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则表明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存在于混凝土材料质量方面,而这种材料的质量问题长期发展必然会对整个水利工程质量以及水利工程正常运行使用等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为了保障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有效控制裂缝问题,应充分全面考虑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裂缝问题,进而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控制;混凝土裂缝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工程施工中经常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话题。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容易受到温差变化作用,产生收缩、裂缝等现象,对整个工程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需要相关人员做好混凝土施工裂缝防预工作,采取科学的处理技术,实现对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有效控制。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成因
1.1混凝土材料特殊性导致裂缝形成
首先,在进行施工过程中发现体积较大的混凝土在其水化后,会产生较大的水化热,且水化热得不到及时散发。这样就造成该混泥土组织结构内部、外部温度差异较大,会使混凝土出现严重变形,导致其裂缝出现。其次,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其进行硬化,在其硬化过程中没能对其进行有效规范,导致其干缩形成的体积严重变形,逐渐形成裂缝出现。同时,水利工程主体结构多为厚度较大混凝土极易造成塑性塌落,这样也会导致裂缝情况出现。通过观察后发现,混凝土极易受到热胀冷缩影响产生体积膨胀,在经过其日光暴晒也容易出现裂缝情况。最后,在对混凝土进行加水搅拌中,水泥中所含的碱性物质和其活性骨料当中的活性氧化硅出现反应,导致硅胶从四周介质中大量吸水而导致膨胀,导致体积增大与裂缝出现。
1.2受外界的环境影响
由于受混凝土自身特性的影响,施工时容易随着外界的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影响整体的质量。倘若施工的整体环境温度较低,会在混凝土的表面产生拉应力,从而促使混凝土收缩,收缩的应力比较大,在表面就容易出现很大的裂缝。在温度发生比较大的变化时,混凝土的内部同样也会产生拉应力,这个拉应力超过了自身的抗压能力也会产生裂缝。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施工人员没有充分的了解到外界温度变化对于混凝土的影响,未能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温措施,容易出现裂缝。
1.3温差变化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自身低热的特点,容易受到内外温差作用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及时掌握温度变化情况,做好温度控制防预工作,会使混凝土内部的石灰和水融合升温。若对混凝土降温处理的不及时,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形成较大的温度差距,在内外温度应力作用下,容易破坏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和耐受力,出现温差裂缝情况。此外,混凝土内部温度低,与外部高温相差较大时,也会破坏混凝土的结构,使混凝土出现施工裂缝问题。
2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处理措施
2.1选择优质材料
混凝土是水利工程施工的重要材料之一,主要由水、水泥、粉煤灰、骨料以及添加剂等原料组成,混凝土材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需要施工人员在混凝土选材上严格把控,避免施工中出现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问题,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在选择混凝土的原料时,施工人员要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选择适量的材料,能够有效地节约成本,减少材料的浪费。同时,在选材上,尽量选择质量较高的细骨料。使用粗骨料时,可以利用破碎机对骨料进行粉碎处理,确保骨料符合工程施工的标准。施工人员选用水泥时,要注意水泥的特性,尽可能使用干缩性小、防寒性较强的硅酸盐水泥作为配制混凝土的原材料,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延长混凝土的使用时间。
此外,除了骨料和水泥,施工人员还要注意添加剂和粉煤灰的用量,在使用粉煤灰时,要将粉煤灰的用量尽可能控制在混凝土总含量的四分之一以内,确保混凝土配制的质量。
2.2控制施工温度
混凝土施工过程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就在于水泥水化热。基于此,对于各项参与施工的企业来说,应以各性能要求为依据,将水泥使用率进行尽可能的降低。在水泥必须使用的情况下,可以对低水化热的水泥多选择使用,这一举措能够将混凝土搅拌时散发的热量尽可能的减少,进而避免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问题产生。在混凝土搅拌工作开展的前期,需要对冷水加以利用,进而来冲洗碎石,借助此种方式也能够将产生的热量有效减少。此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对于施工单位来说,还应该对合适的施工时间以及合理的浇筑方式做到正确选举,一般来说在浇筑过程中,上午七到十点以及下午三到六点的时间较为合适,这两个时间段开展具体施工能够将高温作业有效杜绝,为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差过大现象有效避免给予保障。在具体浇筑操作开展过程中,应选择分层的浇筑方式,能够将混凝土散热能力有效加强。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来说,在对大体积混凝土选取并开展施工过程中,相应的施工单位应对冷却水管积极安装,保障混凝土内外温差有效减少的同时,也将内部应力的产生有效减少,最终将因温差造成的混凝土裂缝现象严格杜绝。
2.3根据气候变化调整施工条件
在施工过程中,按照其特性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按照计划进行施工。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要及时跟随工地气温的变化而变化,并且需要对施工的条件进行调整,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倘若在施工中出现特殊的情况,比如浇筑中会经常出现变形,在施工中就需要及时的安排专人看护检查,一旦发现有变形或者位移就要马上停止浇筑,对模板进行及时的修理和恢复后再进行施工。同时在施工时也需要考虑气温的因素对施工的影响,要施工中严格把握好温度来保证施工的质量。
2.4重视水利施工养护工作
在控制混凝土裂缝现象的过程中,不仅前期混合以及温度控制和浇筑等十分重要,同时尤为关键的还有后期的养护工作。得当的养护工作也能够将裂缝现象发生的频率大大减少。一般来说,在前期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注意力以及质量控制意识都会良好的保持,但在后期养护过程中往往会对养护工作抱有松懈以及不甚关注的态度,造成施工人员这种现象的原因就在于施工人员并未对后期养护工作重要性予以正确高度认知。基于此,施工单位就应对施工人员开展具体培训工作。借此将施工人员的综合意识全面提高,帮助施工人员对后期养护工作重要性进行正确认知,促使其能够对后期养护工作予以高度重视。后期养护工作开展过程中,主要内容就是对混凝度温湿度进行良好保持,这一过程中需要及时纠正存在的温湿度偏差问题、采取有效的温湿度控制措施如外部降温、浇水或覆盖保温层等,进而有效避免裂缝产生。
2.5加强监督管理
在施工中监管部门必须对于整体的施工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对混凝土的工作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对每一道工序进行检查,确保采购的材料质量合格;确保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按照规定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质量。监管部门不仅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同时还需要提高自身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施工中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能够对施工中的问题及时的发现,并且能够给予解决的方案。
结语
综上所述,处理好混凝土施工裂缝问题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与发展至关重要。需要相关施工人员对混凝土施工中的裂缝问题深入探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从选择优质材料入手,通过设计合理的配比方案,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和管理,加强对混凝土塑性裂缝、收缩裂缝和温度裂缝等方面的处理工作,能够有效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提高工程施工质量,推动我国水利工程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姜昌茂.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处理技术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15):337.
[2]杨金铭,赵平宝,张安.水利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探讨[J].建筑与装饰,2020(2):173,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