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蕾 鹿蒙蒙 袁方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集团军医院,普通外科;江苏徐州221000)
【摘要】目的 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路径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睡眠质量(PSQI)评分、疼痛(VAS)评分、依从性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干预前的PSQI、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路径化健康教育,能够提高其睡眠质量,减轻患者疼痛,还能够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关键词】路径化健康教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睡眠质量评分;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
随着腹腔镜的发展与医疗水平的提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胆囊良性疾病常用的手术方式,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痛苦少等优点[1]。由于手术会对机体造成一定的损伤,部分患者术后可能会发生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所以,临床需要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以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常规护理干预在围术期间对患者的主动性不足,不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而路径化健康教育是在其基础上发展出来具有系统性、科学性的护理方式,该护理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2]。为探讨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具体运用效果,笔者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9例、16例;年龄31-58岁,均数(44.50±6.87)岁;结石类型:胆囊结石9例、胆囊息肉8例、慢性胆囊炎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9例。观察组男女例数分别为18例、17例;年龄31-59岁,均数(45.01±6.25)岁;结石类型:胆囊结石10例、胆囊息肉9例、慢性胆囊炎8例、胆囊结石合并胆囊息肉8例。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纳入标准:符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适应症;最近1周无急性胆囊炎发作;患者年龄>30岁。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患者;合并严重免疫缺陷疾病、血液疾病及重要器官功能衰竭者;伴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者。本次研究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辅助其进行疾病相关检查,对其简单介绍院内环境,并对其进行常规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术前准备事项以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术后禁忌、饮食注意事项等。术后及时予以患者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并及时对已经发生的术后并发症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路径化健康教育:(1)入院当天,收集患者资料,包括其家庭居住环境、个人生活习惯、爱好、文化水平等,将院内自制的院介绍手册、健康知识手册分发到患者手中,详细对患者介绍进行术前检查、检查的目的注意事项及检查地点。(2)入院第2d,根据所收集到的资料制作出一份护理路径表,将其发放到患者或其家属手中,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术前准备项目,对患者进行术前准备指导,告知患者备皮、留置导尿管的目的与方法。主动与患者沟通,对于尚未了解清楚疾病发生机制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使用视频、图片以及手写简要流程图为其进行解释,同时举出手术成功案例,予以其鼓励,缓解其焦虑、紧张的心理,树立其治疗信心。(3)入院第3d(术前1d),向患者介绍手术治疗流程、麻醉医生、主刀医生等,并采用有奖竞答的方式询问患者术前准备事项及术中注意事项,增强其对疾病知识的记忆力。在提问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进行健康知识扩展,并且再次给予患者鼓励,进一步消除其不良情绪。(4)术后第1-3d,主动询问患者感受,为其讲解半卧位的意义,再次对其说明留置导尿管的重要性。指导术后出现轻微腹部疼痛患者正确的呼吸方式,与患者进行角色交换,相互交流彼此感受,转移患者注意力。(5)术后第4-7d,对患者说明药物具体作用以及使用方法,告知其术后正确饮食对肠胃、对疾病康复的意义与作用。为加深患者印象,可将药物服用方法、饮食注意事项备注在路径表上,让患者按表中内容制定每日自我护理目标,提升其对疾病相关的健康保健知识的掌握能力。
两组连续护理1周。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睡眠质量、疼痛(VAS)评分、治疗依从性以及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1)睡眠质量评分: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评价患者睡眠质量,该表由19个自评条目与5个他评条目构成,包含有睡眠持续时间、睡眠效率及使用催眠药情况等,总分0-21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睡眠质量越差。(2)疼痛评分:拿一张纸条,标注上均匀刻度1-10,两端分别是“0”分端、“10”分端,分别表示无痛和疼痛无法忍受,中间各个分端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让患者自主感受疼痛并在纸条上做好标记,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明显。(3)治疗依从性:使用本院自拟的问卷进行调查,表中含有是否遵医嘱用药、饮食、睡眠、运动等十个问题,总分100分,>60分表示依从性良好。(4)术后并发症:记录患者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尿潴留、伤口渗血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并t检验。若P<0.05,说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的PSQI、VAS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的PSQI、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png)
3.讨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临床治疗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术方式,虽然术中患出血较少、术后造成的应激反应较轻,但由于部分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不够深刻,自我护理意识较低,所以术后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并发症,影响术后康复[4]。因此,在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期间实施路径化健康教育,不仅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还能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本次研究得出,观察组的PSQ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究其原因,虽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创伤较小,但术后仍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影响到患者睡眠。本次研究在术后1-3d指导其正确的休息体位,可以避免因错误的卧床姿势压迫到手术切口,引起术后疼痛,此外,合适的体位还能够减少因姿势不当引起的肢体麻痹影响患者睡眠[5]。术后第4-7d告知患者饮食注意事项,可以促使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刺激肠胃,引起术后更为强烈的疼痛感。而患者术后疼痛减轻,其睡眠质量就会随之得到改善。此外,研究还得出,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在患者入院当天收集其资料,可以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确保护理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入院第2d,发放护理路径表到患者手中,可以让患者详细了解接下来的护理计划,让其主动自觉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同时,针对性地为患者讲解疾病发生机制,可以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从而提高患者治疗、护理依从性[6-7]。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提高,护理人员再一次对其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时,能够加深其知识记忆,使得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提高,术后会更加自觉遵从护理人员的护理指导,其并发症发生率也因此而有所降低[8-9]。
综上,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实施路径化健康教育,可减轻患者疼痛,提高其睡眠质量,还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钟奕,张军花,卜文君,等.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0):2423-2426.
[2]孙雅平.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日间LC手术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21):2893-2897.
[3]罗和古.失眠[M].第一版,北京:中国医学科技出版社,2005:54-57.
[4]马雪花,陈敏,倪雪琴.某三级医院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手术室护理路径在手术室护理中效果分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9,27(19):1234-1238.
[5]卜文君.手术室护理路径在临床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护理安全中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0):63-66.
[6]王越.手术室护理路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11):145-147.
[7]丘大妹,陈芳,阳光,等.路径化健康教育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6):3047-3049.
[8]李莉,曾翔明,曾华.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278例的个性化健康教育[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0):5023.
[9]黄萍.健康教育对胆囊切除术患者健康认知及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5,(4):413-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