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采用先进合理的建筑防火技术进行建筑防火设施的建设。建筑物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火灾事故的威胁,需要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防火技术作为支撑,才能够将火灾安全隐患控制在最小限度内,积极提升民用建筑项目的设计水平。因此,应该根据民用建筑火灾的特点,分析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与策略,才能有效的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
关键词:防火技术;建筑设计;应用
1 民用建筑火灾特点
1.1 民用建筑人员较为密集,不能较快的进行疏散
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用地越来越紧张,大大增加了建造的高层民用建筑数量。而这些高层民用建筑因为有着较高的高度且层数较多,一般所设计的高度都会高于24m,所以人员的集中率也非常大,同时因为疏散通道非常狭小,所以,只要有火灾出现,那么建筑内的人员就会很难进行疏散,而拥挤、混乱现象则会大面积发生。在民用建筑的生活设施中,电缆井、水暖井等在上下多层贯通,而一旦不能较好的进行设计,就会导致火势迅速蔓延,进而大大降低了高层人员逃生的成功率。除此之外,在民用建筑内部,因为有着较为封闭的结构,所以很难将一些有毒烟气及时排除去,从而导致人员伤亡事故发生。
1.2 火势蔓延速度较快,增加了救援难度
在较多的民用建筑中,所使用的都是B2级的可燃材料为外墙保温材料,所以,一旦不能及时的扑救火灾,就会将保温层引燃,进而导致火情出现上下串连的情况,使得内外火势夹攻态势迅速形成。而因为高层民用建筑都是比较高的,所以,在进行消防救援时,有限的云梯高度及数量,以及不能很好快速的发挥水炮、水枪作用,这些都会导致火灾蔓延速度加快。通常来讲,裙房是高层民用建筑外围常有的建筑,而其对消防人员的登高造成了较大的难度,进而阻碍了救援进程,除此之外,如果高层民用建筑内不能保证人才分流,那么消防救援的进度也因为周围的私家车而受到阻碍,大大影响了救援的效率。
2建筑防火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民用建筑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着防火技术设计方面的问题,影响到了建筑本身的使用效果,同时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针对这些问题,需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建筑防火措施,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防火工作中,这样就能够有效改进施工效果,不容忽视的是,建筑结构设计方面还不够完善,无法满足火灾防范工作的需求。
2.1拐角处防火墙设计方面的缺陷
针对建筑防火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建筑设计的各个方面,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和手段。拐角处防火墙设计是建筑防火墙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缺陷,这主要是因为建筑设计在转角设计方面的难度较大,容易影响到建筑本身的防火性能。
2.2建筑门窗设计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
门窗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积极使用建筑防火技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较多的问题,特别是在楼梯间方面设计方面,主要是开展疏散门的防火工作,这种方式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设置出较多的门窗,会影响到防火工作的顺利进行。
2.3建筑建筑材料方面的选取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建筑防火结构设计工作中的重要内容,积极采用防火性能高的建筑材料,将能够减少火灾事故的蔓延,控制火灾事故本身的损耗。但是当前建筑楼板施工工作进行当中,很多都并没有使用分层隔离的方式,这样就无形之中增加了建筑中的火灾隐患。
3建筑设计中防火技术的应用策略
火灾事故是影响民用建筑建设和实际应用的重要因素,需要在设计的时候对其进行充分考虑。
将建筑防火技术应用在建筑设计之中,能够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在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
3.1 优化建筑防火设计方案
为了进一步保证民用建筑的防火安全性能更加完善,保证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有可靠的依据,国家应该及时将民用防火设计规范加以健全完善。而如果要进一步将防火设计规划合理确定,进而保证选取的防火设计方案安全、高效,那么设计人员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民用建筑的特点以及防火要求,并且为将民用建筑防火性能大大提升,还需对疏散通道宽度数量的方法不断增加,方便建筑内居民在发生火灾时有更多逃生的方法。除此之外,设计消防车道的过程中要一定要对相关规范要求严格遵循,在建筑物的周边以及建筑物的两边设置环形的方式,保证宽度应超过 4m 以上,如此这样,便能高效的展开火灾扑救工作。
3.2 科学合理的把握建筑设计的空间布局
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火灾事故发生过后的安全疏散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从而积极采用切实有效的预防手段。在当前建筑防火设计中,主要是应用疏散距离、疏散楼梯间以及疏散宽度等方面的情况,积极设计出具体的规范疏散方案。首先,需要针对建筑中各个房间门到总房门的距离进行全面把握,这其中需要从总体结构设计工作情况出发,把握合适的施工距离。针对房间内的施工方案情况进行全面控制,积极配置好相应的自动灭火系统,为真正发生火灾事故之后,开展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其次,全面把握建筑中各个空间的疏散距离,保证距离的科学性,能够有效提升建筑的防火性能。再者,还需要针对建筑中的防火分区和防烟分区进行有效确定,这就需要从建筑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采用良好的方式和手段,做好界定工作。
3.3 选择合适有效的建筑施工材料
建筑材料的选取,将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民用建筑项目的质量和建设效果,因而在具体的设计工作之中,需要针对建筑材料进行全面分析,选择合适的材料。品质越优越,防火性能也就越高。当前引发建筑火灾事故方面的建筑材料因素主要是包含了两个方面:第一,建筑设计人员应该对建筑材料的选择做出合理的设计,重视建筑材料的防火性,同时考虑建筑材料的造价成本。第二,一些建筑材料中包含了多种有害的化学物质,当出现火灾事故的时候,燃烧情况出现之后,建筑材料将会释放出大量的烟雾颗粒和有毒气体,这些燃烧后的物质不仅会加剧火势蔓延情况,同时还可能会对居民的逃离产生不利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各项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综合考察各项材料本身的性能和价格,从而选择到最佳的建筑材料。
3.4 积极做好建筑的总平面设计工作,确定好具体的建筑功能分区
在开展建筑设计工作的过程中,积极采用建筑防火技术,需要针对建筑本身的防火设计布局进行全面分析和规划,这其中需要重点把握消防水源、通道设计方面的工作,同时还需要针对建筑适合周围群众居住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考虑。针对建筑中的建筑功能进行分区,积极做好结构方面的设计工作,着重提升建筑内部功能区域的防火等级,并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这样才能有效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救援工作的整体水平。
4结束语
随着建筑防火技术在建筑消防工程中应用的不断增多,建筑防火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其在控制火势蔓延及减少火灾损失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需要重视建筑防火技术的有效应用,以此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唐佳怡.建筑防火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11):126.
[2]农智.建筑工程设计中建筑防火技术的运用分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S1):199-201.
[3]周甜. 建筑防火设计应注意的安全问题[J]. 科技传播,2014(12):42+44.
作者简介:周晓兰(1982-),山西右玉县人,女,工程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建筑设计。邮箱:3221658853@qq.com,电话:13311072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