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4地质队 安徽池州 247000
摘要:本文通过论述工会在建设幸福地勘单位的意义和作用,阐述工会应是建设幸福地勘单位的践行者
关键词:地勘单位 工会组织 幸福 践行者
安徽省地质工会从2015年起在全省地勘单位实施创建幸福地勘活动以来,全局20家地勘单位面貌焕然一新,职工幸福指数不断提升。创建幸福地勘已经成为地勘单位科学发展、温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在当前地勘单位转型发展新常态下,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
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的群众性组织,依法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职能,其宗旨就是为了满足职工幸福感的需要。由于工会的性质、职能和活动特点决定,工会在幸福地勘创建过程中负有重要责任,工作组织应是建设幸福地勘的践行者。
一、创建幸福地勘重要性的认识
㈠幸福地勘的内涵
所谓幸福地勘,就是能够满足职工幸福需要的地勘单位。满足职工的幸福感,就是满足职工不断增长的正当需要。其核心文化和典型特征是“以人为本”。
幸福的地勘就是要致力于为职工提供更优美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更好的福利待遇,更多的人性化关怀,更温馨和谐的氛围,使职工的幸福指数显著提升,达到快乐工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自我满足、安全健康五个目标。
㈡幸福地勘的基本特征
1、以人为本的地勘文化。幸福地勘所倡导和追求的地勘文化是幸福文化,这是幸福地勘的根本特征。所谓幸福文化就是以幸福最大化为终极目标的地勘文化,其主题是幸福,精髓是“以人为本”。
2、良好的地勘形象。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有地质服务功能,有良好的经营状况。对社会的贡献越大,造福越多,社会反馈给地勘单位和职工的幸福感也就越大。
3、科学的管理制度。幸福地勘的管理制度不能等同于一般企业,处处体现人性化特点,努力做到制度化与人性化的最佳平衡。
4、快乐轻松的工作氛围。有快乐轻松有趣的工作氛围,有开放、高效的沟通机制,有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紧张而不压抑,严肃不烦闷,活泼而有秩序,独立而又团结。
5、较高的幸福满意度。职工的满意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幸福地勘的关键所在。这种满意度的解释权不是决策者和经营者,而是职工自己,一种来自职工内心对单位的最高评价。
二、创建幸福地勘的现实意义
1、创建幸福地勘是每个职工的核心需要。每个职工努力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幸福指数,过上幸福生活。
2、创建幸福地勘是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一方面,地勘单位关键是发展,存在的价值在于服务社会。实现地勘单位可持续发展,做到生产安全、效益良好、体面工作、健康生活。另一方面,人才是地勘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唯有幸福的单位才能最大限度地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
3、创建幸福地勘是振奋地矿精神的迫切需要。地矿精神是地勘单位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代表广大职工心愿、并能激发广大职工干劲的一种无形力量,浓缩了全体职工以主人翁姿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的信念。
4、创建幸福地勘是科学发展现实需要。地勘单位职工不仅是幸福地勘的创造者,也是幸福地勘的受益者。只有最大限度地关心人、依靠人、培养人和造就人,才能激发职工的热情和活力,使之从内心深处产生对地勘单位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5、创建幸福地勘是地勘单位应尽的社会责任。地勘单位应有四大责任:为职工创造幸福、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国家创造财富、为社会创造福祉。
建设幸福地勘是地勘单位承担社会责任的终极,也是地勘单位生存发展的基石。
三、工会组织应是建设幸福地勘的践行者
㈠工会组织在幸福地勘创建中负有重要职责
首先这是工会组织的性质决定的。工会是群众性组织,是职工群众的利益代表和诉求代言人。工会组织在幸福地勘创建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最广泛地把职工组织和调动起来积极参与。其次是由工会的基本职能决定的。加强民主管理,提高职工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提高职工素质,维护职工利益,也正是幸福地勘建设的必须要求和重要内容。
㈡工会组织在幸福地勘创建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是工会有健全完善的组织体系。从机台到班组,从机关到野外,都建有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形成了严密的工作组织网络,建立了完善的工作制度和活动制度,组织活动可一呼百应。二是工会有着组织各种活动的丰富经验。开展以加强幸福文化创建为目的的活动应该说是得心应手。三是工会拥有固定的活动阵地和载体。
四、工会组织在幸福地勘创建中的主要途径
工会在幸福地勘建设中要积极发挥作用,必须找准参与幸福地勘创建的着力点和落脚点,立足实际,发挥优势。
㈠着力于协调劳动关系,营造和谐幸福的发展环境
面对地勘单位点多线长、新老职工复杂、利益需求多样化、职工思想差异明显、各种劳动关系交互并存的实际特点,工会组织积极推动建设“以人为本、利益兼顾、共谋发展、共享成果”的和谐劳动关系,才能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才能有效地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通过建立劳动争议预警机制、源头调解机制、全员参与机制和亲情化信访接待机制,变上访为下访,变接访为询访,尽量把劳动争议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营造“风清、气顺、心齐、劲足”的和谐幸福的发展环境。
㈡着力于提升地勘形象,营造和谐幸福的文化环境
文化支撑和谐,和谐催生幸福。工会要立足于学习文化、道德文化、民主文化和安全文化建设,整合文化资源,发挥文化优势,构建和谐幸福的文化环境。一是提升学习文化。积极倡导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学习理论,广泛开展“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型职工”活动,打造学习型职工队伍。二是推进道德文化。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引导职工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企业,正视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和谐幸福心态,努力打造自我幸福、家庭幸福、单位幸福。三是培育民主文化。要营造浓厚的民主氛围,发动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坚持职代会、平等协商、集体合同、队务公开等制度,引导职工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在维护中凝心聚力、体现和谐。四是打造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是地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积极发挥群众安全组织的优势,开展群众性“安康杯”竞赛活动。
㈢着力于振奋职工精神,营造和谐幸福的工作环境
坚持正确的文化方向,把满足职工的精神文化需求和倡导健康快乐的生活方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以新颖别致的活动愉悦人,用地矿精神塑造职工,用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吸引职工,创新内容形式,提高职工的生活品位和质量,振奋职工精神,营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
㈣着力于体现单位关怀,营造和谐幸福的温馨环境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围绕职工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来落实,把维护职工合法利益贯穿到送温暖献爱心,贯穿到困难职工帮扶工作中去,做到职工冷暖有人问,呼声有人听,急难有人帮,人人感受到地勘大家庭的温馨,增强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总之,创建幸福地勘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幸福地勘已经成为地勘单位科学发展、温馨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目标,工会组织应是建设幸福地勘的践行者。
作者简介:方梅,(1985.02—),女,安徽省池州市,本科,安徽省地矿局324地质队 。研究方向:工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