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过去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展缺乏经验积累,更多情况下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这种管理状况下,虽然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动力与效率,但是整体的发展中资源的浪费较为明显,整体的投入成本高,收益效率相对较低。与其他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方面,仍旧有较大的规范性发展空间。而采用精细化管理则是有效的管理办法,要了解精细化管理的实质内涵,提升管理效率。
关键词:工程项目;全过程工程造价;控制及管理研究
引言
工程造价作为建设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是影响建设方做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也是施工单位成本管理的重要指标。信息技术的进步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速度,传统的造价管理模式低效且容易出错,缺乏精细化的数据信息管理。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与BIM技术的结合,通过信息数据平台来促进决策、设计、施工、造价管理,有助于优化当前建设行业的合作模式,提高建设效率,减少资金浪费。
1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概述
在建筑工程中,全过程控制、管理项目造价是指就各阶段的工程造价予以科学的控制、管理措施,大致包含投资决策、前期设计、招投标、施工、竣工等阶段的造价管控。为了控制好工程造价,必须做好投资决策与前期设计工作,并进行精密的计算,以便更加科学地规划、设计整个项目实施的总造价,节约人力、物力、财力、资源能源等,以防造价超出限额,进而快速提高建设单位的整体经济利益。在具体实施环节,通过严格监督、管理工程造价,可以及时发现造价偏离现象,并第一时间加以妥善处理,防止出现浪费不必要资金的问题。通过严格规范的造价管控,有助于建设人员统一整理资料,以便提供给后续新建工程参考借鉴,以此来更好地控制工程质量。对于一个工程来说,工程造价的全过程控制、管理至关重要,能在有效确保建设项目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工程实施的整体效率,从而促进国内建筑事业的可持续、长足发展。
2建设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意义
2.1有效防控风险
目前,国内建设工程普遍表现出项目实施周期长、工程主体多、成本高、专业技术多样化、工艺复杂等特征。倘若无法做到从全过程实施项目的角度来控制、管理造价,极易表现出各式各样的隐患问题。在进行全过程造价管控的过程中,能就业界市场、建设企业、工程建设实际等严格管控造价,并系统地调控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的功能性、专业性。这么一来,便可以很好地防止浪费不必要的建设资金,并及时化解投资、工程建设风险。
2.2扩大收益
在建设工程中,全过程管控项目造价的主要对象有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机构、各利益方等。在造价控制的作用下,能系统地控制不同主体及其对象能在效益、质量、管理等方面保持一致。通过全面提升建设全过程的系统性与准确性,来更好地设计、规划工程建设项目的总体目标,并促进不同主体快速增强维护利益的能力、提升质量控制水平,进而在全过程的建设中进一步提高各主体方的社会经济收益。
3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中的常见问题
3.1项目决策阶段问题
当下工程建设有明显超支的情况在各工程中都突出存在。在决策阶段缺乏成本控制的意识,没有认识到项目决策阶段本身就会影响后续的成本控制状况,其发挥了决定的价值。在施工前由于项目管理工作落实不专业,工程慌忙的开始,由此为后续的超支留下潜在问题。例如项目建议书以及可行性报告方面都相对的简单,缺乏深度的分析研究,工艺流程与执行方案也缺乏有效分析了解,甚至对于有关工程开展的材料与设备缺乏实际的市场调查了解,由此导致工程项目本身的估算工作脱离实际。
部分项目因为想要更快地获得有关部门的审核通过,因此会刻意将工程投资进行缩减,同时也留下了资金缺口。在项目开展中,工程建设执行单位会对原有的批文要求做改动,导致施工超标,改变原有设计,导致整体的费用提升。
3.2传统的观念和落后的模式
我国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机制依然受传统思维的束缚,很多管理者目前仍采用过去传统的方式作业,而且思想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固化、形式化,他们认为这些存在的模式都是经过前人实践过的,也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得到的。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现在时代的发展已经不能和传统观念相适应。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管理者要做到与时俱进,认识到传统观念的不足,并抛弃不适合当前造价管理的落后模式,在传统的基础之上不断创新。
4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中的精细化管理方法
4.1成本管控
需要针对工程项目实际特点做好成本管理控制,尊重其成本控制基础状况。一方面要学习其他经验与办法,另一方面要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做合理化的总结评估,掌握实际状况,有的放矢地展开具体处理。要将整个工程逐个环节的分阶段管控,确保每个环节落到实处。要综合考虑企业特点与工程实际需要,合理的对成本控制方案做设计,要保持成本合理预算,做好成本核算与跟踪性的管控。对于成本控制具体执行情况,需要依照控制目标而切实执行。要做好管理过程的动态管理,了解实际状况后再做方案变更,同时变更后要做好后续的监督,避免持续性的变更导致的成本提升。
4.2加强对招标过程的监管,规范招标流程
由于当前工程招投标过程中存在不足,对工程的造价控制造成了严重负面影响,因此就需要针对早期的工程招投标进行规范,强化对招投标的监督和管理,强化对指标结果的监督,并建设相关的招投标方案,有效确保招投标过程中的公正公平性,进而形成良好的竞争环境,为保证招投标的有效性打下基础。这个过程有助于降低企业造价成本,控制工程总体造价,还可以提高工程的建设质量,提高企业整体经济效益。
4.3签订合同阶段
签订合同是必要的法律保护手段,体现了工程造价正规性、公平性、严谨性的特点。甲乙双方在经过严谨协商、共同交流的前提下,对合同内容中的条件都保持接受的情况下,打印正规性文本合同并签订。在签订合同的过程中,避免出现一些含糊不清、模棱两可的语言,针对合同中的每条条款,双方都要保持熟悉、清楚,从而使合同具有真实性及有效性。另外,在签订合同之后,甲乙双方都不得擅自修改,都应切实遵守合同上的条款去实施具体工作,一旦有任何一方出现无故违背的情况,则需要走相应的法律程序,从而有效防止因合同不全面而产生矛盾,影响到具体施工环节。签订正规、正式的法律合同,能有效防止工程造价的管理漏洞。
结束语
工程造价对于提高建筑项目的经济效益、确保项目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关人员在招投标、签订合同、设计及建设阶段各个环节进行造价管理工作,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合理有序进行。总之,在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工程造价的重要性,并根据实际的建筑工程发展情况,循序渐进地改进和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体系,从而促进我国工程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齐亚军.全过程造价控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1):141-142.
[2]李晓娜.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造价咨询管理的探讨[J].湖北农机化,2019(24):41.
[3]王金玉.谈建筑工程项目结算全过程跟踪审计造价控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12):53.
[4]黄德友.浅析建筑工程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J].现代经济信息,2019(23):36+38.
[5]陈升荣.工程项目全过程成本控制与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2):250-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