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广播电视台 河北石家庄 050000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扶贫脱贫工作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根据新时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进一步提出加快推进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确保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两不愁、三保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下去扶贫的人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这场脱贫攻坚战;在实际工作中要以(三严三实)得精神为指导,一切从实际出发,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脱贫计划;在日常的行动中努力把“三严三实”即作为扶贫工作的指导思想,又作为党员自我修养的座右铭。
关键词:调查研究;三严三实;扶贫
我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有很大的比例,截止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仍有农村人口674149546人,占总人口的50.32 %以上。农民是一直了不起的力量,当年毛主席领导的新民主革命就是走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新中国建立七十年来,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历来是我党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减贫道路上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贫困形势依然严峻,这些贫困人口,基本都在农村。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9899万减少到1660万,贫困县从832个减少到436个,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累计下降8.5个百分点。①新中国几十年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虽然成绩显著,但仍然是任重道远,不解决这1660万人的脱贫问题,就无法建成小康社会,无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主席说:“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②所以党中央决定,要继续加大扶贫力度,要想尽一切办法,在2020年彻底解决农村的贫困人口脱贫问题。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是生在城市,长在城市的80后青年,虽然对农村工作缺乏认识,但凭着自己的满腔的热情在2015年积极报名到农村去做了一年的扶贫工作,在工作中,我对农村从陌生到熟悉,从新鲜到热爱,对扶贫工作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广大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所在的团队还被评为扶贫先进单位,对于我个人的成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学到了我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在2017年我又一次报名下乡进行为期三年的精准扶贫工作,于2018年3月5日我们三个同志来到了河北省滦平县虎什哈镇猴山村。转眼间两年已经过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是任重道远,2020年是最关键的一年,是精准扶贫的收官之年。为了发扬成绩,纠正不足,有必要对前两年的工作做一回顾,以便总结经验教训,更好地完成任务,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一、明确任务、提高认识,用党的政策武装头脑
早在1955年,毛泽东主席就指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③ 我们的习近平主席也说:“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我的锻炼很大。”④想当年报名扶贫被组织批准以后,我的心情是十分复杂的,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又一次得到组织的信任,可以到农村去实现自己的报复,担心的是这次是精准扶贫,是脱贫致富的攻坚战,和2015年相比,时间更长,任务更重,因为这次是要用三年时间彻底解决农村的脱贫问题,是脱贫攻坚的冲刺阶段,越到最后任务越艰巨。我们这次的任务是攻坚战,接受任务好比是打仗,这仗怎么才能打赢,这是摆在每个指战员面前的首要问题,要使一场战斗取的胜利,没有武器不行。如果把精准扶贫工作比作一场战斗的话,要用什么样的武器来赢得胜利。这是摆在我面前的首要问题。首先我要明确任务,在思想上提高认识,这次到农村去精准扶贫不同以往,2020年是脱贫致富的收官之年,要经过三年的时间,必须使我们所在的村脱贫致富,任务是光荣而艰巨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2015年扶贫去的是位于海滨郊区的秦皇岛抚宁县,那里自然条件较好,又只有一年时间;这次去的是承德滦平县,是贫困山区,自然条件较差,那里的农村有健全的组织机构,扶贫工作队是外部因素,既不能越俎代庖,又不能带着资金去济贫,用什么办法在三年的时间使这个村实现脱贫,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在困难面前我该何去何从,我的思想斗争也是很激烈的。在这里用毛泽东的一句话可以作为我战胜困难的勇气,就是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我虽然勇敢的接受了任务,但是怎样完成任务,在具体问题上必须认真对待,不能掉以轻心。我深知个人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必须依靠党的政策,依靠群众的智慧,和大家一起群策群力才能做好工作。所以从接到通知的那一刻起,我没有急于准备行囊,而是迫不及待的搜集了我党关于扶贫工作的有关政策,翻阅了习近平在农村的七年知青岁月,重温了习近平主席的“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用习主席的知青生活激励自己,用党的政策武装自己的头脑,党的农村工作政策、习主席关于扶贫工作的一系列指示,是指导我们扶贫攻坚的有力武器。
早在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⑤2015年4月党中央部署在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开展“三严三实”的专题教育。习主席的“三严三实”论述,在单位组织学习的时候曾经学习过,现在重温,倍感亲切,我觉得这不仅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同时更是我们开展工作的指导方针,这次下乡扶贫,我要以此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任务明确了,认识提高了,做好工作的信心更足了。
二、调查研究、因地制宜,依靠群众制定、落实规划
到村伊始,驻村领导工作热情很高,急于要见成效,鉴于我在单位里是个编导,写作水平还算可以,又有过一年扶贫经验,领导要求我仿着县里的工作要点,在1周之内写出扶贫计划来。面对这种情况,我认为做计划是要去干的,不是写在纸上让人看的。要做计划,首先要了解情况,毛泽东主席早在1930年5月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里就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要了解情况,也就是习主席说的,谋事要实,只有情况明了,才能使计划符合实际,做出的计划才能得到落实。这样才符合习主席讲的“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精神,我们扶贫工作组刚到村里,在对什么情况都不熟悉的情况下就急于制定计划是不符合实际的,不能越俎代庖,制定及计划必须根据当地群众的基本情况,依靠当地的两委会才能制定计划。我没有急于写计划,而是到老百姓家去座谈访问、了解情况,做调查研究。为此,也招致了领导的误会,他认为我不听话,不配合领导工作,在扶贫工作组内部也曾出现过一些矛盾,出现过不愉快,我也受到一些误解。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断地和领导沟通,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我的良苦用心终于被领导所理解,我们取得了共识。
过去这个村有过扶贫工作队,也有过一些贫困户数字,但根据情况的变化,根据国家关于贫困户标准的新规定,这个数字有了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落实党中央提出的精准扶贫脱贫的六个精准要求,(扶贫对象精准、措施到户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为了保证国家扶贫资源精准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户,必须重新确切登记,对贫困户做一个精准识别,建档立卡,进行具体的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大家一起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经过走村串户,首先进行了精准的统计,向贫困户宣讲国家的扶贫政策,分析找出了致贫的原因,因地制宜的制定扶贫措施。情况明了,计划就好做了,针对这个村的具体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归结为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人口状况。猴山行政村分为猴山、北大庙2个自然村10个居民组,共有村民484户,人口1422人 ,贫困户有277户。对这些贫困户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村里的这些贫困户,分为6种情况。因病致贫的有12户;因老人多,缺少劳动能力致贫的有17户;因好逸恶劳,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等、靠、要的有10户;因身体残疾致贫的有2户;因缺少土地致贫6户,因缺乏劳动技能致贫119户,还有因各种原因返贫户11户。虽然做不到一户一策,但尽可能做到同一类型的贫困户采取同一政策,做到有的放矢。
其二、自然状况。猴山行政村村域总面积28165亩,耕地面积 1455 亩,林地面积 25000亩,退耕1226亩,其它用地484亩,90%以上为山坡地,集中连片的优质耕地较少,可集中利用的自然资源缺乏。天不下雨土地干,雨下大了流成川,一旦下大雨就会使山坡地冲出一道道沟豁,2018年发生了50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村里主干道被淹,多处房屋倒塌,受损情况严重,且由于交通不便,救援十分不利。没有什么矿产资源,村里以农业为主,没有什么第三产业,年轻人口大多外出务工,劳动力流失严重。
其三、交通状况。猴山行政村地处山区,位于滦平县虎什哈镇东南10公里,东邻付家店乡、南接马营子乡,西与邓厂满族自治乡接壤,距离县城30公里,距离北京市密云区50公里,汽车交通不便,可以通火车,家里有强壮劳动力大多在北京地区或县城打工,这样的家庭日子相对来说要好些。但是对于那些年龄较大,又没有什么文化和技能的人来说,去北京很难,去镇里县里打工交通不便。由于这些原因,导致村里贫困人口较多。
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和村委会一起,因地制宜,制定了行之有效的脱贫计划,两年来,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根据村里的具体情况,要大力发展产业扶贫,主要是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中草药材、种植菌类产品,促进养殖种植业多元化发展。村里原来有一位种植中草药的药农,但是缺少经验和销售渠道,基本是粗放式种植,就是把药材籽撒在地里就不再管理,待几年以后再去挖掘药材,这样的方法经济效益不大。我们就想办法让他扩大种植面积,进行精细化科学管理,提高了经济效益,这样农民种植药材的积极性就大大提高了。种植药材的由原来的1户增加到3户,并多方面帮助他们打开销售渠道。
这个村里原来有种植食用菌的农户,但是品种比较单一,收入也不是很好,我们了解到羊肚菇比较适合这里的气候,且营养价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晒干的羊肚菇每市斤能卖到1百多元,甚至有的地方可以卖到800到1000元,我们就谋划带头示范种植羊肚菇,经过多方奔走联系,协调土地资金技术等资源,利用县里的扶贫项目资金建立了羊肚蘑种植示范大棚,专门到农科院去学习种植羊肚菇的技术,并且把技术人员请到村里来示范指导怎样种植羊肚菇。村民们没有种植过这种羊肚菇,我们就亲力亲为,由于羊肚蘑对温度极为敏感,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27-32度左右,所以每天都要升降遮阳帘3-4次。每天早晨,太阳升起时,要把大棚上的草帘子卷起来通风采光,让羊肚菇接收到日光照射,正午温度升高,需要放下遮阳帘,并打开棚顶喷灌阀门淋水以降低大棚温度,下午根据温湿度计酌情控制遮阳帘高度,晚上太阳快落山时又要放下遮阳帘保温以免羊肚菇受冻。
另外由于羊肚蘑对湿度也很敏感,我们根据地势谋划挖掘了排水系统,这让我很是费了一番脑筋,即便如此,湿度一旦控制不当,羊肚蘑头部仍会出现腐烂现象,这时就要用锋利的切割刀手工切除,还不能用手触碰菌株的其他部分,否则整株菌棒都会报废,羊肚蘑的株杆十分柔嫩,力度大了容易折断,力度小了腐败部分无法切割彻底,这都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体能,所以除了升降遮阳帘,菌棚内还经常会出现我在密密麻麻的菌棒之间撅着屁股小心翼翼地切割的身影,经常由于湿度高、劳动强度大,汗水浸透了衣服和头脸。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半年的精心培植,我们种植的羊肚菇终于像雨后春笋一样破土而出,我们怀着欣喜的心情去采摘、晾晒、销售这种新产品。从建大棚、到种植、到最后销售一条龙服务,试验成功后,在指导村民去种植。想方设法引导村民开展多种经营,通过劳动不仅要脱贫,还要致富,产业脱贫是至关重要的。
2.根据村民的具体情况,扶植养殖业。本村有形成一定规模的黑猪养殖户及山鸡养殖户,因地处山区,很多养殖户利用地势之便,在山脚和河套之间搭建半封闭性质的户外养殖场地,春夏季天气温暖时节就在户外露天散养,冬季天气寒冷时赶入有调温系统的农舍避寒,这相对工厂化养殖有很大优势,首先黑猪和山鸡等禽畜需要一定活动空间,有了充分的活动场所,才能够保证充足的户外活动及光照,从而提高个体体质,减少疾病瘟疫的发生。每天啄食山林间的青草野果昆虫,啜饮甘冽清澈的泉水,很好地保证了营养的摄入及肉质的口感和品质。养殖户辅以麦秸、麸子等饲料,产出的黑鼬品种优良,肉质细腻,口感比家猪好且不易生病,生长期大约半年就可达到200斤左右,在京津等高端市场可达到50元每斤的高价,山鸡个体也可达到50-80元不等的价格,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但是因为信息不畅交通不便,这些优质的农产品打不出去,在本地只能买到10-12元。刚好最近在全县组织的扶贫干部系统培训课上,党的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消费扶贫的新理念,打开了扶贫新思路,有鉴于此,我们多方奔走,积极对接需求与供给方,将优质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让它们实现更大的价值。同时自2018年春季开始,我陆续细致深入地摸排了本村的自然资源和农副土特产品情况。
因地处山区,村里有丰富的林地资源,栗子、山杏、野生榛蘑、红薯、山里红、蜂蜜等产品品质都非常优良,只是由于规模分散且不易保存,以及相同的信息闭塞和交通不便的原因,无法有效转化为经济效益,我们一是多方寻找需求,二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这些土特产品发布到广电商城进行线上推广,并利用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形态多方面拓展销售渠道,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注重贫困者可行能力的培养。贫困的一个重要根源是贫困者的可行能力不足,因此,发展性减贫必须致力于贫困者可行能力的提高。我通过熟人关系从省残联了解到,县残联可以针对一些身体稍有残疾的人免费培训一些职业技能,于是我就积极的和县残联取得联系,为残疾人提供一些信息,帮助他们实现出去打工的愿望,利用网络优势,教给一些不会上网的人,怎样上网查询招聘信息,有目的的出去打工,免得盲目的出去找不到活计,浪费人力和财力,两年来帮助了30余人进行了技能培训,有19人通过网上信息找到了力所能及的工作,通过打工就业实现了脱贫。
4.扶贫要扶志、还要扶智。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对于那些有劳动能力的人,我们就鼓励他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给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让他们靠自己的力量脱贫。人若上百,行行色色,比如有的人过去吃补助,靠救济,现在通过工作组的引导帮扶,帮助联系资金贷款买车开始跑村镇运输,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了自给自足。有些贫困户虽有劳动能力,但又不想付出好吃懒做、有等、靠、要思想,对这种人我们不是听之任之无原则地迁就,而是敢于碰硬,严格要求,扶贫不能助长懒惰,村里就有这样的一个人,年富力强,没病没灾,就是不愿干活,屡次到村委会和工作组驻地大吵大闹,擅自指责扶贫工作,妄议党的扶贫政策,妄图以此逼迫工作组来换取不应的个人利益。我们几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好言相劝,他就是不听,还一次次的得寸进尺,不仅辱骂还想殴打扶贫工作人员,最后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我们不得已报警动用公安力量对其严惩,刹住了这种不劳而获的不良风气。
5.要想富,先修路。除了点对点的扶助贫困户以外,最主要的是解决交通问题,这里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我们联系县交通局等有关单位,克服重重困难,与扶贫办、财政局、交通局等相关单位反复沟通协调,终于修通了8.5公里的村柏油路,解决了人们的出行问题。
习近平主席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⑥经过两年多的工作,通过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内在发展致富的积极性。他们千方百计的找出路,寻找脱贫致富的良方妙计,不再是怨天尤人,消极等待。这个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干部积极带头,发展集体经济,落实危房改造39户、易地搬迁31户、打饮水井4眼、改厨改厕22户;
两年来协调单位对口帮扶部门多次入户慰问贫困户,并为猴山村智慧希望小学捐赠书包、笔、本、足球、篮球等文体用品及饮水机、电子琴、春秋季校服等物资,改善了办学条件;通过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工程改造庭院超过100余户,粉刷墙面近20000平米,使猴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落后形象,提振了大家伙脱贫致富的心气儿。
2019年19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老百姓高兴地说:党的扶贫政策好,不是给钱就拉倒,扶贫工作见了效,今后不再等靠要,过好日子要靠自己,好吃懒做没人理。我们扶贫工作组也由刚到村时群众见不到钱就对我们不理不睬的不待见,到现在是人人想请吃饭,成为深受欢迎的好参谋。当然这些成绩是集体的力量和当地广大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自己仅仅贡献了一点绵薄之力,距离党的要求还相差甚远。
6、协助村委会推进电子化办公。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QQ、微信等新型软件在办公场所的应用也日益频繁起来,而由于村委会成员普遍年龄偏大,大多对于智能手机的操作都非常陌生,有很多人甚至都还没有智能手机和微信等软件,更别提熟练操作现代办公软件,这导致很多工作无法推进,各种表格、参数等等都无法及时填报提交,办公效率极其低下,严重影响了日常工作的推进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我从日常工作生活中的现实应用着手,点点滴滴手把手地教,反复地劝导、指导,向村民们推广扫码、传输等等这些新技术的运用,在我不厌其烦的引导和推动下,三年下来,乡亲们已经慢慢习惯并熟悉了微信、支付宝这些新媒体新技术的运用,村委会的电子化办公水平大大提高,电子化办公水平在全镇名列前茅。
.png)
三、脚踏实地、吃苦耐劳,在扶贫工作中践行“三严三实”
两年的农村生活说长也短,虽然我的脸晒黑了,手长出了老茧,穿着也显得土气了,从外表看像个农村人了。但是我的思想更成熟了,工作能力增强了,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的那样:“人类的美好理想,都不可能唾手可得,都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⑦通过两年多的扶贫工作,我深深体会到,要想使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必须紧紧抓住上和下两个方面,上面就是努力学习,吃透党的方针政策,用党的方针政策指导自己的言行,下面就是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作为扶贫工作的个人必须脚踏实地,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去,拜他们为师,放下什么研究生啊,城市人的架子,要努力克服骄娇二气,撸起袖子加油干,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和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真正和人民群众融在一起,在工作实践中努力践行习主席提出的“三严三实”,只有这样,才能得到群众的信任和拥护,才能使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新的飞跃,才能完成组织交给我们的任务。
2020.4.2
①新浪网国家统计局公布数字
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87——88页
③ 1955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共河南省委许昌地委农村工作部编印的《郏县大李庄乡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上批示
④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
⑤2014年3月9日,习近平在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报告
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86页
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52页
作者简介:董炜,中共党员,河北广播电视台编导,现为驻承德滦平县虎什哈镇猴山村扶贫工作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