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由于我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所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院校在学生的招生培养方面还是有着一些偏见,更多的是偏向于理工而轻视人文,这样就会导致教育不平衡,所以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进行研究讨论,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
引言:
由于高职院校的迅速发展,也带动了高职图书馆的发展,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主要是技能应用型人才,每个专业都学习一门专业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毕业之后尽快的适应工作岗位,为企业带来效益,所以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将专门人才作为院校的培养目标,注重专业知识的教学以及节能的实践能力,从而也就相应的忽略的人文素质教育,这也是发展过程当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发展比较晚,所以其相对于其他的普通高等教育来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不断的完善。同时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它是专门进行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为社会提供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高层次技能型应用人才,普通高等教育只是单独对于某一个具体的岗位进行培养教学工作,不具备复合能力。所以高职院校的学生需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以及专业实践技能,同时还需要有着高尚的人文素养。但是就目前实际教学情况来说,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忽略了学生人文素养教学工作,都是重视现代科技知识的传授以及专业训练,这样就会导致很多学生在人文素养方面比较欠缺。虽然学生可以在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当中自行学习,但是高职院校的图书馆大部分都是由中专院校图书馆发展过来的,所以里面的知识储备以及知识层次都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而且有的院校由于不重视图书馆的建设工作,对于图书馆投入的经费比较少,导致了很多方面都不全,不仅仅是体现在人员配置上,长期下去就会影响到图书馆未来的发展。图书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1]。
二、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功能的开发与利用
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是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工作,这就需要院校以及政府各个方面共同去努力,因为目前的高职院校图书馆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
(一)图书馆是人文知识的聚宝盆
高职院校的图书馆收集了大量的书籍,并且种类繁多,所以图书馆就是人类文化的聚集地,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以在图书馆当中学习到很多新知识,开阔新眼界。在目前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教育需要进行不断的改革,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需要将图书馆打造成院校的知识文化中心,并且营造好学习氛围。让大学生在图书馆当中汲取知识。我国国务院曾经就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当中指出:“高等教育需要重视的是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精神 以及实践能力,需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以及科学素质”,这里面都已经明确指出了需要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可见人文素养对于大学生的发展有多么重要。高职院校图书馆充当的是学生的知识库,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丰富自己的知识,学习中国历来无数优秀人们的思想,从而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进而能够养成正确的情感以及价值观,这样对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有着很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图书馆是现代信息传递的急速通道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目前高职院校的图书馆也需要向着自动化、网络化方向发展。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都在建设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等等现代化图书馆,学生在图书馆当中就可以快速的获取到想要的信息,并且相对于之前传统的图书馆,这种知识面更为全面。由于科技的发展,目前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文献书籍的传播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也是给高校开展人文教育提供了很好的便利,有效的延伸了人文素质教育领域。
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充分的利用好自身的优势,依托于目前的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一个现代信息传递的急速通道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便利[2]。
(三)图书馆是营造人文环境的最佳场所
因为在高职院校当中,只有图书馆当中是拥有丰富的藏书,这些自身条件就决定了图书馆是最佳培养人文环境的场所。同时图书馆还需要对于环境进行建设,突出图书馆的清净、整洁、文明有序的良好氛围,这些环境将会帮助大学生静下心来研究文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读书的良好习惯,促进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当大学生沉浸在图书馆的学习氛围当中,就会在此过程当中让学生懂得如何尊重他人、遵守纪律,对于培养优秀的文化品质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3]。
三、高职院校图书馆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确定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塑造人
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人的内心素养以及知识,丰富人们的眼界。高职院校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培养出具备合格的专业技能特长、创造能力以及有着文化底蕴的人才。由于社会的发展和市场企业需求的影响,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发生的转变,过多的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认为学生只要专业技能运用好就算是达到了要求,这样只算是在实践方面合格,但是在人文素养以及人格精神方面却不一定。所以这种过多偏向于理工实践的想法,导致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成为了缺乏文化知识的工人。由于目前教育改革,这种想法正在被不断改正,高职院校也开始注重学生的人文素质建设工作。高职院校图书馆是高职院校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功能性建设,其具备着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人文素养,这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将图书馆的作用完全发挥出来[4]。
(二)营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在服务创新中陶冶人的情操
高职院校图书馆需要秉承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理念,尽最大努力为学生提供最好的人文阅读环境。首先就是需要对于图书馆的阅读氛围进行营造,从而才能够让学生在这种氛围当中收益,其次就是尽量消除掉令读者不满意的做法或者措施,例如有的学生觉得图书馆的闭馆时间太早,或者是书籍借阅方式不方便等等,同时为了更好的服务学生图书馆还可以采取意见箱的做法,让学生进行投稿,然后在学生的意见基础之上进行改善,从而体现出图书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最后就是需要制定出以人文关怀为基础的图书馆管理制度。目前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二十左右的年龄,其思想都是正在成形的过程当中,所以图书馆的管理制度需要为学生来进行设置,尽可能的保障学生的利益以及需求,从而才能够营造出优良的人文环境,在服务创新当中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加强人文精神教育,以高尚人格感染人
在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培养建设当中,如果只是单独依靠课堂当中的讲解是很难有效果的,需要有榜样的力量来进行培养。古语曾说:“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所以图书馆的工作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人文精神建设,然后才能够进行自身作则,言传身教,用自身高尚的品格带动学生婴喜爱那个学生。
四、结束语
综合上所述,高职院校需要意识到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图书馆资金投入加大比例,同时图书馆工作人员也需要进行自我素养提升,充分发挥出自我带动作用,以此促进学生的人文素质建设工作。另外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离不开图书馆的作用,对于图书馆的服务理念需要做到以人文本,尊重读者的意愿,服务好每位读者,从而能够促进图书馆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万世俊. 高校图书馆资源提升高校人文素质教育[J]. 办公室业务, 2017(17):183-183.
[2]晋祎一. 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提升研究[J]. 明日风尚, 2017(16).
[3]朱慧.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J]. 河南图书馆学刊, 20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