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时代中国教育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课堂建构的不断探索,各级各类学校的教研、交流互鉴、教学探讨活动均以课堂如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研究路径,活动方式以理论培育、实践探讨、示范引领等形式展开研讨。现就教研员、教师如何在活动中听课、评课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在教研活动中起到一些作用,那么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师听什么、评什么、评鉴的要素有那些。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堂 评鉴
现以广州市陈丽玲名师工作室到贵州省毕节金海湖新区响水中学开展教育帮扶活动为例,谈谈一些看法:
一、组织者如何提升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能力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次活动的开展,一般由以下几个步骤组成:
第一,活动前的准备。这一阶段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活动方式、活动意义、预测活动效果或要达到的目标。要求组织者和参与者明确应该完成的任务事项。
第二,活动过程。是活动的主体部分,是衡量活动是否达到目的的关键环节,是整个活动的中心。一般在在专题讲座、听示范课、交流活动中去完成。
第三,活动总结。组织者将活动过程总结、提炼得出活动产生的效应,向参与活动者提供参考,达到交流互鉴、共同提高的目的。
二、从一堂高三专题复习课——《图文转化之流程图解题思路与方法》流程
这是一堂“广州市陈丽玲名师工作室教育帮扶送课下乡活动”区级示范课,授课教师是广州市荔城中学陈杏辉老师,授课地点是贵州省毕节金海湖新区响水中学高三(1)班。
第一,从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看教学理念。
1.根据陈老师出示的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流程图题型的特点和在图文转换之流程图在做题中,形成逻辑思维和规范答题意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运用近几年的全国高考试题的命题情况作为导课,激发学生要掌握知识的兴趣和决心,体现教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
2.在教学方法上,陈老师的教学方法主要练习法、讨论法、点拨法。体现教与学的双边活动,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实践的教学理念。
以下是教学活动:教学例1为例。
第一步,出示题目——刺激学生求知欲。
例1.科学家培根等人曾提出一种科学知识增长的模式(如下图)。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这一模式。
第二步,让学生通过观察题目——培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的能力。
讨论该类试题的题型特点,充分酝酿,说出自己的看法,教师提示注意事项: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理清楚框框关键概念的地位或作用;理清楚箭头连缀概念的关系:并列、顺承、目的等。
第三步,让学生自己拟写答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
学生展示——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策略的要素,任务驱动、问题切入、最近发展。
第四步,教师出示参考答案——培养学生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出示不同的参考答案,在大量地观察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归纳得出相关的科学定律,通过实践检验形成科学理论……充分体现了育才成人的语文核心素养中。
第二,从对教材的理解看教学效果。
作为专题复习,教师牧举相关实例,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整堂课运用三个案例进行教学,突出图文转化之流程图解题思路与方法。整个教学过程真正起到了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既彰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肯定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教学例2、例3,要求学生总结流程图规范作答,学生互评、教师引导。
对这堂课的评价是:总体上看,教学结构完整,既有方法上的引领也有学生实践经验的提炼;突出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地位。从选择素材上看突出立德树人的语文核心素养,从训练方法上看又突出育才成人、以文化人的核心素养。
三,引发的思考——核心素养下的课堂如何评鉴
要解决评鉴问题,必须解决教师在听课中听什么、评什么、怎样评的问题。
第一,听什么?
一要听目标预设和达成。听关注学科核心素养、关注育人价值。二要听教学内容。听教师选择什么内容达成教学目标,实现从关注学科概念、关注核心概念到跨学科概念的转变。三要听教学活动。听教师怎样组织教学活动完成教学内容,关注探究转变为关注探究与实践。四要听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从教学工具的转变、教学情境的创设和关注学生生疑、释疑与解惑的过程。能否让学生在更多思考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是听评课重点。五是听教学活动中如何评价学生。教师运用的手段、语言,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有何变化、思维有无碰撞、是否有新的理念产生。
第二,评什么?
评教师上课的内容和方法。
针对教学内容的评价。一要评价教学理念。教师上课是否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是否从学生发展的理念出发确定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注重引领学生探究、实践。二是评教材的理解。对教学内容的增、删,次序的变化的合理性;对重点、难点是否抓准、抓牢并有效地体现与实破。三是评教学过程。评教师在当时条件下是否最优地组织教学,有效地解决教学任务;依据教材、学生特点,是否采取区别教学和个别教学的态度面对不同类型的学生,使其达到最优化。四是评教学效果。评价中鼓励被评价者参与讨论,有助于促进被评价者的反思和对教学效果的认同;要尽可能地做横向、纵向比较;评价的语言要准确、客观、有激励性。
第三,怎样评?
评的方法最常用的有:综合评价法、片断评价法、评点评价法和表格评价法。综合法评价法是对一节课或一位教师全部教学做评析,有对细节、片断的点评,也有全方位的分析、评价;片断评价法是对典型的教学片断进行有针对性的评析,可以对教学过程中导入、讲授、巩固等环节中某一环节进行评析,也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自学、讨论、自主实践等环节中的某一环节评价,也可以就教学理念、师生关系、教学方法、教材处理、现代信息技术运用、课堂氛围营造等方面中的一方面进行评析;评点评价法是指针对授课者实施的教学活动次序情形,及时做分析、点化、评议;表格评价法是根据评课的标准,制定比较科学、全面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并根据这个评价表评估课的优劣。
第四,评鉴的要素有哪些?
2013年11月中旬,曼彻斯特大学教育学院院长Mel West先生在江苏省江阴市华士国际学校考察期间说:“你们的听课、评课总是在说上课人怎样,没有说听课人怎样、学到了什么,也没有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这样的听评课不是在浪费时间吗?”很显然,对听一堂课,既对授课教师要有指导,又对听课者要有启发,还要关注学生的成长,为提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寻找路径才是听课评课的真谛。
一是对课堂教育设计三个要素即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案设计的评鉴;二是对课堂教学环节四个要素即教学导入、新知探究、强化巩固、总结提高的评鉴;三是对课堂教学行为五要素即讲授、对话、演示、指导、探究的评鉴;四是对课堂管理行为三要素即小组合作、个别教学、课堂评价的评鉴;五是对课堂教学类型四要素即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活动课的评鉴;六是对课堂教学策略三要素即任务驱动、问题切入、最近发展的评鉴。听课者各有侧重,评课时切入点不同。
总之,不管是教研活动的听评课,还是交流活动的听评课,还是教师的授课,我们只要掌握听什么,评什么,怎样评,评鉴的要素,我们才能在听课评课方面找到切入点,不至于上课乱套,评课乱评。也只有教师了解这些要素,在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达到课堂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刚. 核心素养导向下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的思考[J]. 新教育, 2018(1).
【2】耿建. 构建指向核心素养的深度课堂评价的若干思考[J]. 教育探索, 2019(4):3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