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7/2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7期   作者:杨振江
[导读] 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技术方法,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
        摘要:精细化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技术方法,在很多领域得到广泛运用。文章以建筑给排水工程为例,具体阐述了精细化管理手段的概念,精细化管理方法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每一个方面都得到了应用,像项目分包、材料质量把控等等,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管理提供了可实施方案,也为项目工程的管理提供了参考价值。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建筑给排水;运用
        精细化管理是指一种将企业战略规划落实、贯彻到各个工作环节中的管理方式,它作为企业执行力的重要体现,已经成为了一项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因此,在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工作者要深入研究精细化施工管理,并采取有效策略,优化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效果,提升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理的发展水平。
        一、阐述精细化管理
        1.1精细化管理的含义
        目前,精细化管理作为新型的管理模式,被广泛地应用到工程建设中,细化管理的方式就是将职责进行落实,将职责落实到每个人上,对管理者的责任意识进行提升,使工作效率有效提升,进行逐一落实的方式,确定每个人的职责、权利和工作,促进了将精细化管理应用到建筑给排水工程,促使给排水标准化、系统化,将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结合,对管理模式的科学性进行了提升。
        1.2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内容
        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建设时,按照设计图设计的规范流程进行施工,可以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首先由工程施工人员将工程施工的位置进行确定,在施工的位置进行划线定点,测量好给排水工程数据,再由专业审核人员进行数据检测,务必保证详细的进行数据检测,从而减少误差产生。在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时,还要检验施工区域的土壤,避免产生积水的情况。对管道的质量要严格管理,避免出现管道破裂的情况。
        1.3管理价值
        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时,由于工作量大、人员复杂、工艺要求高、材料繁琐等因素影响,导致管理工作任务非常繁重。在实际工程建设管理时,一旦出现管理工作疏忽,将对工程建设造成巨大影响。因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必须严谨细致,主动规避相关安全管理隐患,为实现这一管理工作目标,则可合理运用精细化管理工作模式。通过精细化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工作都严格依靠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求开展,保证事无巨细的进行管理记录,严格控制建筑施工质量与成本,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经济性。
        二、给排水施工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不完善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
        为了保障工程质量,需要加大工程管理力度,要对工程管理的水平进行提升。现有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的管理存在着许多不当。在当下的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工作多由当地建设主管部门进行直接管理,从而导致对市政给排水工程管理监督不够全面,不能有组织性地进行工程监督管理。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时,无法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因为没有监管部门进行监督工作,从而导致工程建设质量不能达到要求。
        2.2不全面的质量管理意识
        在当下的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中,存在着缺乏质量意识的施工企业,使工程的质量无法达到规定的要求。比如为了节省施工的成本,应用一些不符合工程质量的材料进行工程施工工作,甚至有些为了能够尽快完成工程施工的工期,不按照施工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工程施工,从而导致了给排水工程使用时出现质量问题,还会引发安全事故,最终造成了人员伤亡,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三、精细化管理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的方案
        3.1对精细化管理意识进行提高
        因为市政给排水工程在进行施工建设时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想要保障工程质量,就要进行精细化管理。应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对施工人员的思想意识进行转变,并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工作,让管理人员对精细化管理模式有着深刻的认识,并接受精细化管理,展现出精细化管理对于管理的优势,对人员和自身管理进行多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从而达到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整体质量的提高。
        3.2对管理模式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
        明确精细化管理模式应用的具体条件。对具体条件进行主观层面和客观层面的分析,主管层面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中进行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应用,并对精细化管理模式有着深刻的认识。客观层面为在进行模式实施时,对工程管理的内容进行公开、共享,工程建设者进行信息交流,可以提升工作效率,对信息进行有效传达,从而使精细化管理模式的优势得以发挥,进而保障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3.3施工安全精细化管理
        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和专业水平是影响安全管理成效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企业要针对管理人员制定好考核制度,倡导竞争上岗机制,把有能力的人挖掘出来,以确保施工安全的精细化管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制定明确的安全管理制度,将安全管理责任具体到个人。(2)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监管。一方面,加大对施工环节、施工设备、施工人员防护用品佩戴等情况的监察力度,对于违反规定或不符合标准的问题,要及时指导纠正,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安全。另一方面,安全管理人员带领安全文明施工监察组及消防保卫组,每周进行一次“安全施工、文明建设”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部分,要及时停止施工,并派遣人员处理,且必须做好书面记录。另外,还要建立检测维修部门,对于施工中的机械设备要定期进行安全监测。
        3.4精细化管理模式在给排水工程建设的应用
        进行给排水工程施工前,对要进行施工的区域按照图纸进行现场的检测,并针对图纸制定多个参考点,进而保障参考价值。在建设管网时,对测量工作进行精细化管理,从而保障工程质量。①首先做好施工前的精细化管理工作,根据自身工程建设状况,对建设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做好精细化管理工作。对工程设计相关文件进行审查,确保设计图
纸与工程建设自身一致,检测施工现场的材料质量,对于检测合格的材料进行标注,并且允许使用,检验不合格的材料进行清理,清理出施工现场,从而保障工程材料符合施工要求,可以保障工程质量。还要对施工人员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培训工作,促进施工人员的精细化管理意识的提升,使得可以对精细化管理进行运用。②然后做好工程施工中的精细化管理工作。要想保障工程建设质量达到社会制定的要求,就必须最大程度的发挥精细化管理的优势,在保障了工程质量的同时,有效的对工程成本进行控制,要对工程建设的进度进行管理,确保每一项建设工作的质量,将工程管理者的责任进行分配,确保每个人都进行相应的职责管理,保障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从而保证工程质量。③最后要做好工程施工后期精细化管理。在完成市政给排水工程建设后,需要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员与质量监管方进行沟通,从而可以及时的进行工程验收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时,将精细化管理模式进行应用,可以对工程管理水平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而对市政给排水工程施工的质量起到了保障的作用,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施工的成本,推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夏钧.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165.
        [2]张邦吉.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实践[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1):193.
        [3]吴伟.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8(10):164.
        [4]李健中.浅谈精细化管理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居舍,2018(15):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