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消肿散在四肢骨折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 王书斌
[导读] 观察活血消肿散在四肢骨折中的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活血消肿散在四肢骨折中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活血消肿治疗观察,随机纳入对照组(n=46)与观察组(n=46),对照组给予常规活血消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消肿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和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肿胀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95.65%)明显高于对照组(82.61%),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患者采用活血消肿散治疗,可提升肿胀消除程度,相比于常规治疗方式,临床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关键词】四肢骨折;活血消肿散;疗效;肿胀程度

         四肢骨折属于骨科临床中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而骨折或治疗后经常会出现多种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恢复效果,甚至使患者产生不适感,加重病情严重程度,对此,必须采用相应方式进行对症治疗,从而加快患者恢复。而肿胀属于临床中较为常见症状,相应的消肿方式有多种,不同方式使用效果方面存在差异[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治疗对象,探讨活血消肿散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基础资料
         从我院收治的92例四肢骨折患者为治疗对象,患者入院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研究中全部患者经诊断均确诊为肢体骨折,经手术治疗后患者出现肢体肿胀并发症,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本次研究,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设置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均为46例,对照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1.6±3.2)岁,骨折类型:胫腓骨骨折为21例,股骨骨折为11例,桡尺骨折为9例,桡骨远端骨折为5例;观察组:男29例,女17例,年龄19-74岁,平均年龄(42.1±3.5)岁,骨折类型:22例胫腓骨骨折,10例股骨骨折,8例桡尺骨折,6例桡骨远端骨折。统计分析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20%甘露醇(生产企业:青岛明月海藻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763)注射液125ml,静脉输注,1次/d。
         观察组:给予活血消肿散,药方组成为:荆芥、自然铜、皂角、防风、乳香、骨碎补、大黄、接骨木、活血藤、橡皮树、桃仁、续断、红花、赤芍、螃蟹末。用法用量:用凉开水或冰水调匀外数患处,与患处外敷,1次/d或隔日一次。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胀程度,根据肿胀变化对患者病症进行判断,治疗后肿胀程度越小治疗效果越理想。
1.4疗效判定
         测量患者肿胀程度,用皮尺于同一位置直径进行测量,肿胀程度=(患侧部位直径-健侧部位直径)/健侧部位直径×100%。而临床治疗效果根据患者肿胀状况进行确定,显效:治疗后患者患处部位肿胀程度显著缓解,并存在皮纹;有效:肿胀程度稍微缓解,出现皮纹;无效:肿胀程度严重,未见明显缓解,甚至出现恶化[2]。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统计,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用t和检验法检验,P<0.05表明差异显著。
2结果
2.1治疗前后肿胀缓解情况比较
         治疗前肿胀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明显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缓解程度比较(±s)

2.2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82.61%)(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现代医学研究表示,导致患者四肢骨折后发生肿胀的原因,为肢体创伤造成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且血管通透性上升,使得血管内液渗透到组织间隙,引发炎性反应进行形成肿胀。而在肿胀发生后加重患者患肢严重程度,影响预后效果。因此,必须及早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消肿治疗。临床中常用消肿处理方式为静脉注射西药,如甘露醇,该药物属于一种高渗性脱水剂,将其应用于水肿组织中,可减少组织中水分含量,消除肿胀程度,但该药物作用有限,难以有效控制患者炎性反应,使用不当甚至会引发水和电解质紊乱、血栓性静脉炎、皮疹、口干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应用中安全性较低。与之相比,活血消肿散作为一种中药方剂,适用于各类骨折、筋伤之淤血肿痛,包含大黄、接骨木、活血藤、桃仁、续断、红花、防风等,全方组合使用,可起到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血液渗透,可发挥续筋接骨和消肿止痛作用,能够帮助患者快速修复损伤组织,临床应用效果良好[3]。
         本次对活血消肿散治疗效果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患者肿胀程度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明显缓解,且观察组更优(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说明活血消肿散对四肢骨折患者肢体肿胀程度具有良好的缓解效果。
         综上所述,在四肢骨折患者消肿治疗中,相比于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加用活血消肿散,利于提升对患者肢体肿胀消除程度,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陆欢.活血消肿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78-79,81.
[2]撒忠秋,周熙,白志林, 等.自拟活血化瘀汤合冰敷治疗四肢骨折术后肿胀疼痛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10):5-7.
[3]撒忠秋,周熙,白志林, 等.自拟活血化瘀汤治疗四肢骨折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的临床研究及其对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9,22(5):683-6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