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阶段,随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社会公众对高品质建筑有更进一步的期望。在建筑工程中,质量控制是为了达到一定的质量要求从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一般来说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在满足工期和造价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本篇文章通过对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与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意义进行阐述,分析现阶段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具体策略。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策略
引言
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之下,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不仅仅在于满足基本居住及使用要求,同时相较于以往也更加关注房屋建筑的本身的品质,建设单位、施工企业能通过建造高品质的建筑获得社会认同,提高品牌价值。为此,相关的管理单位应当更加注重建设工程的质量管控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减少建筑工程质量隐患及缺陷。因此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1提高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原则
在建筑工程阶段,无论是对于前期勘察设计工作还是建筑施工来说,都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就是做到从消费者和企业的双重利益去考虑,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是建筑工程面向的客户,如果没有从他们的角度来进行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会对他们产生直接的影响。从企业的利益来考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通过一系列的管理措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其次,工程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应该做好进度互相之间的平衡,包括成本控制、进度管理等,不能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从而对其他方面造成较大影响,这是不利于建筑工程综合发展的。另外,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建筑风险上规避,保证建设工程顺利开展。
2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2.1影响工程设计勘察质量的不利因素
设计勘察工作的主要目的通过对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的测绘、勘探、测试及综合评定提供工程建设所需基本资料。设计勘察方面存在着漏洞,主要表现在:勘察人员对相关地区地质、水文情况缺乏勘察缺乏经验,不能对于地质构造条件做出准确的分析;复杂场地周边,因场地权属、地形条件等问题存在一定勘察难度,使勘察数据不足;场地内低洼地区存在池塘等积水前期无法勘察,无法为设计提供准确数据;施工人员没有经过对现场勘察数据分析就进行下一步工作等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巨大的影响。
2.2影响工程设计质量不利因素
首先建筑设计是设计根据建设单位需求及用地规划条件进行设计,从初步设计到施工图设计需要一定周期,但建设工程本身投资数额较大,部分建设单位面临投资回收压力,对设计单位施工图出图时间要求较苛刻,造成设计单位施工图内部审查时间不足,影响施工图质量。其次部分建设单位对年度投资管控较严,项目急于开工,采取项目土建工程、装饰工程分阶段设计,如前期建设单位对后期装饰需求不够明确或在建设过程中因建设单位需求随设计经济发展有所变化,将会产生较多设计变更对工程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2.3施工管理人员对新技术应用需要一定过程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施工工艺很难满足新时代建筑质量提升的需求,而且,随着新技术在新时期建筑行业的广泛运用,这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施工人员素质要求也不断地提升。纵观实际的施工管理与过程,现场的、施工管理人员、造作工人对新技术应用需熟悉过程,使得新技术的应用出现瓶颈,甚至是出现很多的操作漏洞,施工人员在管理与施工过程中经验不足,容易出现疏漏,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2.4压缩合理工期,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
部分建设项目面临销售或社会需求压力,对项目进度要求较苛刻,甚至存在压缩合理工期的情况,造成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人员或一线操作工人阶段性不足,如施工单位自身管理力度不足将造成施工质量监督部分确失,对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
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3.1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加强新技术、新工艺培训
随着建筑行业发展,我国建筑相关法律、法规已相对完善,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应根据建筑法律、法规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加强相关管理人员配置,明确管理职责,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随着建筑市场发展,近几年建筑新技术、新施工工艺相继出现,相关建筑企业要,要适应建筑业发展,提高自身社会竞争力,企业内部需建立相对先进的企业标准,加强管理人员对新工艺、新技术学习培训。
3.2加强工程勘察设计阶段的管理
首先,建设单位需在建设规划建设条件下,深入作好市场调查工作,根据明确自身需求,作好设计方案比选工作,择优选择经验丰富的勘察、设计单位,土建及装饰设计力求同步进行。建设单位可选择经验丰富的工程咨询单位对项目前期进行市场调研及勘察、设计管理工作。
建设单位应给勘察设计单位提供有利现场条件满足勘察设计要求,给勘察、设计预留足够时间完善相关勘察、设计工作,作好设计成果内部审核工作,内部审核完成后,才进行施工图审查,到建设管理部门完成施工图备案,组织设计、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进行图纸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完成后再展开下一步施工。
3.3加强施工进度管理
工程进度的控制贯穿于整个建筑工程的过程,项目开始前要科学合理地做出项目进度计划节点,项目进度计划节点包括主要工作完成时间,设备进场时间、分包单位进场时间,后期试运行时间、验收完成时间。建设单位编制进度计划节点时应预留风险因素影响时间,避免因环境变化造成工期延后。
建筑企业组织施工前首先根据项目特点、施工合同要求的施工节点编制总体施工进度计划,预估可能存在的工期风险因素,在施工管理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劳务等作好准备工作,避免盲目抢工,造成工程质量管理力度下降,影响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情况编制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与总进度计划进行对比分析可能出现的偏差,及时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或采取纠偏措施。
3.4提升管理施工人员综合素养
为了加强管理人员对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提高管理人员技能,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必须要对施工管理进行周期性的专业培训,主要是针对于专业技能、质量、安全意识的培养。这样的情况下,管理人员,还是施工人员,他们都能逐渐的树立起“质量为主、安全第一”的思维。另外,还应该制定出项目管理人员培训计划以及评价标准,保证管理人员可以对相关的专业知识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才能实现对项目施工质量以及进度的合理控制,使建筑项目施工质量可以满足实际的使用需求。
结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中,工程质量与企业的利益以及市场价值都有着重要的联系,也是消费者最关心的要素。在具体的施工中,有关人员应该从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中出现的问题出发,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提高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做好相关工作,促进建筑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灵娟.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J].四川水泥,2020(01):185.
[2]田畅顺,黄晨,郭树荣.浅析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发展与完善[J].门窗,2017(2):177.
[3]刘长永.简述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9(2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