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昳欣
(睢宁县人民医院,产房;江苏睢宁221200)
【摘要】目的 研究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与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2组产妇护理后的助产质量与产房内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助产质量评分中的各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的产房内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产妇进行产房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助产质量以及减少母婴感染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产房舒适护理;产房舒适护理;产房内感染
前言
近年来,随着二胎政策的开放,使得临床产妇越来越多,给临床产科护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而如何提升助产质量与降低产房内感染是目前临床所关注的重点内容,以往临床多采用常规护理以确保产妇分娩顺利。但随着护理服务的不断发展,常规护理已无法满意临床与患者的护理需求,且针对产房内感染,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故导致临床难以达到预期的护理效果。而舒适护理是集整体化和个性化于一体且富有创造性的一系列人性化干预护理模式,其旨在帮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缓解痛苦,使产妇的生理以及心理状况在愉快和舒适状态下顺利进行分娩[1-2]。因此,我院便对在我院进行分娩的部分产妇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产房舒适护理模式,以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2种护理方式对产妇所产生的优劣影响,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纳入标准:(1)知晓本次研究目的的产妇;(2)选择阴道分娩的产妇。排除标准:(1)资料不健全的产妇;(2)患有其他严重疾病的产妇。对照组产妇中有初产者20例,经产者20例;年龄在21~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51±2.70)岁;孕周37~40周,平均(38.30±1.09)周;观察组产妇中有初产者19例,经产者21例;年龄在22~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41±2.90)岁,孕周为38~40周,平均(38.20±1.20)周。对比2组产妇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对照组:对该组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主要措施包括:①护理人员对产妇的胎心音和宫缩情况进行观察;②同孕产妇进行交流,解答产妇对分娩存在的疑虑;③对产妇实行分娩指导以及分娩监护等。
(2)观察组:对该组产妇行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①分娩球指导护理:对产妇使用分娩球,在孕产妇出现规律宫缩的间歇期间,护理人员指导其骑坐在分娩球上,身体随着球体的晃动而晃动,促进盆底肌肉放松,缓解会阴处的神经疼痛,以减轻其分娩痛苦,提高其分娩的舒适度。
②放松意象法指导护理:分娩痛是孕产妇分娩时所要承受的痛苦,护理人员可采用放松意象法,为孕产妇转移对分娩痛的注意力。首先,对产妇进行深呼吸指导,如让孕产妇轻轻闭上眼睛进行吸气和呼气练习;同时,医护人员在产妇进行呼吸练习的过程中轻轻按摩其腹部,并用言语帮助孕产妇进行未来美好情景的展望,促进孕产妇的肌肉的放松。
③产程分娩护理:在分娩期间,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孕产妇的产程进展情况,并做好产妇在此期间的体位护理。首先,当孕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护理人员根据孕产妇的个人意见以及孕产妇宫口扩张和宫缩等情况,以产妇自身感觉舒适为宜引导产妇自由选择卧、坐、蹲、行、立、等待产方式;其次,当进入第二产程时,护理人员指导孕产妇取坐式进行分娩,并通过按压孕产妇人中穴和合谷穴等部位以刺激产妇,促使其子宫收缩从而促进产程进展顺利,当产妇宫口开至8~9cm之后,可指导孕产妇采用舒适的姿势进行自然分娩;最后,当进入第三产程时,孕产妇易出现疲惫感和无力感,此时护理人员需引导其取仰卧位进行分娩。
④分娩后舒适护理:分娩后,告知产妇婴儿情况,随后立即对产妇生命体征、膀胱充盈情况、阴道出血情况等进行详细观察,若无异常则为产妇冲洗阴部并及时更换会阴垫;同时对新生儿皮肤进行清洁,使新生儿皮肤、臀部保持清洁和干燥。为产妇轻轻按摩子宫,避免产生宫腔积血的状况。分娩后120分钟,将产妇送至病房,为产妇及其家属讲解产后所需要注意的事项;教会产妇母乳喂养的技巧。待产妇出院时,根据产妇的个体差异性,进行针对性出院指导。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房内感染率(产妇感染、新生儿感染、总感染率),总感染率=产妇感染率+新生儿感染率。
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助产质量,主要采用本科室自制助产质量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生理舒适度、心理舒适度、满意程度三个维度,各项维度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说明产妇的助产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使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行检验,若对比结果显示P<0.05,则可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2组产妇的房内感染率
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png)
3.讨论
分娩主要是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给产妇带来极大的痛苦,若产妇产程过长,加上剧烈的疼痛以及各种因素影响,会进一步增加产房内感染的发生概率[3]。因此,为产妇提供科学有效的护理方式以降低母婴感染率以及提高助产质量十分必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总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说明产后舒适护理可有效预防母婴受到感染。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疼痛感,该疼痛感可能会导致产妇产生恐慌等心理状态以及无力等生理状态,继而使得产程被迫延长,十分不利于母婴的身体健康。日常护理干预方式对产妇进行产前的宣教工作和心理负担等护理措施较为片面化,不能解决以上问题。而产房舒适护理具有整体化和个性化优势,有效地弥补了常规护理的缺陷[4]。如对产妇进行分娩指导护理,能有效放松产妇盆底肌肉,并缓解会阴处的神经疼痛;对产妇进行放松意象法指导护理,能在产妇分娩过程中,转移其对疼痛感的注意力,在促进孕产妇存在的紧张情绪得以快速缓解的同时,增进其与护理人员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其更好的配合临床护理工作,进而促使其顺利度过分娩期;对产妇进行产程分娩护理,不仅能促使产妇子宫收缩,还能指导其采用最舒适的姿势进行自然分娩,从而确保分娩顺利;对产妇进行分娩后舒适护理,可密切关注产妇及婴儿的生命体征情况,可在意外发生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相应问题;此外,为产妇冲洗阴部、更换会阴垫,能确保其会阴部干净清洁,减少病原菌滋生;为产妇轻轻按摩子宫,能促进恶露排除,避免宫腔积血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产妇感染的风险。在新生儿娩出后,进行新生儿皮肤清洁措施,能及时处理新生儿皮肤羊水、血液等污渍,达到预防新生儿感染的目的[5-6]。
本文另一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的助产质量评分中的各项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该结果说明,对产妇采取房产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助产质量。产房舒适护理模式是一种创造性、个性化和整体化的护理模式,其提高产妇主观舒适感为目标,以帮助产妇缓解痛苦为指导思想开展护理工作[7-8]。产妇与新生儿的情况是评估助产质量的重要指标,而在产房舒适护理下,产妇能获得较高生理舒适度与心理舒适度,且针对性的感染预防护理,能有效降低母婴感染的情况发生[9-10]。可见,产妇与新生儿的情况越好,则产房的助产质量越高。
综上所述,对产妇进行产房舒适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助产质量以及减少母婴感染现象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张云娇,林丽珍.产房舒适护理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09):99-101.
[2]叶梅景,蔡红侠.产房舒适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改善效果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6):291-292.
[3]田忠荣.舒适护理在产房中应用对助产质量和产房内感染率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8,16(19):2362-2364.
[4]田忠荣.对比分析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用于产房中的效果[J].当代护±(上旬刊),2018,25(07):80-81.
[5]曹丽华.产房助产护理中应用舒适服务理念的优势探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04):151-152.
[6]蔡留章,胥永洁,姚蔚兰,等.产房护理安全管理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9,16(12):71-72.
[7]周霞.采用JCI标准下产房优质护理模式对初产妇进行护理对其自然分娩率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9,17(9):238-239.
[8]季丽梅,陈李洪.产房舒适护理对产房内感染发生率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7):3873-3875.
[9]陈金津.产房护理中潜藏的风险因素与前馈控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4):136-137.
[10]王秀丽.助产护理联合人文关怀对高龄初产妇分娩方式及不良心理的影响[J].当代护±(中旬刊),2019,26(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