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效果

发表时间:2020/7/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1期   作者:付宏伟
[导读] 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临床中采取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效果开展具体分析

         摘要:目的:针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临床中采取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效果开展具体分析。方法:研究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研究病例自我院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中选择,选择病例总数为70例,其中35例患儿进行血常规检验作为对比组,另35例患儿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临床中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促进疾病诊断准确率的提高。
         关键词: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全血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
         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在临床中主要归在感染性疾病范围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会导致儿童出现较多不适症状,使得儿童的身体健康受到严重危害[1]。过去临床主要运用细菌培养来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但细菌培养需要较多时间,疾病诊断效率较慢,因此临床需要运用更为方便快捷的方式来诊断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本次研究中对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开展全血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结合检验,具体研究信息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开始到结束的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研究病例自我院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中选择,选择病例总数为70例,患儿可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两组各包含有35例患儿。实验组性别为男的患儿有20例,性别为女的患儿有15例,患儿年龄在3-14岁区间,年龄均值为(7.15±0.89)岁。对比组性别为男的患儿有21例,性别为女的患儿有14例,患儿年龄在4-12岁区间,年龄均值为(6.88±1.05)岁。比较两组患儿的基本信息,p>0.05。
         1.2方法
         对比组患儿仅仅进行血常规检验,医护人员首先收集患儿的静脉血,收集量为2ml,然后借助希森美康XN1000五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冲洗液与溶血素来开展血常规检验。实验组患儿进行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结合检验,血常规检验方法与对比组相同,全血C反应蛋白借助金标斑点比色仪与配套试剂来展开检验,医护人员将患儿检验结果记录在案。
         1.3观察指标
         观察实验组与对比组患儿的疾病诊断准确率。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分析均运用SPSS 22.0软件,以百分比来表示计数数据,卡方值作为检验值,p<0.05,表示数据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诊断准确率,实验组为94.29%(33/35),对比组为80.00%(28/35),x2=7.081,p=0.001。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比组,p<0.05。
         3.讨论
         儿童的机体抵抗力要明显比成人差,大肠杆菌、沙门菌属、绿脓杆菌、念珠菌等都有可能浸入儿童身体部位引起感染,导致儿童出现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会让儿童发生呼吸道感染等不良症状,病情严重时还有可能会导致患儿发生肺炎、肠炎等疾病,对患儿健康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大。有相关临床学者通过研究发现,如果儿童存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则能够在儿童体内检测到较为特殊的蛋白成分,这特殊的蛋白成分可以和患儿机体内存在的肺炎链球菌发生物质反应,现在临床将该蛋白成分命名为C反应蛋白[2]。
         血常规检验中包含有白细胞检验这一指标,白细胞检验可以将患儿有无发生感染进行有效反馈,但白细胞检验结果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偏差,举例说患儿在检验之前未遵医嘱而乱口服抗生素药物,抗生素药物会导致患儿体内白细胞数量在一段时间内发生显著变化,对其检验结果的准确度造成较大影响[3]。临床能够从人体血浆中发现C反应蛋白的存在,如果患儿存在有机体感染症状,C反应蛋白因子数量会出现明显增多,因此临床能够运用C反应蛋白来诊断患儿是否存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C反应蛋白可以根据患儿体内组织细胞出现损伤或是死亡的实际情况,来科学合理的反映出患儿当前病情发展。同时C反应蛋白还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使得患儿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有效率可以得到显著提高。此外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所需样品量较少,操作便捷性较高,可提高临床检验效率,促使患儿尽快确诊[4]。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进行联合检验,能够让两者的优势得到最大发挥,并互相弥补不足。结果数据明确表示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比组,这可充分说明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联合检验的效果要显著优于血常规单一检验。
         总结以上叙述内容可知,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在临床中采取合适的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能够让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得到进一步提高,使得患儿能够早日进行相对应的临床治疗,以此提升临床对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整体治疗效果,帮助患儿迅速进行康复。
         参考文献:
         [1]王楠.探究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3):110-111.
             [2]尹冬梅.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儿童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2):57-58.
             [3]王焕成.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联合检验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20,15(12):105-107.
             [4]李翠.全血C反应蛋白与血常规联合检验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9):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