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疼痛管理理念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0/7/21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3月3期   作者:屈滟璐 卢园园
[导读] 观察疼痛管理理念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屈滟璐 卢园园
(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河南洛阳471000)

【摘要】目的:观察疼痛管理理念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肿瘤内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在护理中应用疼痛管理理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未应用疼痛管理理念,而行一般护理)与实验组(31例:行疼痛管理理念),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72h后、治疗1w后疼痛指数NRS得分比对照组低,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肿瘤内科患者疼痛管理理念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一般护理。
【关键词】疼痛管理理念;肿瘤内科;护理

    据世界卫生组织相关数据表明约有百分之五十的恶性肿瘤患者伴随躯体疼痛症状,其中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八十的恶性肿瘤患者躯体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肿瘤患者躯体疼痛的产生可影响患者食欲减退、引发失眠、加重患者心理压力,部分肿瘤患者因难以忍受躯体疼痛可出现轻生念头[1]。本次研究为论证疼痛管理理念在肿瘤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比较我院肿瘤内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31例行一般护理患者与31例行疼痛管理理念患者治疗期间躯体疼痛指数变化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肿瘤内科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62例患者按照是否在护理中应用疼痛管理理念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实验组行疼痛管理理念(n=31):男、女分别16例、15例,年龄/平均年龄为:52岁~78岁、(63.82±1.42)岁,肿瘤类型:肺癌、消化道肿瘤分别有11例、20例。对照组行一般护理(n=31):男、女分别16例、15例,年龄/平均年龄为:52岁~77岁、(63.81±1.41)岁,肿瘤类型:肺癌、消化道肿瘤分别有13例、18例。本次研究对象在性别、平均年龄、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方面,经统计学验证无明显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活检确诊,伴有躯体疼痛症且预计生存期超过3个月。(2)患者无精神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病变。(3)患者可独自完成数字疼痛NRS评分。排除标准:(1)排除既往有精神系统病史、神经系统病史患者或精神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处于发作期患者。(2)排预计生存期不足3个月的患者。(3)排除住院诊疗期间对临床诊疗十分抗拒以及难以独自完成NRS疼痛指数评估的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诊疗期间护理人员遵照医嘱给药、监测患者生命指标,并遵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三阶梯原则行疼痛处理。轻度疼痛患者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布洛芬、塞来昔布。中度疼痛患者应用弱阿片类药物,如曲马多。重度疼痛患者应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贴剂、羟考酮缓释片等。
1.3.2实验组患者在疼痛管理理念下行护理干预:(1)肿瘤内科护理人员学习NRS疼痛评估,结合肿瘤患者临床症状判断患者疼痛位置、程度,NRS数字疼痛评分区间在0分至10分,0分为无痛,1分-3分为轻度疼痛,4分-6分为中度疼痛,7分-10分为重度疼痛。(2)疼痛护理具体干预方式:①镇痛护理:结合患者NRS疼痛评估结果、心理状态以及躯体耐受能力,向患者普及世界卫生组织三阶梯式止痛原则,从而提升患者对自身镇痛给药科学性认识。②疼痛健康教育: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疼痛类型、对应方法,增强患者对镇痛给药副作用认识,指导患者通过局部按摩、聆听音乐、适当运动等多种方式提升自身疼痛耐受能力,防止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对镇痛药物产生依赖。③心理护理:护理人员了解患者家庭情况、经济收入情况,并结合患者性格特点,在诊疗期间主动与患者沟通,为患者提供关于“生命”、“感恩”、“亲情”等主题的影视资源,鼓励患者珍稀时光、积极治疗。此外,护理人员应嘱患者家属多陪伴患者,并与患者共同回忆或讲述生活中有意义的人与事。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躯体疼痛情况。
1.5统计学处理
   SPSS21.0系统处理结果数据,(±s)表示的平均值应用t 检验,P值超过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躯体疼痛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治疗72h后NRS量表得分比对照组低、治疗1w后NRS量表得分比对照组低。


3讨论

   肿瘤疼痛的发生与肿瘤压迫周围血管、神经、骨骼有关,此外,晚期肿瘤病灶可发展转移,临床常见肿瘤病灶转移包括骨转移,骨转移可增加病理性骨折风险,此外,放化疗在肿瘤内科治疗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放化疗均可造成骨髓抑制,部分化疗药物可产生神经毒性,致使患者四肢关节疼痛[2]。肿瘤患者躯体疼痛的发生可降低患者舒适感,肿瘤内科一般护理中护理人员遵照医嘱,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三阶梯止痛法给药,但是对肿瘤患者疼痛范围、疼痛程度缺乏有效评估,此外忽视躯体疼痛心理造成的影响[3]。肿瘤内科疼痛管理理念下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通过应用NRS量表评估患者躯体疼痛,并通过健康教育使呼喊着了解自身疼痛发生原因以及相关干预措施,从而提升患者对镇痛护理干预依从性,有利于患者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躯体疼痛的控制[4]。
   本次研究显示患者治疗72h后、治疗1w后NRS量表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综上所述,肿瘤内科护理中疼痛管理理念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升肿瘤患者躯体疼痛控制效果。
   
参考文献:
[1]王玉静,王淑娟.肿瘤患儿疼痛管理的影响因素[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7,32(12):952-954.
[2]张莉.疼痛护理管理对改善肿瘤内科患者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的影响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7):865-867.
[3]王翰,陈辉,熊源长,等.肿瘤骨转移疼痛管理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9,25(11):859-862.
[4]许丽英,朱莹娣.疼痛管理理念下的护理对肿瘤内科病人疼痛与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饮食保健,2018,5(43):15-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