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造价控制是工程设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贯穿在整个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企业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造价控制,可以使得工程项目的成本明显降低,项目效益也能够提升。工程造价控制对于提升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对于企业自身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文章便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全过程造价控制要点进行探究。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全过程;造价控制
近年来,全过程控制的理念在不断完善,同时也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行业当中,对于建筑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全过程造价控制对于建筑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只有通过对全过程控制进行研究分析,才能进一步在施工过程中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降低施工的成本,从而发挥出全过程造价应有的作用,这样才能使得建筑工程的管理水平可以稳步提升。
一、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阶段分析
1.1决策阶段
在建设工程开展过程中,工程造价的投资决策阶段对全局建设有决定性的作用,工程造价来自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投资决策。该阶段需依据概算定额、同类工程造价指标等编制费用估算文件,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投资估算的合理性与相对准确性,编制合理的项目投资建议书。在该过程中,对于该项目在经济上是否能够创造合适的社会效益,该项目使用的技术是否先进经济,项目资金是否全面落实并做好了可行性研究与调查等问题,受委托的咨询单位应有充分的论据与分析,完善可行性研究方案,帮助决策者得到可靠的决策依据。此外,还需对项目风险进行合理分析,并制订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1.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工程造价费用依据投资估算,直接影响着项目的实际收益,所以必须对设计阶段的造价工作做好控制。对于建设工程的总寿命费用来讲,该阶段的设计费用支出占比在1%以下,但是该阶段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占比高达75%以上,因此不能忽视该阶段的设计工作。在全过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应该将设计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作为重点,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应该具有合理性、准确性,符合国家与行业的相关规定,确保工程造价工作符合设计前提。根据这一点,让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工作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控制工作,也是造价的源头控制工作。该阶段利用招标的方式选择最合适的设计单位,保证最终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最高。此外,还应努力实施限额设计制度,建筑工程项目的最高限额应该以项目立项审批的投资金额为标准,再对工程施工进行逐项拆解,优化各项设计工作,从而让建筑功能性更高,更符合用户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将预算指标和设计标准作为起点,严格按照核算工作和要求进行,把握好工程造价,从严审核工程图纸,保障工程设计方案的可实施性,减少项目风险。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推荐运用BIM新技术,该技术可以优化设计方案,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并让建设单位获得全面的工程量信息,从而保障工程的效益。BIM技术还能实现施工碰撞检测,及时找出多次交叉的施工节点,从而做到针对性优化,为后续施工工作减少大量难题。
1.3招投标阶段
在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进行到招投标环节时,需要根据招投标文件来实现合理化造价控制,费用依据为设计阶段的设计概算。当代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与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各行各业的设备技术都得到了进步与更新。因此,招投标控制工作与投标工作的预算人员必须具备优秀的专业素养,再加上充分的施工经验与工程设计知识,以及对新材料与施工技术的综合性学习知识,如此才能保证在工程量计算时做到精确。工程项目投标书的编制工作应具有系统性,评标小组在进行客观评价时也需要借助投标书中的施工设计、技术措施、施工质量与企业业绩等,所以建筑施工单位应主动进行市场竞争。负责投标工作的投标小组应具有良好的组织力,投标小组中应该是企业内具有优秀经营理念和管理方式的人才,比如各部门的负责人、技术人员、造价师、财务人员等,这类人员对招标书的内容有全面的理解,再根据该企业的实际运营情况进行工程报价的预算,做好报价的投标工作。
1.4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在全过程造价控制中至关重要,必须进行全方位、动态的管理。首先,要做好建筑材料与设备的招标或询价工程,确保采购规格、型号、材质等技术指标符合需求,性价比最高,到场做好存放管理,避免损坏;其次,需要及时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消耗指标,特别是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量,及时调整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各类工程偏差,将所有的施工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再次,需要对工程的费用变更(包括现场签证、工程变更、索赔等)足够重视,工程发生任何变更都会让原合同成本受到影响,所以必须严格按照变更签证制度进行,将工程责任和各项工作落实到责任部门和个人,并进行严格管理监控,对于可控范围内的变更问题,需按照正确的审批流程审核工程款清单,保障后续工程结算工作的正常开展;最后,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对成本费用进行严格审核,还需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找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进行强化。
1.5竣工阶段
对于全过程造价控制工作而言,竣工阶段是整个工作的末尾,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是否能顺利结尾。竣工阶段的造价控制,需要运用现代化信息工具来提升材料分析的准确率,将建筑工程造价工作中所利用的所有材料与资料都进行统一整理归纳,并将其完整录入工程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使竣工阶段的结算审核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另外,结算审查人员还需与项目参与方及时沟通,获取工程所需资料,提高工程竣工结算审查的准确性、合理性与有效性。工程竣工结算审核工作的效率不断提高,对整体工程的成本节约也有极大帮助。
二、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方法分析
2.1重视原材料的造价把控
在目前的建筑工程管理中,利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来开展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在材料造价控制方面还需不断努力,从而确保工程的实际收益达到理想状态,这就需要按照实际施工进度对各种材料进行合理规划,分批次采购,进场使用时进行限额领料,杜绝浪费和不合理损耗。
2.2利用标准化手段
完善造价控制体系,制订标准化管理方案。在采用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进行建筑工程管理时,所有施工人员都需按照造价控制系统开展工作,使工程预结算工作更加精准合理。
2.3利用信息化控制方式
利用信息化控制方式,使建筑工程管理造价信息做到资源整合,明确分工,尤其是在设计阶段,应积极使用BIM技术与工程造价软件等,帮助造价管控工作顺利进行。正式施工阶段也可利用视频监控技术或VR技术,做到合理把控。另外,可利用建筑材料信息化管理系统来完善造价信息,进行动态控制,及时对比分析,发现潜在问题,优化调整项目施工。竣工阶段也可以利用BIM技术的数据库信息完善造价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利用全过程造价控制进行建筑工程管理,可以全面把控工程节点,再利用现代信息化方式将全过程造价控制做到科学化、精确化,从而使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培.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管控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1):49.
[2]杨宁.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全过程造价控制措施探析[J].安徽建筑,2018,24(06):294-295.
[3]詹友金.全过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8(1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