高建设各方管理水平
        为充分发挥建设各方的主观能动性,明确各自的管理责任、工作流程和质量要求,可建立由监督机构组织牵头的定期质量培训机制,培训对象由在建项目的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组成,使项目建设各方在学习交流中提升工程管理水平、提高质量控制能力、消除工作误解,建立起公开透明、责任明确的项目建设理念,打造质量过硬的农村公路。


        (二)加强设计审查,提高设计水平
        工程设计文件是保障工程合理可靠的第一环节,设计单位的资质和设计人员的综合水平是保证设计合理的关键,因此,建设单位必须重视设计单位的选择。在选择设计单位时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对各设计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评选,选出最优的设计方案,只有科学合理的设计才能为工程的顺利进行,以及工程高质量建设提供保障。另外,加强设计审查,可以杜绝设计单位在勘查不详细的情况下,设计人员凭借以往的经验设计,减少设计与工程现场实际无法结合的情况,使设计文件能有效指导施工。
        (三)强化过程监督,抓住核心环节
        一是,加强监督预控力度,将质量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严格执行质量监督管理的受理程序,在开展质量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将不同施工阶段的重点工作内容和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作为重要的监督控制内容[1]。二是推行首件工程认可制,在路基、路面、桥梁等的主要分项工程及关键工序施工前,由施工单位申报、监理单位批准后建设单位、质量监督部门共同参与首件工程从准备至施工最后到验收。在进行首件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制定出详细的施工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监督人员审核;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收集整理施工中的各项检测数据,施工完成后对其工程质量进行检测验收,最后将首件施工中的各项参数资料、操作工艺等进行总结分析,将质量可靠、技术成熟的首件工程分析结果作为该分项工程开工的基础条件,该分析结果和技术总结将用于指导后续工程施工。三是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和检查力度,重点检查质量保证体系运转情况。具体检查工地试验室转运情况,检测设备、仪器的完好程度、抽查频率和抽查结果,并对抽查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核查[2]。四是,加强对监理工作的监管。重点检查监理程序是否标准,监理过程是否规范,监理日志内容是否真实完整,监理资料是否完善,施工中的重点内容和隐蔽工程是否监控到位。
        (四)通过合同管理和信用评价,增强各方履约意识和管理能力
        工程质量监督、监管中应加强合同管理,构建起一个诚信、守责、公正、公平的公路建设市场体系,维护建设市场秩序[3]。具体措施为:一是对从业人员的项目履约情况进行信用评价,主要是对从业的施工、监理人员的信用评价,增强从业人员的履约意识,落实主要人员的质量安全管理责任;二是对参建企业进行信用评价,通过施工、监理合同从源头杜绝违法分包、转包行为,坚决杜绝“一流队伍投标、二流队伍进场、三流队伍施工”的违法行为,保障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三是要奖罚分明,建设单位要定期组织对参建单位进行考核,对考核中履约不达标、工作不到位的施工、监理单位和个人,依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奖优罚劣,促进工程健康进展。
        (五)落实监督处罚措施,加强质量监督力度
        根据《公路水运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相关要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可委托质量监督机构对公路工程质量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但因为各种原因,笔者所在的质量监督机构多年来从未被赋予行政处罚权,导致监督处罚无法落实,质量监督效果实际上也大打折扣[4]。笔者建议,为加强质量监督力度,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将质量监督执法权赋予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机构在强化监督队伍专业化的同时强化队伍执法能力建设,实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
四、结束语
        为提高农村公路质量水平,一方面必须在提高从业者质量意识和专业素质,加强行业监管,完善监管体系等方面多措并举,另一方面要强化政府主导,建立完善的农村公路质量监管机制,从而真正实现为农村公路质量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黄涛.农村公路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存在问题和改进[J].珠江水运,2019(15):23-24.
        [2]张占成.农村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分析探讨[J].四川水泥,2019(07):26.
        [3]张强.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措施探讨[J].低碳世界,2019,9(05):272-273.
        [4]聂燕.研究农村公路质量监督管理及控制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04):211-2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